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來自全球的年輕人將歡聚一堂,共敘青春情懷,共同綻放夢想,共譜大運樂章。
(相關資料圖)
此刻的成都,幢幢高樓間綠意盎然,處處散發(fā)著勃勃生機。花臺里,“成都成就夢想”的標語清晰可見,奔跑的“蓉寶”雕塑充滿活力……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運會元素和標識景觀,散布在城市各角落的志愿服務小站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小青椒”穿梭其中,一派繁忙,一派歡快。
作為東道主,成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
展示青春風采,我們準備好了
“目視前方!”“掛!”“解!”……大運會開幕前夕,在成都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頒獎儀式升旗手專業(yè)志愿者益希央卓和同伴們正在進行升旗訓練。跟隨教練員的口令,升旗手們默契配合,熟練地完成升旗的每一個步驟。
“每一次我都懷著莊嚴的心情把國旗升上去,當國旗到頂?shù)臅r候,我覺得非常驕傲。”益希央卓說,日復一日的訓練,不僅已將升旗流程固化為肌肉記憶,更增強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益希央卓來自四川警察學院,擔任護旗手和口令員,她不僅要配合旗手將國旗掛在旗桿上,還要指揮小組成員完成升旗任務。
“在訓練時,我們所有人的心都擰成了一股繩,我們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一個勁兒想完成好本次升旗任務。這種團結的精神在訓練的時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剛開始時,益希央卓對口令不是很熟悉,在第一階段訓練時還有一點膽怯,后來在教練的鼓勵下,與隊員們一次次訓練磨合,終于越做越好了。
記者在訓練現(xiàn)場看到,升旗手們表情嚴肅,步伐整齊,全程平視前方,準確無誤地完成掛旗、解旗、升旗等流程。教練員魏子又說,幾個月艱苦的訓練,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升旗手們的手感,他們將在頒獎現(xiàn)場默契配合,不受干擾,順利完成升國旗這一莊嚴的任務。
“能站在大運會這樣的國際大舞臺上,我真的很興奮,我一定會珍惜機會,向世界展示中國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益希央卓說。
為了夢想,我們準備好了
來自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的教師何翌,這次擔任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賽艇隊教練。
何翌介紹,本次中國代表團賽艇隊一共有50多名運動員,其中3名隊員之前沒有任何大賽經(jīng)歷和背景,就是大家常說的“白板”,所以能參與這種級別的綜合性體育運動會對她們來說非常不易、意義不凡。暑假集訓,高溫的天氣對她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非專業(yè)出身的她們很不適應。由于訓練量比較大,她們手掌上磨了很多血泡,只能手指裹滿綁帶堅持訓練,她們的體力、意志力和忍耐力都經(jīng)受了極大的考驗。
何翌也曾是一名運動員,明白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對一名運動員的意義。“是的,備賽的艱辛顯而易見。作為一名教練員,我在集訓過程中不僅需要從技術上指導,而且要從心理層面進行引導。因為一名好的運動員必須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面對重大比賽要有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何翌說。
集訓一月有余,何翌和隊員們自信從容地對著成都大運會大聲說:“我們準備好了!”
為大運會護航,我們準備好了
“變壓器1號柜29.1度,溫度正常。”午后,國網(wǎng)成都供電公司大運會電力保障隊隊員鐘輝和隊長王從亮戴好安全帽、背上工具包,開始了當天的第二輪巡檢。王從亮舉著紅外測溫儀測量溫度,鐘輝在旁邊做好記錄。他們完成配電室巡檢,來到戶外開始巡檢場館外電纜。烈日當空,熱浪撲面而來,兩人認真檢查著每一根電纜的狀態(tài)。十幾分鐘后,他們臉頰上已經(jīng)汗流不止。
“我每天的行走步數(shù)都在三萬步左右,今天步數(shù)估計又是朋友圈第一名。”鐘輝笑著說,電力保障隊每天巡檢三到四次,每次約需一個半小時。
今年大運會恰逢夏季用電高峰期,保供電責任重大。成都大運會保障場所點多面廣,國網(wǎng)四川電力按照“劃線劃片、專人專班”原則,編制完成了567項保障方案,做到“一站一案、一線一案、一館一案”。
鐘輝所在的電力保障隊,主要負責成都露天音樂公園電力設備的保障工作。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將舉辦大運會閉幕式,每一根電纜、每一個插頭、每一盞燈都是重點保障點位。
“我們的要求是‘五個最’——最高標準、最強組織、最嚴要求、最實措施、最佳狀態(tài),目標是‘四個零’——設備零故障、客戶零閃動、工作零差錯、服務零投訴。”鐘輝說,保電隊伍正全力以赴,高標準完成保電任務,確保大運會順利召開。
為來賓提供周到服務,我們準備好了
大運會不僅是世界大學生的聚會,也是東道主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大舞臺。連日來,抵達成都的記者越來越多,大運會主新聞中心也變得越來越繁忙。馬雪琪是本次媒體服務項目的負責人,她所在的團隊主要是為注冊媒體記者們提供工作環(huán)境、設施和服務,包括住宿、交通、技術、網(wǎng)絡、注冊、大運會信息服務等。
