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短視頻產業蓬勃發展,用戶和市場規模同步增長,用戶使用率達到新高,內容產業日益成熟,產業生態不斷優化,平臺雙向融合趨勢強化,功能漸趨多元,“短視頻+”鏈接起更多生活場景,全面融入數字經濟,驅動多領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用戶和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近年來,短視頻用戶規模和使用率保持增長態勢,用戶規模從2018年12月的6.48億增長至2022年12月的10.12億,再創歷史新高;用戶使用率也從78.2%增長至94.8%,短視頻成為全民應用,產業發展基礎更加厚實。然而,短視頻用戶增速也在持續放緩,近兩年的增速分別為6.96%和8.32%,用戶增長紅利日漸消退,行業存量競爭正在逐步加劇。與此同時,短視頻產業規模也在迅速壯大,成為大視聽產業發展的主引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泛網絡視聽產業市場規模達7274.4億元,其中短視頻產業規模達2928.3億,較2020年的2051.3億增長了877億,增幅達42.8%;份額占比提高到40.3%,較2020年的34.1%,提升了6.2個百分點。
短視頻內容產業日漸成熟
各主要網絡視聽平臺充分發揮內容核心資源優勢,通過內容付費、專區訂閱、直播打賞等多種方式,探索優質內容的產業化運營和變現模式,不斷拓展內容產業鏈。例如,2022年1月微信視頻號上線首個NBA比賽付費直播間,用戶免費觀看3分鐘后需付費才能繼續觀看;4月騰訊視頻號又推出崔健首場線上演唱會,吸引超過4500萬用戶觀看,點贊互動量破1億;“抖音夏日歌會”開售專場線上音樂會門票,并推出付費連麥等內容付費形式。調查顯示,2022年在短視頻平臺有過內容付費行為的用戶占比67%,同比增長12%,直播打賞的用戶占比則從2020年的14.3%增長至2022年的25.6%。同時,各主要視聽平臺也在不斷完善短視頻商業模式,激發產業發展活力。2022年,抖音升級短劇分賬規則,推出“劇有引力計劃”,降低分賬門檻的同時,提高收益上限,爆款作品將帶來更高杠桿收益;騰訊視頻也全面升級小節目分賬規則,簡化分賬規則,降低分賬參與門檻,持續提升創作者的分賬收益,推動短視頻內容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平臺雙向融合趨勢強化
經過近十年的迅猛發展,短視頻行業邁入發展成熟期,并加速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跨界協作成為趨勢,平臺功能漸趨多元。一方面,短視頻平臺全面拓展產業邊界,逐步向線上綜合性數字社區演進,用戶可在短視頻平臺實現休閑娛樂、電商購物、生活服務、知識學習等多種訴求。2022年以來,字節跳動陸續收購了票務平臺“影托邦”、漫畫平臺“一直看漫畫”等內容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已收購超五十家企業,涉及社交、游戲、VR、物流、教育、房地產、消費品牌等領域,產業版圖日益擴大;快手則依托已有生態,持續在短劇、小游戲、房產、本地生活、招聘等垂直內容領域頻頻發力,并取得一定成績。2022年,快手房產業務的總交易額超過100億,短劇付費用戶數增長超過480%,小游戲日活躍用戶峰值超過1000萬。另一方面,其他商業平臺積極布局短視頻業務,提升平臺用戶黏性和活躍度。例如,拼多多加碼短視頻業務,將多多視頻升級為拼多多App的一級入口,采用現金提現的方式吸引用戶觀看視頻;釘釘推出視頻號,并與釘釘群、看看、服務窗等功能深度打通,對內滿足知識分享、內部宣講、員工培訓等需求,對外承擔線上招聘、發布會、云會展等功能,對上下游合作伙伴可承擔產品宣講、訂貨、營銷推廣等多種任務;騰訊音樂再戰短視頻,推出新版“音兔”App,不僅能一鍵制作音樂短片,還新增了K歌功能,用戶可將翻唱的歌曲進行二次創作,并將音樂視頻發布到首頁,供其他用戶點贊和評論。
短視頻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除了滿足用戶信息獲取和社交需求外,短視頻逐漸成為一種底層應用,發揮數字化優勢賦能傳統產業,“短視頻+”鏈接起更多生產生活場景。
一是拓展本地化生活服務。主要短視頻平臺充分發揮流量和資源優勢,深度連接商家與消費者,帶來“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新體驗,探索本地生活視頻化經營。以抖音為例,其生活服務業務已覆蓋全國370多個城市,合作門店超過100萬家。2022年上半年,抖音生活服務的交易總額達220億,對比2021年同期增長30余倍、拉動銷售商戶數增長近22倍。
二是積極服務鄉村振興。各平臺推出“短視頻+助農”“直播+農產品”等新模式,因地制宜開發“一縣一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通鄉村振興服務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8月,快手啟動“2022年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1億流量資源,扶持超1000名鄉村創業者,覆蓋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訓超100萬“短視頻+直播”鄉村人才。
三是助力文旅產業發展。短視頻已成為旅游營銷的利器,不少文旅局長通過短視頻為家鄉代言打Call。2022年,四川文旅廳策劃“文旅局長說文旅”系列短視頻,110條短視頻在全網播放量超3.5億次,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網紅局長劉洪所在的四川甘孜,2023年春節接待游客45.66萬人次,旅游綜合總收入5億多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0%??傊?,短視頻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多領域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標簽:
