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和遠氣體(002971)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年9月16日接受機構調研,天風證券電子分析師 駱奕揚、上海景熙資產投資總監 詹林鈺、北京九泰基金研究員 譚劭杰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一、董秘介紹行業與公司基本情況
投資者現場參觀了公司展廳、信息化中心及專利展示廳,了解公司基本情況。董秘介紹了公司發展歷程及上市后的發展情況。 二、溝通交流情況
問:請李總介紹下公司電子特氣項目的一個進展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答:公司的電子特氣項目主要是宜昌和潛江的兩個產業園,生產電子特氣、電子化學品及功能性材料,具體產品和產能情況已經公告。這里分別介紹下兩個園區的情況一是潛江電子特氣產業園項目,整體規劃400余畝,主要生產純氨(年產20萬噸,其中包含電子級高純氨年產2萬噸)、電子級高純氫(年產32000萬方),純氨和高純氫氣在生產過程中可靈活轉換,目前處于試生產階段。規劃的超純氨、高純氯氣、高純氯化氫、高純一氧化碳、電子級碳基硫等一批電子特氣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上半年產品會陸續投產;二是宜昌電子特氣及功能性材料產業園項目,整體規劃880畝,一期400畝,主要生產三氟化氮、六氟化鎢、光伏及電子級三氯氫硅、四氯化硅、功能性硅烷等產品,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陸續投產。
問:產品出來之前,是否已經有電子特氣方面的訂單或客戶?
答:公司跟一些半導體、新能源、光伏行業的大型企業都有緊密聯系,公司正在培養一批電子特氣銷售人才,積極布局產品投產后的市場拓展。
問:產品出來之后,認證周期一般多久?技術壁壘主要在哪個環節?
答:認證周期一般在3到6個月,不同的產品、行業和企業對產品的認證要求不一樣,可長可短,具體要等產品出來才能認證。電子特氣的每個技術環節都很重要,最主要的技術壁壘是合成、提純環節,生產工藝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問:公司是出于什么原因規劃了上述產品?
答:主要考慮國產替代的需求,加上未來的增長需求來規劃。電子特氣市場90%為外資氣體所壟斷,近幾年國內半導體、新能源、光伏等行業發展迅猛,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和增量空間。氣體屬于危險化學品行業,只能在政府規定的化工園內進行生產,對運輸要求也很高,潛江化工園和宜昌化工園具有良好的生產電子特氣及電子化學品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
問:跟國內同行業比,公司有哪些競爭優勢?
答:同行氣體公司各有各的優勢,和遠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園區優勢;二是資源優勢,潛江化工園區、宜昌白洋化工園區都有豐富的氫、碳、硅、氟等資源可供利用;三是區位優勢,公司地處華中區位優勢明顯,水路、鐵路、公路運輸方便,離國內半導體幾大集中區域距離都較近;四是成本優勢,和遠的氣體品類較多,從源頭做起,鏈條長,具有循環環保等特點。
問: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華中地區,對未來的發展有什么布局?
答:在工業氣體方面,我們通過湖北宜昌、浠水、襄陽、潛江四位一體的布局,已經將市場延伸至江西、河南、湖南等地,市場已經走出了華中地區,未來會繼續在尾氣收循環利用、稀有氣體提取、電子大宗氣體方面繼續拓展。在電子特氣及電子化學品方面,因為附加值高受運輸半徑的限制較小,未來面對的是全國及國外的市場,公司會通過兩大電子特氣產業園不斷增加產品和技術的深度和廣度,打造國內最先進最具規模的電子特氣及電子材料產業園。
問:請您介紹下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
答:和遠的目標是向優秀的外資氣體公司學習(如林德、法液空),將始終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的理念,主要圍繞氣體的合成、分離、純化、低溫等核心技術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引進專業人才,提高研發實力,努力在大型空分配套、稀有氣體提取、電子級超純大宗氣體生產、電子特種氣體及電子化學品研發生產、功能性材料、工業尾氣收凈化再利用、液氮冷凍技術應用、標準氣體制備等方向進行延伸與拓展,力爭通過“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綜合型氣體公司。
和遠氣體主營業務:各類氣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以及工業尾氣回收循環利用
和遠氣體2022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04億元,同比上升47.26%;歸母凈利潤4045.19萬元,同比下降3.73%;扣非凈利潤4117.95萬元,同比上升19.95%;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4.01億元,同比上升48.59%;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461.64萬元,同比下降31.6%;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615.06萬元,同比下降21.47%;負債率56.18%,投資收益10.77萬元,財務費用1452.88萬元,毛利率21.24%。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3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3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29.05。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和遠氣體(002971)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較差,盈利能力良好,營收成長性一般。可能有財務風險,存在隱憂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利潤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近3年增幅。該股好公司指標1.5星,好價格指標2.5星,綜合指標2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標簽: 天風證券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大美中國】黃河東流處一路歡歌聲光明日報記者楊玨【大美中國】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西侯度燃燒最早的火種。在這里,你可以聆聽垣曲古
