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移民管理警察吳發柳:伶仃洋上的“守島人” 世界焦點

時間:2023-04-30 20:55:22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可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5日正午的伶仃洋,海面吹4-5級風,霧氣朦朧,籠罩著遠方水天相接的一線。珠海邊檢總站萬山邊檢站執勤民警吳發柳正駕駛著“邊檢44219”巡邏艇在這片海域上例行巡查,巡邏艇尾部的發動機急速旋轉,在海面上擊打起一層層雪白的泡沫。

普通人此時已經需要緊抓扶手才能在甲板上站穩,像這種程度的風浪在海上卻并不少見。“浪高的時候,船需要走在浪尖上,這樣才能避免海水涌進巡邏艇內部。劈波踏浪,就是這個意思。”吳發柳向記者解釋。

萬山邊檢站位于珠江口外東南部的伶仃洋上,東接香港、西連澳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海上核心位置。該站下轄5個值勤隊,分布在桂山島、萬山島、外伶仃島以及擔桿島上,管轄范圍涉及萬山海域106個島嶼、約3200平方公里海域。40歲的吳發柳是該站執勤四隊船艇隊的副隊長,他已經在這片海域守護了21年。

海上行船,能夠依仗的除了雷達等設備,還有駕駛員的經驗。尤其是夜晚出航執勤,海面能見度低、航行視野差,“基本上是看不見的”。一定程度上,對海域情況、尤其是暗礁分布情況的了解是他們的“保命符”。“碰到暗礁,連船帶人一起遇險的漁船翻沉事故發生過好幾回。”吳發柳說。

對萬山邊檢站的民警來說,生命的威脅不僅來自自然本身,還與他們自身的職責和業務有關。如今,萬山邊檢站的主要業務是查驗港澳流動漁船、查驗出入境國際航行船舶和錨地巡查監護三個方面。但在2019年公安邊防部隊改革轉隸前,抓走私、查偷渡,曾是吳發柳職責范圍中重要的一部分。

萬山邊檢站巡邏海域橫跨珠江出海口,西至小撲臺島,東至香港水域界東側分界線南延長線,北至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南至加蓬列島南部海域,駐地地處海上國門最前沿,是大灣區往來國際航行船只的必經之地。在這里,偷渡走私等非法活動曾一度十分猖獗。

“我們的管轄區域緊鄰香港、澳門,是海上跨境違法犯罪的多發地、易發地。”吳發柳介紹,“守在這里,就卡死了海上非法出入境活動的咽喉要道。”

吳發柳分享了他曾在海上抓偷渡的經歷,據他所說,那是最危險的一次,是“生死時刻”。

2009年初的一天,邊檢站的巡邏艇追蹤一艘涉非法出入境的貨輪。由于船體差距較大,如何靠近并登上貨輪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海面上風高浪急,吳發柳描述當時的場景:在電波式海浪的作用下,大船船尾下降的時候,巡邏艇有可能正處于浪尖,這時兩船的高度差最小,“可以將十米的高度差縮小至兩三米”。在拉警報沒有得到回應之后,吳發柳主動向隊長申請,在兩船高度差距最小時,抓住時機跳上貨輪船尾排風口,通過排風口進入船艙。

在戰友的配合下,吳發柳成功跳到貨輪排風口位置。但由于排風口較小,并不能容納穿著救生衣的吳發柳鉆進去。“在大輪船行駛的時候掉下去,一下子就會被螺旋槳絞碎,后果不堪設想。”吳發柳回憶,“當時腦子里在不斷盤算著該如何找個東西借力爬進船艙。”當他看到頭頂距離一米多的地方有欄桿時,便借助船的慣性,起身奮力一跳,抓住欄桿順勢爬進船艙。“當時如果抓不住就會掉進海里。”

上船之后,吳發柳第一時間來到駕駛室,“二十多號人,一看我穿著制服帶著警械進來,全都嚇得驚慌失措。我一邊穩住他們的情緒,一邊等待隊友的支援。”

“我結婚之后,就和我老婆說,如果哪一天我不幸走了,不要想太多,也不要為我傷心哭泣太久。”2013年,吳發柳結了婚,他這樣告訴自己的妻子。

在海島執勤,回家是一件奢侈的事。守島的民警通常半個月或者一兩個月才能下島一次,如果遇上惡劣天氣船舶停運,或是特別繁忙調不開人手,這個周期還將被拉長。2018年的大年三十,吳發柳在海島執勤,那時他的妻子剛懷孕不久,當《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響起,吳發柳感到“心里特別酸”。“自己一個人執勤,老婆懷著孕沒人管。”執勤結束后,吳發柳拿到手機給妻子打電話,說“我好想你”。

即便如此,吳發柳依然沒有選擇離開。生死考驗嚇不退這個在海上顛簸慣了的人,“工作的時候是不會感到害怕的,只有在工作做完以后才會想到害怕,那叫‘后怕’。”下一次任務當前,他依然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去。

吳發柳對工作的熱情是顯而易見的。海島艱苦的生活條件、海上艱辛的工作內容,在他眼中都是“小事”。“辛不辛苦,要看你喜不喜歡。”吳發柳說。一旁的同事隨即問他:“那你喜歡嗎?”吳發柳回答得不假思索:“喜歡!”

“不是說你想換就能換,離開這里以后會沒那么開心,因為存在一種遺憾。”“你讓我換,我有一點不舍,真的。”吳發柳說。

吳發柳形容自己的心是“屬石頭的”,沒有什么事情令他感到害怕,只是面對家人的時候,心里會“存在創傷”。尤其是面對孩子純真的追問和自己在家庭中的缺席,吳發柳時常感到“愧疚”和“心酸”,因為“那種東西是無法彌補的”。

“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它們是有聯系的,人也是有感情的。”吳發柳說,“但工作的時候,工作就是第一位的。”

2019年,公安邊防部隊改革轉隸,吳發柳脫下軍裝換上警服。從邊防衛士到移民管理警察,從“橄欖綠”到“藏青藍”,顏色雖變,但初心未改。“危險程度下降了,但是執法難度更大了。”吳發柳對此十分坦然:“未來不管怎么變,只要祖國需要,我就會一直駐守在這里,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

如今,吳發柳的工作內容更傾向于維護海上正常出入境秩序、服務港澳流動漁民跨境作業等,“執法規范化”成了他掛在嘴上記在心里的詞。當日下午5時左右,吳發柳及執勤三隊副隊長史貴起登上一艘停靠在擔桿漁港附近的漁船進行檢查。史貴起仔細檢查了船上所有人員的證件及船艙底部,提醒船上證件即將過期的漁民及時更換證件,并叮囑他們注意行船安全,有困難可以向民警及時求助。

這艘“珠擔5059”漁船是一艘往來于內地與港澳之間的漁獲運銷船,它從捕魚船及“魚排”上收購鮮魚運往香港和澳門。明天一早,這些魚就將出現在港澳市民的餐桌上。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