為了讓記者了解四川本土文化,東道主在主新聞中心安排了系列文化活動,如川劇變臉、青城武術等。馬雪琪略帶神秘地告訴記者,較傳統(tǒng)的表演有些不同,比如川劇變臉,變出來的可能是三星堆的面具、熊貓“蓉寶”的頭像等。
“證件如何領取?”“文化體驗線路什么時候啟動?”“餐廳幾點開始供應餐食?”……臨近大運會開幕,馬雪琪的手機大多數(shù)時間都處于“通話中”,各種情況不停地向她反饋、咨詢。為了更好地幫助媒體記者報道大運會,志愿者團隊特地配備了專員隨時接聽解答媒體記者的疑惑,“雖然很忙碌,但能為大家解決問題,我們都感到十分開心。”馬雪琪說。
讓世界了解巴蜀文化,我們準備好了
在媒體城市采風活動服務窗口,主辦方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安排上、下午各三場次的城市采風。作為社會志愿者,成都市民肖興蓮熱情地向來賓介紹預約采風流程,她的本職是一名導游。
“我讀書時學的是商務英語。今年以來,成都旅游市場尤其火爆。我能感受到,對成都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等文化類地標受到熱捧。所以我特別想發(fā)揮專長,在大運會這個舞臺,更好地介紹巴蜀文化。”肖興蓮說,“隨著環(huán)城綠化帶的建成,很多住宅一公里之內(nèi)就有公園,市民可以跑步、騎行。優(yōu)美的環(huán)湖生態(tài)提醒著我們,投入體育運動中去,感受運動之美。”
(本報記者王東殷泓李曉東周洪雙劉博超)
標簽:
上一篇:【漫話大運】成都,我們來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導演達米安·斯茲弗隆時隔9年再出新作(引題)《惡世之子》是
2023-07-28 16:01
原標題:“90后”唐卡畫師“接棒”千年技藝中新社沈陽7月28日電?中新
2023-07-28 16:04
原標題:湖北來鳳:土家存玉“錦”指間“織”傳承中新網(wǎng)恩施7月28日電
2023-07-28 15:57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7月26日,帶隊老師向孩子們介紹夜游規(guī)則。暑假期
2023-07-28 16:05
原標題:舞劇《大河之源》在新疆烏魯木齊上演演員在舞劇《大河之源》中
2023-07-28 16:00
原標題: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亮相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
2023-07-28 14:52
原標題:關于《茶花女》的中國藝壇往事提起《茶花女》,有人會先想起那
2023-07-28 14:57
原標題:探訪三星堆博物館新館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拍攝的青銅大
2023-07-28 14:54
原標題:呈現(xiàn)藏地人文和自然風貌(引題)《雪豹》入圍威尼斯電影節(jié)(主
2023-07-28 15:03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敦煌莫高窟不存在“濕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中
2023-07-28 14:57
原標題:22個國家和地區(qū)近500家企業(yè)參展,第二十屆ChinaJoy今在滬開幕
2023-07-28 13:58
原標題:數(shù)據(jù)成了一種方法,而數(shù)據(jù)敘事則成了溝通的鑰匙——(引題)運
2023-07-28 14:06
原標題:烏魯木齊:社區(qū)文化活動樂融融7月27日,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新
2023-07-28 14:05
原標題:廣州海珠區(qū)有個“潮”出圈的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引題)弄“潮”
2023-07-28 13:54
原標題:探訪黎巴嫩巴勒貝克神殿建筑群遺址7月26日,在黎巴嫩巴勒貝克
2023-07-28 14:05
原標題: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發(fā)布導演特輯中新網(wǎng)北京7月27日電(
2023-07-28 11:56
原標題:戲要淡一點,情要真一些解放日報記者陳俊珺單雯現(xiàn)任南京藝術學
2023-07-28 11:59
原標題:廣武長城腳下論道國家文化公園的文旅融合發(fā)展中新網(wǎng)太原7月27
2023-07-28 11:56
原標題:掀開“懸疑”的外殼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孫慶玲?大大小小的屏幕
2023-07-28 12:06
原標題:《中國兒童軍事百科全書》發(fā)行50萬冊打造足不出戶的“軍事博物
2023-07-28 12:03
原標題:探尋文化的“妙不可言”探究傳統(tǒng)習俗之妙、領悟非遺項目之妙、
2023-07-28 11:04
原標題:詩畫浙江兩岸文創(chuàng)設計共創(chuàng)營開啟浙臺設計師共促文創(chuàng)發(fā)展中新網(wǎng)
2023-07-28 11:02
原標題:樂在大運在成都看《成都》(主題)大街小巷音樂戲劇在接力奏響
2023-07-28 10:56
原標題:中國科幻“大咖”齊聚柴達木共話科幻文學影視發(fā)展新愿景中新網(wǎng)
2023-07-28 09:53
原標題:激活傳統(tǒng)文化,河南文旅的“破圈”之道新華日報記者周嫻千人“
2023-07-28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