上一篇:浙江今年將新增超10000家跨境電商出口網店|天天報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天津博物館——讓文物“活”在群眾身邊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武少民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7個國際博物
2023-05-24 11:50
原標題:萬青新歌《張洲》上線數字平臺今晚報訊(記者高爽)萬能青年旅店樂隊新歌《張洲》昨日在數字平臺上
2023-05-24 11:47
原標題:《外婆的新世界》:一個異類的可能性張富堅《外婆的新世界》是一個異類,是一部頗具實驗性的作品,
2023-05-24 10:37
原標題:校園愛情故事如何花樣翻新(主題)——電影《這么多年》的怕與愛(副題)湯擁華電影《這么多年》講
2023-05-24 10:42
原標題:《代價》:一場心靈博弈的討價還價(主題)——何冰自導自演新作將上演于上海大劇院(副題)文匯報
2023-05-24 10:40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趙春山精湛技藝令古籍煥發新顏(引題)古籍修復讓“今世知古,后世知今”(主題)今晚報
2023-05-24 10:46
原標題:傳承與革新后浪與前浪(主題)——評電視劇《后浪》(副題)劉淑欣中醫藥大學教授任新正心系傳統文
2023-05-24 10:57
原標題: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將于6月在寧夏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千馬學禮5月23日,國際葡萄與葡
2023-05-24 09:53
原標題:新發現!長江流域青海段共有文物資源546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
2023-05-24 09:33
原標題: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揭曉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王鵬、黃玥)第十八屆、第十九屆
2023-05-24 07:39
原標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特別節目彰顯“與人民同行”在第10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5
2023-05-24 07:35
原標題:“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學生”(主題)——記“人民藝術家”王蒙與作家們的“清溪一課”(副題)
2023-05-24 05:52
原標題:《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巨幅長卷一眼千年光明日報記者王雯靜萬瑪加光明日報見習記者李春劍
2023-05-24 05:32
原標題:北京京劇再添一朵“梅花”(主題)青年演員郭偉憑借《石評梅》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副題)北京晚報記
2023-05-23 15:45
原標題:電影《川流不“熄”》周末公映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由馮鈳予執導,楊新鳴、胡昌霖、楊童舒主演
2023-05-23 15:36
原標題:電影華表獎今晚頒獎(主題)八部“上海出品”進入提名(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孫佳音)“奮楫揚帆
2023-05-23 15:37
原標題:遼寧歌舞團“文化潤疆”活動啟動沈陽日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陳鳳軍)“真沒想到,這次為
2023-05-23 15:36
原標題:突出“她力量”,數量迎井噴,類型全拓展(引題)“全女性”概念成綜藝市場潮流(主題)文 羊城晚
2023-05-23 14:48
原標題:打造“遇書房”服務體系,數字化、智能化讓讀者“隨心所欲”,建成文旅融合性專題文獻館,形成五大
2023-05-23 14:54
原標題:《舞上春》連演三場,場場爆滿(引題)藝術院團業務考核大放異彩(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常言道,
2023-05-23 13:33
原標題:電影《最后的防線》啟動儀式舉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大型百集紀錄片《劍膽忠魂將軍譜》暨電影
2023-05-23 13:40
原標題:我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5月20日,國家文物局主要負責同志乘坐“深海勇士
2023-05-23 11:42
原標題:兼具城市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引題)雄安大學園圖書館初露“真容”(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如
2023-05-23 11:51
原標題:第三屆“北京大工匠”楊曉雪:(引題)與時間賽跑幫文物“永生”(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天淇中國人
2023-05-23 11:55
原標題:建筑大市武漢吟出《寫給建筑人的情詩》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通訊員張世宇忙碌,是對責任最平凡
2023-05-23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