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造船看江蘇,江蘇造船看靖江。面對當前船舶產業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的新機遇,作為國內規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全國民營造船基地,靖江正搶抓機遇,瞄準“打造世界一流船舶產業基地”目標,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再造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發展新優勢。
自主創新,引領造船邁向高端化
盤點今年上半年造船產業的成績單,靖江這座縣級市再次令世人驚艷:1~6月份,全市造船完工量47艘508.67 萬載重噸,同比上升 38.9%,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分別達 50.8%、24.1%、11.9%;新接訂單91艘943.6萬載重噸,同比上升170.3%,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分別為52%、25%和18.2%;手持訂單274 艘 2733.4萬載重噸,同比上升26.8%,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分別達 47.7%、22.1%、11.7%。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靖江的新時代造船、新揚子造船兩大主力船企持續加強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主建船型優化升級、邁進高端。
這些天,在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的碼頭上,兩艘20.8萬噸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整齊排列,正在進行舾裝作業。“這是我們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高端綠色環保船型,將于8月中下旬交付。”項目經理李軍介紹。
LNG雙燃料動力船采用LNG燃料和燃油驅動,與普通的燃料油船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約20%,在相同工況下能耗節約8%。
近年來,新時代造船順應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的航運業發展趨勢,在清潔能源船舶領域率先布局,積極開展LNG雙燃料動力船舶和LNG燃料艙生產、研發,2022年成功交付首制11萬噸LNG雙燃料動力成品油船,成為全國首家建造大型LNG雙燃料動力船的地方民營船廠。
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快轉型,已成為靖江船企的共識。近年來,靖江船企推進產品結構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延伸,“兩高”船舶建造能力不斷加強。
去年10月,揚子江船業與歐洲船東簽訂兩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成功挺進代表造船工業最高水平、享有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LNG船建造領域。今年,企業又接連交付3艘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裝箱新船,在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市場地位和品牌效應進一步鞏固。
“智造”賦能,刷新建造周期新紀錄
接單、開工、總裝、出塢、試航、交船……放眼靖江沿江船企,處處是一派緊張忙碌的生產場景。
7月28日,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為SEASPAN公司建造的第四艘15000TEU集裝箱船順利命名交船,首航青島港。該船創造了姐妹船建造中的最短塢期85天和最短水下周期55天新紀錄。
今年以來,揚子江船業新接訂單“進度條”不斷刷新,掀起了新一輪生產經營高潮。上半年累計交付新船28艘,按照生產計劃,預計全年交付新船57艘。
這些年,圍繞提高造船效率、確保按時交船,靖江船企全力推進現代化造船模式,打造現代化造船基地。一方面,龍頭船企紛紛在上海等地高薪聘請設計團隊,提高企業船舶自主設計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著力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引進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軟件,招引高端人才,全力推進數字化造船。目前,兩大龍頭企業的造船效率直逼日韓船企。
數字經濟浪潮下,新時代造船也正加快信息化造船、數字化造船、智能化造船,不斷縮短船舶總體及配套設備的設計和生產周期,提高船舶建造效率。新時代造船公司船研所副所長朱韓鋼介紹,企業未來將通過構建“數字化船廠+智能化船舶海工設備”新型生產模式,從生產設計、信息化建設、企業管理三方面入手,加快推動一批信息化軟件的應用,打造柔性制造的中間產品流水線,全面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通過持續強化精益管理、實施“智改數轉”、改進生產工藝,靖江造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國內外客戶的訂單也越來越多。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繼續保持全國手持訂單排名第一位,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的造船完工量則排名全國第一位。
集群發展,拉長“靖江船隊”產業鏈
