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用人單位為了營銷和擴大宣傳,強制要求員工轉發工作信息引發熱議
【資料圖】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前不久,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職工不轉發朋友圈被罰1萬元并開除”案例,引發廣泛關注。2017年,某婦產醫院開展員工微信朋友圈推廣活動,該醫院駕駛員陳某因未按要求轉發相關鏈接,被扣除工資1萬元,并被解除勞動關系。隨后,陳某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最終,法院判決該醫院補發陳某工資,并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記者采訪發現,陳某的遭遇引起熱議的背后,是不少勞動者對用人單位強制要求轉發工作信息行為的不滿。微信和朋友圈本是個人的社交場所。一些單位為了營銷和擴大宣傳,而強行征用員工朋友圈的做法,讓人心生反感。
對強制要求心有抵觸卻又不得不轉
“朋友圈是很私人的空間,偶爾轉發幾條工作信息可以理解,但是強制要求轉發讓人反感。”劉女士在河北石家莊某大型超市工作,按照超市要求,她經常需要轉發促銷信息到朋友圈,“現在很多朋友把我屏蔽了,感覺自己像微商似的。”劉女士打算再申請一個微信號,專門用來發工作信息。
記者翻閱社交平臺發現,強行征用員工朋友圈的用人單位不在少數,不少人就這樣的遭遇發帖吐槽。
網友“小山”透露,自己所在的幼兒園要求所有老師的招生宣傳要做到“311模式”,即“每天將招生信息轉發至微信朋友圈3次、視頻號1次、抖音1次”,并截圖報備,“不及時轉發會被認為工作不注重團結協作,我現在尚處實習期,為了轉正不得不堅持每天轉發。”
在醫院工作的何方則被要求轉發醫院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每天兩條,且不得選擇“私密”“部分可見”等屏蔽選項。完不成任務者,將被罰錢。單位“只罰不獎”、每天抽檢轉發情況的做法,讓何方和同事們對此心里十分抵觸。
一些企業將轉發情況與收入掛鉤
員工微信朋友圈被強行征用的新聞屢見不鮮。前不久,浙江某研究院職工因未轉發團建視頻被通報批評,消息被曝出后登上了熱搜榜。
對于單位的這一強制做法,不少受訪者表示雖然反感,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不得不忍氣吞聲,默默完成這份“分外的任務”。
記者注意到,用人單位要求員工轉發工作信息的目的多為營銷和宣傳。一些企業還會冠以“與公司共進退”的說法,對轉發內容、發圈頻次、點贊數甚至個人頭像作出要求,并將員工轉發情況與其收入和職業發展掛鉤。
“銷售員的收入和銷量直接相關。因此,在公司要求轉發的同時,不少銷售人員為了拓客,也不得不這么干。”在一家沙發公司做銷售的小唐每天會把活動信息發到朋友圈。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蔣巧林表示,員工在微信朋友圈內轉發工作信息,有一定的傳播效果,成本較低。但蔣巧林同時指出,“品牌和產品宣傳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此種方式影響的人群有限,同時還有侵犯職工私域流量的嫌疑,令企業承擔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風險。”
應當遵循自愿原則
“對于職工是否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工作信息,應當遵循自愿原則。”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雁峰指出,要求職工在個人朋友圈轉發工作信息,或涉嫌侵犯隱私權和言論自由。
張雁峰介紹,根據勞動合同法,未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工作信息并不是扣除工資的合法理由。同時,用人單位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也須有充分的法定解除理由。若用人單位事先并未在勞動合同中與職工明確約定轉發工作信息的崗位職責,那么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就不符合法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負責審理前述陳某案件的重慶法院方面認為,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是用人單位制定或修改某些重大事項時的必經程序,尤其是在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應當經過上述程序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該案中,陳某所在醫院制定的微信鏈接推廣活動,涉及勞動者報酬和微信朋友圈的個人生活,屬于直接涉及勞動者相關利益的制度,但該制度系單方要求,未經上述程序,不具有合法性。
“若因未轉發信息而被降薪或解雇,勞動者應檢查勞動合同中是否有關于此類行為的規定,如果沒有明確規定,應及時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張雁峰提醒道。
“通常而言,品牌美譽度高的單位不會強制要求職工轉發工作信息。恰恰相反的是,職工會因認可所在單位的產品或理念,主動轉發以示認同,這是值得用人單位思考和學習的地方。”蔣巧林說。(部分受訪者為化名)(工人日報 記者 王宇)
標簽:
上一篇:全球播報:聯合國糧農組織中國籍總干事屈冬玉獲得連任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三地演員合演京劇《智取威虎山》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
2023-07-02 15:54
原標題:北京口岸迎來暑運高峰出入境人次再創新高隨著航班數量的快速增
2023-07-02 16:04
原標題:國內首次發現!廣州中學生發現鱷類蛋化石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
2023-07-02 13:58
原標題:免費開放全民覆蓋座無虛席深圳: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最是書
2023-07-02 14:00
原標題:長征題材情景劇《半截皮帶》在貴州省圖書館上演工人日報-中工
2023-07-02 13:53
原標題:版權轉化有聲作品《火焰》上線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昨日,
2023-07-02 13:54
原標題:重慶涪陵水上極光電音節啟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陳
2023-07-02 11:06
原標題:這個國家一級博物館完成提升改造恢復對公眾開放7月1日,山西地
2023-07-02 09:52
原標題:北京西城啟動中軸線西翼非遺路書體驗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7-02 10:05
原標題:電影《八角籠中》發布推廣曲(引題)?劉若英王寶強合唱《親愛
2023-07-02 09:55
原標題: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人文化宮揭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
2023-07-02 09:55
原標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寧波特展開幕光明日報寧波7月1日
2023-07-02 09:57
原標題:《我們仨》的二十年蘇墨2003年的六七月,我的老家沈陽天還不熱
2023-07-02 08:59
原標題:微電影《匠者》首映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洪濤通訊
2023-07-02 06:00
【藝評】原標題:赴一“字”之約沙洲賈湖刻符龜甲、趙孟頫臨《蘭亭序》
2023-07-02 05:54
原標題:“閱讀空間”品書香近年來,山東淄博市積極拓展城市閱讀空間,
2023-07-02 06:04
原標題:長篇報告文學《特立篤行》出版發行中工網訊近日,取材于我國特
2023-07-02 05:52
【新書推薦】原標題:名著再譯降低閱讀門檻周刊精選匯聚學者哲思《小王
2023-07-02 06:03
原標題:《登場了!北京中軸線》舉行開播儀式(主題)專家學者熱議傳統
2023-07-01 20:06
原標題:2023首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征集作品進行中中新網西寧6月30
2023-07-01 16:02
原標題:作家伊北《對的人》再現“北漂”青年生活的青春畫卷中新網北京
2023-07-01 16:04
原標題:一本大詞典考證敦煌文獻字詞再現千年前日常語言及生活面貌華西
2023-07-01 16:03
原標題:在阿那亞海邊,讓《紅色》重生,攜《海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歸
2023-07-01 15:56
原標題:千余名一線勞動者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共享博物館之夜中新網西安
2023-07-01 15:59
原標題: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與醫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與個體健康
2023-07-01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