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假期,都會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因吃喝不當,誘發病情加重或者急性發作而就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王澄主管醫師表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腸疾病、痛風等常見慢性病患者,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或者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陳超剛主任醫師指出,慢性病患者在春節假期里,要“守住底線,講究基本原則”,才能吃得放心、安心,讓自己和家人都歡歡樂樂過大年。
糖尿病患者: 注意控制總量和進餐順序
除了按照營養師建議的日常糖尿病飲食基本要求外,糖友在新年期間飯局還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提前加個小餐:理論上,糖尿病患者應該按時就餐,然而假期里多數家庭吃飯較晚,而且餐桌上不少人會喝點“小酒”助興,因此營養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午后15時-17時之間加餐,吃點小食,既可以避免過晚吃飯誘發低血糖,還可以幫助控制年夜飯食量,并減少飲酒對健康的傷害。值得留意的是,加餐的總量不宜過多,食物品種也有要求,以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綜合營養的搭配為佳。建議血糖生成指數低的水果1個(150-200克),并加上以下三種中的一種,堅果少許(例如帶殼花生15顆或瓜子半把),或鮮奶1盒(200-250毫升),或燕麥等粗糧約30克。
二是注意食物的進餐順序:多數家庭聚餐是肉魚海鮮“齊上陣”。為了防止餐后血糖過高,糖友應遵循“先菜后肉再主食”的順序進餐。各類蔬菜尤其是葉類蔬菜的血糖生成指數很低,在進食肉類等高蛋白質食物之前或者進食時應搭配盡量多的蔬菜。一餐蔬菜的總量應不低于半斤(生重250克)。在進食以上食物的時候,還應該吃一定量的谷類等主食,并以粗細糧搭配為宜,例如玉米碴、紅米及小米等與白米同煮,或黑米、小米、燕麥粒等一種或多種煮粥,或直接吃帶棒玉米。不吃任何主食是違背糖尿病基本飲食原則的。
三是控制總量:不少糖友的平時用藥或胰島素用量是根據日常食譜設計的,如果過量進食,日常的藥物或胰島素用量可能達不到效果。因此作為替換,肉、魚等副食可在平時基礎上增加50克左右,谷類等主食可以適當減少1/3。如的確需要飲用酒和飲料,建議選用干紅葡萄酒和無糖飲料,均控制在100-150毫升為宜。
胃腸疾病患者: 要“一易”“二忌”
一是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
選擇溫熱的食物,比生冷的食物易消化。尤其是糯米等黏性大的食物,受冷后,多糖鏈聚集而溶解度下降,消化酶降解效率下降致不易消化。還要避免硬度大的食物,例如油炸的食物、冷的糯米制品,加重消化道負擔。還應避免易脹氣的食物,如沒有精細加工的整棵豆類、土豆、洋蔥和蒜等。
二是忌刺激性食物: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是腸胃疾病的大敵,一般慢性胃腸病患者都需要避免。飲酒也會對腸胃造成刺激。年夜飯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小酌幾杯是常有的事,可是胃腸、肝脾等消化道疾病患者應做到滴酒不沾。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害很大,尤其是對患有胃腸疾病的患者,大量飲酒甚至會造成胃出血或穿孔。
三是忌暴飲暴食:暴飲暴食,加重腸胃負擔,對本身有腸胃疾病的患者,無疑是雪上加霜,一旦不堪負荷,就會誘發急性發作。因此,聚餐要“悠著點”,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細嚼慢咽可有助控制食量并有利于消化吸收。蔬菜、肉魚、主食等按先后順序循環進食,避免短時間攝入過多的高蛋白質食物,增加腸胃消化的負擔。
痛風患者: 飲食要“三忌”和“三多”
“三忌”指忌飲用肉湯和啤酒,忌吃內臟和某些海鮮(多數帶殼的海鮮),忌吃大豆。
這些食物的嘌呤含量高,每百克嘌呤含量約150毫克或以上,屬于高嘌呤食物。每百毫升的濃肉湯(汁)(包括魚湯、雞湯、骨頭湯、菇湯等)嘌呤含量為100-500毫克,故禁止飲用,包括含上述食材的火鍋湯也忌飲。
