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國將建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時間:2021-09-22 21:17: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引題)

中國將建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廖睿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下稱《意見》)。在國新辦近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對《意見》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近年來,我們著力推動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列出一組數據:目前,全國共公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37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0座;住建部會同國家文物局公布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87個,6819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群;全國共劃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970片,確定歷史保護建筑4.27萬處。跟2015年相比,歷史街區的數量翻了一倍,歷史建筑的數量增加了4倍。

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還有不少歷史文化資源沒有納入保護名錄,歷史文化遺產受到破壞的現象仍有發生。對此,《意見》提出,到2025年,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活化利用經驗,建設性破壞行為得到明顯遏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鄉建設的格局基本形成。“《意見》為下一步做好保護傳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黃艷說。

針對過去保護工作系統性不強、整體性不夠的問題,《意見》明確,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解釋,這其中有兩層意思:

一是系統完整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一方面是要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方面是延伸時間軸。不僅要保護好中國古代遺產,還要保護好近現代和當代重要的建設成果,全方位展現古代文明五千年、近現代歷史180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從而生動、立體地講好中國故事。

二是建立完善保護傳承的管理體制。要求國家、省、市、縣上下聯動,分級落實任務、明確責任。“在國家和省級層面,要完善頂層設計,健全制度機制,分別建立國家級、省級保護對象名錄和分布圖,明確保護管控的要求。”楊保軍表示。市縣層面,要落實好屬地責任,按照國家和省級要求,加快認定公布市縣級保護對象,提出保護清單,及時掛牌、測繪、建檔,明確保護規則,完善管理方法。

標簽: 中國 建立 城鄉 歷史文化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