2022-09-18 16:28
原標題:北京時裝周:國潮美妝秀9月16日晚,北京時裝周,一場大秀的造型由知名美妝藝術師毛戈平擔綱設計,精選歷年“四季氣蘊東方”系列的彩妝
2022-09-18 15:35
原標題:【黃河安瀾】古今輝映河南洛陽文旅融合展新彩人民網洛陽9月16日電(程明輝)從伊河畔的龍門山色,到人頭攢動、香味四溢的老城十字街夜
2022-09-18 15:32
原標題:四項考古發現聚焦黃河中游早期城市模樣光明日報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近日,國家文物局在京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
2022-09-18 15:48
原標題:《秋英呈艷圖》鄒一桂[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鄒一桂(1688~1772)清代畫家,字原褒,號小山,現江蘇省無錫人。鄒一桂能詩善畫,尤擅
2022-09-18 07:44
【守靜觀海】原標題:每個人的人生大事張軍霞前幾天,我陪女兒看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觀影過程中,我被幾個頗為溫情的細節打動,忍不住一
2022-09-18 06:48
原標題:新米粥的香氣劉恒菊金秋時節,水稻即將成熟。父親一天要去田里幾趟,查看我家各塊稻田,想弄清哪塊稻田可以最先開鐮。母親也總是催促
2022-09-18 06:39
原標題:脊背上的溫暖常英華奶媽站在院落門口的酸梨樹下張望,順著她的目光,能看見遠方她牽念的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初來奶媽家,我剛滿月,她
2022-09-18 06:26
原標題:云的故鄉木汀云的來來去去,不為漂泊只為回家到了蓮花觀景臺會選擇不約而同地長成一棵盎然的樹用眼睛聽天與地對話用耳朵感受云與風的
2022-09-18 06:27
原標題:涼風萬里敕勒川周孫卉敕勒川的風,颯颯的,帶著哈素海的潮潤,帶著綠草的清鮮,浩浩蕩蕩直撲入懷,滿身的煩熱瞬間消解,精神頓時一爽
2022-09-18 06:25
【藝評】原標題:國產動畫征途尚遠沙洲今年的暑期檔中,國產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與好萊塢知名IP電影《小黃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傳》同天
2022-09-18 05:41
原標題:短短兩個月,多部破圈劇集,共同開啟“IP全視角營銷”新模式(引題)劇集“繼續營業”的天花板正在被打破(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2-09-18 05:24
原標題:與“未來”對話9月15日,北京,觀眾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內參觀“未來派的宇宙”展覽。據了解,該展覽為2022年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
2022-09-18 05:38
原標題:深圳職工詩歌大賽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朱小燕)近日,由深圳市總工會主辦、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承辦的“致敬勞
2022-09-18 05:46
原標題:走在豐碩的季節張正如果不是故鄉還有親人,我情愿與故鄉保持一段距離,因為在我的想象中,故鄉如酒,在記憶的窖中封存時間越長,越香
2022-09-18 05:39
原標題:制度、禮儀、音樂與文辭:樂府學的四個維度本世紀以來,樂府學研究取得長足發展,理論建設愈加自覺。治學方法也由傳統學術之文獻整理
2022-09-17 15:39
原標題:五大基本陳列亮相七成珍貴文物首秀(引題)“京西小故宮”歷經五年修繕重張(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祺瑤歷經五年整體保護修繕,素有“
2022-09-17 15:46
“著書者說”原標題: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主題)——從三星堆看中華文明(副題)編者按數月前,三星堆考古又有新發現。相關“祭祀坑”出土的諸
2022-09-17 15:47
原標題:講脫口秀同時也在尋找病友籌錢為黃斑變性治療湊資金(引題)黑燈:用脫口秀抵擋命運的重錘(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脫口秀演
2022-09-17 15:38
原標題:吳敬梓的“聲教”思想與《儒林外史》中的情感場域從本世紀初才引發廣泛關注的吳敬梓《文木山房詩說》來看,在吳敬梓的《詩》教觀中,
2022-09-17 15:42
原標題:“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亮相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哲雯為大力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
2022-09-17 09:35
原標題:天津大學創新DNA存儲算法讓千年敦煌壁畫再保存千年萬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璽通訊員趙暉記者日前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團
2022-09-17 09:41
原標題:“她的作品是兩岸文學交流的紐帶”(主題)——兩岸書迷共憶三毛(副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張盼?1989年,臺灣知名女作家三毛返鄉尋
2022-09-17 08:27
【作品廣議】原標題:一本沉重的傳記肖承森比喻,是漫畫最常用的手法。打個什么樣的比方,輕快的還是沉重的或者輕快里隱藏沉重,則檢視漫畫家
2022-09-17 06:47
原標題:感受“雙奧”魅力9月15日,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市民正在觀看“2008-2022雙奧之城雙奧會刊”主題展,通過長約百米的“卷軸”式參觀路線,
2022-09-17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