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洪湖水”何以“浪打浪”六十多年

時間:2021-09-16 18:47: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洪湖水”何以“浪打浪”六十多年

  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  瞿祥濤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伴隨著經典的旋律,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攜紅色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于今年5月7日在“洪湖赤衛隊”誕生地湖北省洪湖市開啟全國巡演,此后陸續走進了嘉興南湖、西柏坡、延安等革命圣地。每次演出謝幕時,臺下掌聲總是經久不息,觀眾自發齊聲合唱。

  順著時間的脈絡回溯,《洪湖赤衛隊》自1959年進京首演一炮打響,62年來演出3000多場,久演不衰,創造了新中國成立后創作劇目上演場次的最高紀錄,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中國民族歌劇作品之一,也矗立起中國歌劇的一座里程碑。“它無疑創造了一個奇跡!”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彭華說。

  輝煌了超過一甲子,《洪湖赤衛隊》何以成就傳奇?

  ▲《洪湖赤衛隊》劇照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供圖)

  紅色基因鑄魂

  “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戰勝每一個困難的洪湖精神,是《洪湖赤衛隊》的不朽靈魂和堅強底蘊所在。”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歌劇團黨支部書記黃峻說。

  洪湖,這片革命的熱土,曾經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就是以洪湖為中心,在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為代表的湘鄂西黨組織的領導下,帶領湘鄂西軍民通過武裝斗爭創建起來的全國幾塊主要的根據地之一。洪湖地區的革命隊伍后來與紅六軍團會合,形成了三大紅軍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并為后來的革命戰爭積累了寶貴經驗。

  毛澤東曾高度贊揚:“紅軍時代的洪湖游擊戰爭堅持了數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帶能夠發展游擊戰爭并建立根據地的證據。”

  為了紀念這段傳奇的革命時代、動人的英雄故事,《洪湖赤衛隊》1959年立上了舞臺,并于當年金秋作為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獻禮劇目進京演出。

  《洪湖赤衛隊》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賀龍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在同敵人作艱苦斗爭的拉鋸戰中暫時撤離后,地方革命武裝洪湖赤衛隊在韓英和劉闖的帶領下,在湖北洪湖地區繼續與國民黨保安團和當地湖霸彭霸天巧妙周旋,沉重打擊了來犯敵人的故事,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者英雄群像。

  劇中韓英、劉闖等英雄形象都是以革命先輩真實人物為原型,經過巧妙藝術加工而成,生動展現了革命先輩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尤為動人。

  “我們要堅定理想和信念,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融入本職工作中,做強、做大、做優我們的事業。”5月7日,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張艷參加湖北省國資委黨史學習教育,觀看完《洪湖赤衛隊》后感觸良多。

  7月6日晚,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禮堂觀看完《洪湖赤衛隊》后,中央政法委宣教局副局長侯召迅說:“第一次看到《洪湖赤衛隊》原版歌劇,很受震撼。這樣的紅色經典作品,詮釋了偉大的建黨精神,激勵新時代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音樂最為成功

  “歌劇界一致認為,《洪湖赤衛隊》最大的成功,是音樂上的成功。”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作曲家羅怡林說。

  《洪湖水浪打浪》創作于1958年,梅少山等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它先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前身)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一個場次的主題曲,1961年歌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后成為電影主題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

  一曲“洪湖水”,悠悠幾代情。洪湖人民牢記歷史,對黨的感恩之情由來深久。曾經血雨腥風的英雄歷程,曾經烽煙滾滾的崢嶸歲月,在這柔美悠揚的歌曲中又盡顯豪邁與忠貞。

  據說,當年創作組在采風時進駐洪湖西岸的沙口鎮,忽一日早上聽見了洪湖漁船上的漁歌:“洪湖水浪打浪,太陽出來放金光。白天下湖來撒網,夜晚扛槍去站崗……”創作組如獲至寶,由張敬安執筆寫下了《洪湖水浪打浪》歌詞的前八句,歐陽謙叔改寫了后六句。

  在后六句歌詞中,歐陽謙叔直抒胸臆地歌頌了共產黨的恩情,直接揭示了歌曲的革命主題,因而被人們當做一種革命的精神象征。加上歌曲本身濃郁、優美的抒情旋律,很快被全國人民傳唱不息。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詞運用了通韻的押韻形式,既適宜抒發雄壯豪邁的情感,又朗朗上口,富有聲調節奏的音樂美感。

  “《洪湖赤衛隊》的音樂太美了,正因為它來源于民間和生活,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又十分貼近人民群眾,大家才會百聽不厭。”長江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鄧邦國說。

  1999年第三次復排《洪湖赤衛隊》時,作曲家王秀峰與羅怡林對全劇音樂進行重新整理和編配。“必須保留原汁原味,只是通過增加合唱、重唱和重新配器,使得整個音樂顯得更現代、更豐滿、更具交響性。”當時劇組確立了這樣的原則。

  悠揚的旋律,明快的節奏,配合曲折的劇情,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觀眾。

  創新永不止步

  “《洪湖赤衛隊》久演不衰的奧秘之一,是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彭華說。

  為了緊跟時代發展,順應觀眾審美,《洪湖赤衛隊》不斷創新表現形式,進行了3次復排。1959年的最初版本,演出時長是4個多小時。1979年第一次復排,時長縮減到3個多小時;1989年第二次復排;1999年第三次復排。

  “1999年這個版本改動最大,沿用至今。”《洪湖赤衛隊》排練導演周彥說。據介紹,該版本劇情濃縮,臺詞精簡,舞美更加精致,配器更為整齊,時長縮短為兩個小時,《洪湖水浪打浪》更是被改編成氣勢磅礴的大合唱,大大增強了感染力。

  3000多場,常演不衰,每一次演出都不是簡單的復制。《洪湖赤衛隊》培養了5代“韓英”,每代“韓英”都有共同的堅守,更有自己的理解與創新。

  第五代“韓英”扮演者楊娟說:“每一代‘韓英’對這個角色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舞臺呈現,在舞臺上一些程式化的表演可能都不一樣,隨著現在聲樂技巧和觀眾審美的變化,我們在唱腔上也會有一些調整。”

  創新的腳步不曾停歇,經典民族歌劇與高科技舞臺融合,全新4D高科技版《洪湖赤衛隊》來了——沉浸式4D科技;中西方雙管弦樂團全球首次現場交響協奏;270度視覺觀賞,打造全方位優質觀演體驗;巔峰科技匯聚,打造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干濕舞臺1秒切換,劇場內呈現千里洪湖實景……武漢萬達漢秀劇場與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強強聯手,著力呈現與現代音視技術高度契合的《洪湖赤衛隊》。

  “漢秀劇場的規模和特技的融入,對演員的體力和演唱技巧都是挑戰,觀眾對這次演出也非常期待。”第四代“韓英”的扮演者馬婭琴說。

  目前,令人充滿期待的4D高科技版《洪湖赤衛隊》正處于舞臺合成之中,近期即將上演。《洪湖赤衛隊》的傳奇,仍將續寫。

標簽: 洪湖 湖水 洪湖水 何以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