近些日子,垃圾分類這四個字兒,霸屏上海的朋友圈。有段子笑傳,上海人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會阿姨的靈魂拷問。
儂是什么垃圾?
今天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條例》,對沒有把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將罰款50-200元!你一天能掙出這么多罰款嗎?
虹口小學生:“爸爸每次燒完飯,說蔬菜是什么垃圾?你說濕垃圾!他就扔了進去!然后他說餐巾紙是什么?我跟他說了之后他會耐心跟我說:‘嗯!好的!’然后下一次,失憶了!”
小朋友們成了家里的監督員,爸爸媽媽不時督著他們寫作業,如今,小朋友督著大人分垃圾,小王者們威風了!垃圾分類見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德國花了40年,日本也用了二十幾年。咱們家的娃娃也很優秀,但不能啥都等著娃娃扛。比外灘還時尚、比新天地更火爆的學習熱潮,在浦江兩岸浪奔浪涌。
普陀小學生:“大肉骨是干垃圾,粽葉殼是干垃圾,龍蝦殼是干垃圾?!?/p>
虹口山陰街道老人:“你看我老頭70多歲了,經常去看看電視,看居委會宣傳,一個星期就掌握了?!?/p>
#p#分頁標題#e#
小排骨卻是濕垃圾?
小龍蝦到底要不要肢解?
奶茶喝完怎么扔?
道道都是送命題!
不過沒關系
“段子手”朱廣權來了
看他如何給你支招 ↓
住建部環境衛生專家委員會委員張益:“現在更多的要從末端來考慮,我們不要求100%,個別做錯了無傷大雅,不影響分類的成效,每次爭議都是一個進步。”
志愿者阿姨:“老年人分得特別好,其次是小朋友,最不好的就是白領,外賣他們吃完就直接拿過來門口一擺,喊都喊不動。你們年輕人知識也比我們學得多,在垃圾分類方面你們也加油!”
#p#分頁標題#e#
每個垃圾回收點都有志愿者在指導監督
阿姨說得多好!我作為這屆年輕人,真是慚愧。如果實在懶得扔,您就少點外賣,少產生垃圾,也不失為源頭減量、省錢又省力的好辦法。
隨堂
小測試
1、以下不屬于干垃圾的是?
A瓜子殼
B粽葉
C貝殼
2、干垃圾、濕垃圾分類,是由什么決定的?
A垃圾的物理形態
B食品垃圾和非食品垃圾
C垃圾末端處置方式
3、一只快遞紙箱想要進入上??苫厥绽?,必須進行什么操作?
A撕掉膠帶
B擦拭干凈
C拆開壓扁
來源:中國之聲、央視網
上海網友的“正確吃飯姿勢”
大上海,垃圾量也小不了。平均每兩周就可以堆出一個420米高的金茂大廈。垃圾千萬噸,污染很傷神。垃圾不分類,地球兩行淚!
看看這快遞數量,得產生多少垃圾
靜安昌林公寓阿姨:“我出去旅游好多國家,人家怎么這么干凈!沒看到一張紙什么的。所以回來他們搞垃圾分類我很開心舉雙手贊成,我的愿望是干凈的中國,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對嗎?”
記者:“瓜子殼是什么垃圾?”
虹口小學生:“應該是濕垃圾,跟花生殼差不多?!?/p>
靜安昌林公寓年輕人:“外賣的話它包裝盒是屬于干垃圾,然后那個里面的殘余是濕垃圾。”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把垃圾分成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濕垃圾。
為什么大棒骨是干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