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百麗優購”售賣的鞋子存質量問題,穿一周清洗后就出現掉皮現象。(詳見網經社專題:“百麗優購”投訴頻頻2021全年電訴寶消費評級獲“不予評級”http://www.100ec.cn/zt/blygdsbpj/)
【資料圖】
11月22日,江蘇省的孫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其于2022年11月1日在百麗優購APP購入鬼?;⑿蓍e鞋一雙,穿了一星期后洗鞋出現掉皮現象,手捏捏就掉。孫女士稱她的鬼冢虎鞋都是在實體店買的,只有這雙是網購的,在實體店買的鞋穿了幾年,洗了很多次都沒有出現掉皮現象。
孫女士之后跟優購客服聯系,但客服推卸責任,說是個人穿著習慣造成磨蹭損耗。孫女士表示,如果要說是磨蹭造成的,為什么以前的鞋子都完好無損呢?如果是磨蹭造成的為何光掉皮內層卻沒有磨痕的痕跡呢?孫女士對此表示不滿。
(網經社注:圖片由孫女士提供)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人員,但截至發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據網經社企業庫(COP.100EC.CN)顯示,百麗優購隸屬于深圳市優購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鮑建和,注冊地址為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百麗優購自稱是優購時尚商城是以優質、時尚為網站定位的大型時尚B2C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商品類別主要集中于時尚服飾及鞋包類商品。網站由國內領先的時尚鞋服品牌、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百麗國際投資控股。
根據“電訴寶”2022年至今受理的服裝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依據投訴量排行),同樣被投訴的類似平臺還有:優衣庫、特步、樂淘、H&M官網、NIKE商城、醒購商城。
此外,“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百麗優購”還涉嫌存在商品質量、霸王條款、訂單問題、虛假促銷、退款問題、售后服務等。
【案例一】私自攔截快遞?“百麗優購”被指因價格賣低了而要求買家退款
2021年9月4日,浙江省的葉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其于2021年9月3日在百麗優購買了一雙男鞋,當天發貨,第二天即9月4號一個深圳的電話07553656445打來電話自稱為百麗客服說這雙鞋有嚴重的質量問題,現在已經攔截快遞,讓葉先生在平臺操作退款。而后葉先生聯系百麗優購客服問其到底是什么情況,給的回復為當天系統異常導致價格異常。葉先生認為意思就是3號那天價格賣低了,現在這個價格不能出售,百麗優購就把發出的快遞攔截回去了。葉先生質問對方有什么權利攔截商品,對方一直以補償15禮品卡打發葉先生,葉先生要求百麗優購把鞋發出。
【案例二】用戶投訴“百麗優購”客服機械回復 不解決問題
2021年8月29日,山東省的玄女士向“電訴寶”投訴稱,其于2021.8.15在百麗優購平臺下單一件匡威衣服,于8.16從湖北武漢電商倉發出,到現在一直沒有收到商品,快遞顯示在濰坊高新一部一直未派送,多次連續網點電話一直未接通,后連續韻達客服,多次電話溝通幾天后告知快遞已丟失,需要連續電商平臺賠付,后聯系客服,數次聯系至今未果,每次聯系均告知物流沒有回復,已經幫忙反饋請耐心等待。
玄女士表示,最理解不了的是客服告知他們沒有辦法聯系物流只能等待,而且就算有了結果他們也不能聯系顧客,只能讓客戶自己聯系他們。玄女士認為除了機械的回復“已經幫忙反饋”,別的沒有,這是一個平臺客服應具備的能力嗎?玄女士表示,第一次從電商平臺購物就遭遇這樣的情況,真的很無語。
【案例三】“百麗優購”被指不想履行訂單 未經買家同意擅自取消
2021年8月7日,廣東省的蘇先生向“電訴寶”投訴稱,百麗優購擅自取消訂單,退款也是第二天才到賬 。蘇先生稱,當時是特價銷售,此商品屬于第三方商品,由第三方商家自行發貨,但是商家以缺貨為由,讓優購網商城平臺強制取消訂單并退款,但是此商品在天貓以及京東等平臺均有貨未下架,只是價格比蘇先生的訂單價格高多了。蘇先生認為,由此完全可以判定優購網以及第三方商家均不想履行此訂單合同,而是后悔當初特價的價格低。
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運行10余年來,與全國近千家網絡消費平臺建立對接,影響1億+網絡消費用戶,新系統實現一鍵投訴、24h在線、自助維權、同步直達、實時處理、進度查詢、評價體系、法律求助、大數據分析等諸多功能。目前,平臺“綠色通道”服務向廣大網絡消費平臺開放,電商可自主申請入駐,實時受理、反饋和查詢用戶滿意度評價。為了更好地營造公開、透明、健康的網絡消費投訴環境,“電訴寶”公開版已正式上線,新增用戶投訴實時受理動態、月度平臺投訴量TOP10、熱點投訴地區、投訴榜(依據投訴量排行)等模塊,讓投訴過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動態。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北京國際運河藝術周啟動千年燃燈塔上演XR光影秀11月22日,北京國際運河藝術周在通州大運河畔啟動,專為本屆運河藝術周打造的XR光影秀
2022-11-23 09:26
原標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推出“香港故宮學生文化大使”計劃新華社香港11月22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2日宣布推出首屆“香港
2022-11-23 08:42
原標題:第四屆金沙書院散文獎征文活動啟動新華社廈門11月22日電(記者付敏)第四屆金沙書院散文獎征文活動22日在廈門啟動。記者了解到,本屆
2022-11-22 22:41
原標題:今日小雪: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薄雪悠揚朔氣清,沖風吹拂毳裘輕”,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二個
2022-11-22 21:41
聽文物講故事原標題:“長江口二號”水下考古催生多少“黑科技”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孫麗萍、丁汀采用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