以下是食物每百克可食部中所含嘌呤的含量(毫克):蛤蠣316,帶魚391.6,鳊魚干366.7,烏魚183.2,蚌蛤426.3,白鯧魚238,鰱魚202.4,干貝390,雞肝293.5,小魚干1538.9,香菇(干)404.9,牡蠣239,鴨肝301.5,海鰻159.5,香菇214,豬小腸262.2,秋刀魚355.4,牛肝169.5,豬肝229,黃豆218,黑豆137.4,豬肚132.4,這些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均應避免進食。
此外,常吃的肉類嘌呤含量也是中等偏高,慢性痛風患者的年夜飯肉類總量要嚴格限制,不超過100克或更少為宜。每百克常見肉類可食部所含嘌呤(毫克)分別為:雞腿肉140.3,雞胸肉137.4,雞胗138.4,鴨肉138.4,豬肉132.6,建議烹調前用水焯一下或吃燉煮的肉類。嘌呤易溶解在水中,可以去除部分嘌呤。
每百克啤酒的嘌呤雖然只有60-90毫克,但因為啤酒易飲用量大,故累計的嘌呤含量甚多,而白酒和葡萄酒都會在體內產生乙酸,降低尿液pH值,減少尿酸排出,故各類酒品均不宜飲用。
“三多”指多喝水和奶,多吃蔬果,多吃谷類。
就餐期間多飲白開水和淡茶水,有助于及時排出尿酸,減少尿酸過度沉積。應酬飯局上經常說的“以茶代酒”,對痛風病人非常適合。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中,奶和蛋的嘌呤非常低,可以適當增加攝入量,例如就餐期間,用低脂或脫脂奶代替酒或飲料敬親朋好友,既健康又不失禮節。雞蛋膽固醇高,故雞蛋也宜控制在1-2個為宜。
新鮮蔬果是成堿性食品,有利于增加尿酸排出。新鮮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可以適當放寬要求,蔬菜總量為300-500克,特別是應該在正餐開始時可以有意地多吃幾口蔬菜“打底”。飯前或飯后可吃水果200-400克,但也不宜過多,因為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果糖,過量的果糖也是尿酸增高的原因之一,故不宜飲用果汁,更不宜把果汁“當酒來干杯”。
谷類嘌呤含量普遍很低,故多吃谷類,其好處還在于“管飽”,從而減少各種肉類進食。
心血管病患者: 飲食要“三低”和“三多”
在年夜飯時,需要做到“三低三多”的原則。
“三低”指低脂、低鹽、低糖。
一是低脂:高脂食物是誘發高血脂、血黏稠度增加的危險因素。高脂食物分為三個主要來源,一是看得見的脂肪,例如肥肉、“五花肉”、油炸、油煎食品,帶肥的臘腸、臘肉、熏肉,及其他肥膩食品等,這些食物要嚴格限制,總量盡量減少或盡量避免進食;二是“看不見的脂肪”,即不易察覺的,例如純牛奶、瘦肉、各類堅果、餅干等零食,及蛋類、魷魚、墨魚、動物內臟等,都含有一定的脂肪或膽固醇,也應該適當控制進食量;三是油泡或炒菜油用量過多的菜肴,一方面控制進食量,一方面可以用茶水浸泡清洗后再進食。
二是低鹽:食鹽中的鈉含量高,后者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患者每餐的鹽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3克或以下,在進餐時,如果菜肴吃起來較咸,則說明食鹽放入較多,應避免進食,或者用茶水清洗后再進食。另外,咸菜、咸魚、各類加工和腌制食品、零食等含有或可能含有較多的鹽,均應控制或避免進食。
三是低糖:甘油三酯增高,與果糖攝入過高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要控制所有含糖飲料,純果汁、水果也不宜過多,主食等谷類食物要適當控制。另外,慎重飲酒,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忌酒,酒精會引起血壓增高。
“三多”是指多蔬菜、多大豆食品、多海魚。
一是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有利于心臟健康,而且膳食纖維含量高,還有助于減少糖、脂的吸收。每餐應進食不少于250克的蔬菜,且種類和顏色豐富多樣。但年夜飯的蔬菜往往油鹽較多,故宜用溫水或淡茶水清洗后再進食更好。
二是多選大豆食品:大豆食品含有優質蛋白質、大豆異黃酮,有益心臟健康。傳統的年夜飯,應該有黃豆海帶湯,黑木耳炒香干(豆腐干),魚頭豆腐湯等,均是大豆或其制品的美味菜肴,甚至可以在宴席時把無糖豆漿當酒水來“干杯”,這樣更健康。大豆或其制品可以替代部分肉、魚等作為補充人體優質蛋白質營養的來源。
三是多選海魚:海魚,包括帶魚、鯧魚、馬鮫魚、鯖魚、三文魚等,含有較高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調節血脂和保護心功能。海魚可以適當多選幾種,替代其他肉類食品,從而減少肉類進食。(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黃睿、劉海晴)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