船舶產業配套產品門類多,產業鏈長,集群發展成為推動產業由大向強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靖江圍繞“構成要素齊全,產業規模領先,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分布集中”的船舶產業集群目標,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形成了龍頭引領、產業配套的比較優勢。
數據表明,目前,靖江市擁有船舶造修拆企業16家,配套企業200余家,形成了造船、修船、拆船為主業,船用舵軸、電機等動力系統以及錨鏈、泵閥、電纜、裝飾材料、油漆、通風、管道等配套完備的產業鏈,集群造船能力顯著增強。
據了解,靖江船舶產業鏈本土化配套率已超過40%。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大型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及附件生產和出口基地,年產能達30萬噸,船用錨鏈和系泊鏈占全球市場60%以上。企業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向高端國產替代產品進軍,自主研發的R5、R6級深海系泊鏈打破國外壟斷,持續保持“單項冠軍”領先地位,并主導編制了世界上首個專門關于海洋系泊鏈的國際標準。
即使是企業生產中留下的邊角廢料,靖江不少中小企業也能抓住機遇生產船用配套產品,靖江市富源船舶配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企業近一半原料是本地造船企業的廢料,拉回來后利用這些邊角料加工船企需要的法蘭,不僅節約生產成本,而且法蘭原料就是船本身的原料,生產出來的法蘭也與船舶更加契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船企的生產成本,實現了雙贏。目前,該企業年加工量5萬噸左右。
向“世界一流”目標挺進,跟國內外頂尖船企爭雄。日韓船企本土配套率均在90%以上,靖江船舶配套的差距也給本土民營企業創新創業提供了生長空間。未來,靖江將堅持產業集群發展,進一步提高船舶產業配套服務能力,通過健全本地配套網絡,加強與央企及大型船企合作,建立配套產品全球服務體系,拉長產業鏈條,增強集群綜合競爭力,推動造船產業向高端攀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
標簽:
上一篇:廣鐵回應職工占用高鐵商務座:補繳車票,列車長免職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為戲劇創作打開更為開闊的創新空間(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
2023-08-18 12:05
原標題:中國建筑科技館“中國民居——傳統居住研究展”將于8月22日開
2023-08-18 12:04
原標題:《沒有角的小犀牛》(引題)為何在國家大劇院門票售罄?(主題
2023-08-18 11:56
原標題:展水彩寫生觀靈動風景8月17日,觀眾在位于青島市市南區的青島
2023-08-18 12:00
原標題: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破中國影史紀錄國產片實力強勁中新社北京8
2023-08-18 10:59
原標題:《孤注一擲》:一念地獄,千金散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
2023-08-18 11:00
原標題:繼承弘揚中秋傳統文化守正創新提振消費信心(引題)?2023(第
2023-08-18 11:00
原標題:晉祠廟會引游人8月17日,演員在晉祠表演。近日,位于山西省太
2023-08-18 10:54
原標題:文旅視聽作品從相遇到相融近年來,依托新技術、新場景、新業態
2023-08-18 10:58
原標題:《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回應“李玟生前控訴”錄音聲明近日,部分
2023-08-18 10:03
原標題:2023年中國文化館年會、中國圖書館年會將于9月舉行新華社北京8
2023-08-18 09:06
原標題:影史第一!2023暑期檔票房破紀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暑期檔電
2023-08-18 08:05
原標題:中國詩詞大會嘉賓酈波——(引題)閱讀,拯救我們的思維(主題
2023-08-18 05:56
原標題:從無障礙書展出發邁入更有愛的生活新民晚報記者趙玥朱光昨天上
2023-08-17 19:54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被立法保護中新網太原8月1
2023-08-17 16:58
原標題:《GT賽車:極速狂飆》將于9月1日在全國影院上映中新網北京8月1
2023-08-17 16:00
原標題:7天展演20場,第十三屆“桃李杯”在京收官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2023-08-17 15:59
原標題:【尋味中華|戲曲】演繹莫里哀喜劇京劇舞臺中西融會開“洋腔”
2023-08-17 16:04
原標題:2023年央視中秋晚會將在宜賓舉辦華西都市報訊(記者伍雪梅伍勇
2023-08-17 16:00
原標題:湖北竹溪:創新保護楚長城千年遺產煥生機中新網十堰8月17日電(
2023-08-17 16:04
原標題:三毛漫畫系列主題展在金山楓涇丁聰美術館開展(引題)54幅手稿
2023-08-17 15:00
原標題:《全員加速中》時隔七年回歸,《樂隊的夏天》“卷土重來”(引
2023-08-17 15:01
原標題:感受非遺文化的精彩(引題)七夕去珠村體驗“擺七娘”(主題)
2023-08-17 14:54
原標題:享受音樂盛宴!廣州地鐵“拾光音樂廳”上線磨碟沙站羊城晚報訊
2023-08-17 14:52
原標題:《巨齒鯊2:深淵》:致敬勇于向未知進發的海洋探索者工人日報-
2023-08-17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