2022-11-22 06:25
遠古發現原標題:福建發現大面積對板保存的恐龍足跡化石新華社福州11月21日電(記者秦宏)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近期發現大面積正負模(對板)保
2022-11-22 05:42
節氣里的中國原標題:小雪:冬令成萬物藏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王立彬11月22日,小雪。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老廿”,冬季第二個節氣
2022-11-22 05:48
原標題: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打撈出水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孫麗萍)采用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
2022-11-21 22:35
原標題:第三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舉辦2022年11月18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第三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1月14日至24日
2022-11-21 05:28
原標題:“小獅子樂動京城”中國電影樂團情景視聽音樂會成功首演“小鴿子快下來,小鴿子快下來,……”隨著中國大鼓的節奏,國家大劇院·音樂
2022-11-21 05:24
學人談原標題:點石成色溢彩千年——淺談敦煌壁畫的石色妙用敦煌莫高窟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和沉淀,成為世界上現存綿延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
2022-11-21 05:40
【視線】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將在三亞市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日前,記者從海南省召開的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
2022-11-20 07:27
【藝評】原標題:好演員拿回自己的“戲份”鄧崎凡備受矚目的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等影視獎項近日塵埃落定,各項大獎各有所歸。雖
2022-11-20 07:46
原標題:《唐十八學士圖·卷》(局部)宋徽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趙佶(1082~1135)號宣和主人,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發展了宮廷繪
2022-11-20 07:28
原標題: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頒獎典禮在港舉行新華社香港11月19日電(記者陳珮盈)第十三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頒獎典禮19
2022-11-20 07:34
原標題:“浙里鄉親”天子湖豐收節?稻草人音樂節舉行工人日報客戶端訊?金穗卷起千層浪,又是一年豐收節。11月19日至20日,“浙里鄉親”天子
2022-11-20 06:42
新華全媒+原標題:百項非遺亮相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棕編、瀏陽夏布、桃源刺繡技藝在指尖綻放擂茶、東安雞、芷江酸蘿卜挑動味蕾九芝堂傳統中藥
2022-11-20 05:31
原標題:微短劇丨“人生,就是一屆又一屆世界杯”2022卡塔爾世界杯將于11月20日開幕。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央視開啟了我國轉播世界杯賽事的歷
2022-11-19 22:40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日本“一休哥”的書法里藏著什么?中新網杭州11月19日電?記者謝盼盼“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會!”耳熟能
2022-11-19 20:41
原標題:中國國家大劇院在柏林舉行音樂會新華社柏林11月18日電(記者杜哲宇 張毅榮)中國國家大劇院18日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文明互鑒,
2022-11-19 15:36
原標題:紀錄片《掬水月在手》日本首映式及紀念研討會在日本舉行新華社東京11月19日電(記者郭丹)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由國際儒學聯
2022-11-19 15:47
近日,我國著名藝術家袁海龍陶瓷作品展暨研討會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參加了開幕式。本次展覽由景德鎮陶瓷大學美
2022-11-19 15:31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一盒萬歷年間墓志銘距今416年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文保部門獲悉,工作人員近日在南和區東三召鄉圪塔頭村發現一盒明代
2022-11-19 15:33
原標題:2023年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主題)萬壽寺、鐘鼓樓“新入群”(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2023年北京博物館通票》今起首發,一
2022-11-19 05:30
聽文物講故事原標題:證據鏈首次公布:“雪衲”“傳綮”確實是八大山人自用印新華社南昌11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袁慧晶、李宗胤明末清初畫家八大
2022-11-19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