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越來越講究,吃得也愈加豐盛了,再加上平時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運動又少,肚子上的肉是一抓一大把。過度肥胖不僅給身體帶來了不小的負擔,還會增加脂肪肝、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癥的風險!
因此,許多人便開始了減肥之旅,而很多人減肥,明明平時飲食控制得很好,就只是簡單地吃一日三餐,但體重就是下不去,甚至還有增無減?這時候就得看一下問題是不是在主食上!
一、4種“含油大戶”很多人都愛吃的主食
【資料圖】
1.油條
早餐喜歡吃油條的人,在全國可謂是分布甚廣,河南的油條配胡辣湯、天津煎餅卷油條、上海油條配豆漿、廣東腸粉卷油條、江南的糯米飯油條……
外皮酥脆,里邊軟而有嚼勁,吃了一根還想吃第二根、第三根……
但油條過油后,所含的油量大約是8~10克,就占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人每日食用油攝入量的1/3,長期過多食用,不利人體健康。
2.燒餅
燒餅又香又酥,有些人早中晚餐都會吃,但你可知平均每100克燒餅的熱量一點都不低于白饅頭,甚至可以達到246千卡。碳水化合物更是高達48.8克,剩下的只是寥寥無幾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尤其是麻醬燒餅、油酥燒餅、醬香餅、手抓餅等,在制作的過程中還會抹上各種油乎乎的醬汁、辣椒油,熱量要比普通燒餅更多。
3.炒飯
很多人不喜歡吃簡單無味的白米飯,卻很喜歡炒飯,加個蛋、加點肉、臘腸和蔬菜,看起來營養更全面了。
但為了使米飯顆粒分明,味道更香,加的油可能比炒菜的油還多,炒米粉、炒面也是同理。
4.拌面
很多人喜歡吃油潑臊子面、麻醬拌面,但一份吃下去,熱量比吃一碗飯要高很多。
因為在拌的過程中會加入各種醬料,像市場上售賣的油辣椒醬,每100克的熱量約870大卡,100g芝麻醬熱量達630大卡……這樣一來,脂肪含量就高了。
二、“黃金主食”看看你選對了嗎?
主食一定要吃,否則碳水攝入不足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包括營養不良、肌肉流失、口臭、抑郁、記憶力變差……
那主食怎么選更健康呢?除了米飯,不妨加點它們:
1.燕麥
燕麥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6.9mg/100g,是所有谷物中最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消化吸收率也較高。
燕麥中更值得稱贊的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
一方面,能幫助人體代謝壞膽固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據研究顯示,高血脂患者每天攝取3~4克β-葡聚糖,可降低約8%的壞膽固醇;另一方面還能抑制胃的排空,延緩小腸中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有效地延緩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更有利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
所以燕麥也非常適合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食用。
2.蕎麥
蕎麥富含的維生素P,不僅能提升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還有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而且還含有類黃酮化合物,能維持血管的完整性,改善血液循環,使血管更通暢,也能提高血氧量,保護心腦血管,從而輔助預防微梗塞。
再加上含有礦物質鉀,有助于降低高鈉引起的高血壓;多元酚,能預防動脈硬化……這些營養素都對心腦血管有不錯的保護作用。
小貼士:苦蕎麥的有效成分比甜蕎麥更多,保健作用更好;另外苦蕎麥炒一炒,里面的成分更易釋出。
3.黃米
黃米富含的色氨酸,進入人體后可轉變成5-羥色胺。這種物質不僅能令人感覺心情愉悅,還能促進睡眠,增強記憶力。
4.土豆
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蔬菜,又是糧食。早在2015年,我國農業部就提出把土豆作為農業結構調整主要替代物,為稻米、小麥、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糧。
土豆的維C含量可達到30mg/100g,高于很多果蔬,半個土豆通常就能提供一天所需維C的1/3;其鉀含量是饅頭的3倍多、米飯的16倍,可作為食物補鉀的優秀選擇。
小貼士:蒸土豆可以更大限度地保留營養素,建議帶皮直接蒸,這樣可以更好地防止土豆中的水分和營養流失。
蒸完后不要壓成泥,會變成高升糖指數食物;但放涼后食用,可增加抗性淀粉,對控糖更有益。
三、吃主食牢記四個原則更健康
不僅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食,在吃的時候我們還要遵循以下幾點:
1.吃夠量
專家建議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保證每天攝入谷類200克~300克,運動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
2.清淡少油為好
主食的特點在于淀粉多、脂肪少、含鈉少,比較清淡,如果配上豐富的菜肴,恰好能為人體提供均衡的營養。
若是經常吃一些油酥餅、雞湯米線、牛肉面、小籠包等“花樣主食”,往往容易油、鹽、糖攝入超標,不利于健康。
主食種類也要多樣化,增加些粗糧、豆類、薯類等。
像粗糧因為沒有經過精磨加工,可以為人體提供較多的礦物質、B族維生素和纖維素;豆類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可以與米和面的蛋白質進行營養互補;薯類里不僅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而且含有谷類所沒有的維生素C。
建議:薯類每天攝入50~100g;雜豆和全谷類食物,每天50g~150g為宜。
4.保留營養
一些錯誤的烹調方法會讓主食的營養大打折扣。
建議不要過度淘米,反復搓洗會使米粒外層營養素丟失;煮粥不要加堿,發面時最好用酵母,而不是小蘇打;少用油炸的方式烹飪。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現代粵劇《三水女兒·紅頭巾》登陸京城唱出越洋往事5月6日和7日,反映華人女性群體勞工史的舞臺作
2023-05-07 13:48
原標題:校園“小人物”記憶李成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校園,給我的印象是熱氣騰騰、生機勃勃,上演了許多奮發
2023-05-07 08:36
原標題:那時群英會馬克日前,路過久違的朝陽區三里屯,發現這里時尚、新潮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與我印象中
2023-05-07 08:38
【藝評】原標題:情懷哪有那么好“販賣”劉穎余眼見電影《灌籃高手》那么紅,心頭總難免有疑問閃過——為什
2023-05-07 05:53
原標題:不斷往返穿梭在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們,出于社火記憶里的鄉土情結,每年都會回到熟悉的土地上,去尋找
2023-05-07 05:53
原標題:運河春光汪麗麗“人間四月百鳥鳴,運河桃花始盛開”。“五一”假期,踏入這里就仿佛走進了花的海洋
2023-05-07 05:53
原標題:“五一”檔票房回春,突破660萬元(主題)比2019年增長20萬元(副題)齊魯晚報5月5日訊(記者李旭
2023-05-06 16:39
原標題:令人發笑耐人尋味(主題)京味話劇《半個月亮掉下來》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方非攝生動的語
2023-05-06 15:38
原標題:深耕文脈勾畫時代林順文推出巨幅山水畫《高山流水匯松園》中新網廣州5月6日電(記者方偉彬)國家一級
2023-05-06 15:52
原標題:方清平寫的書既像自傳又像段子(主題)《越冷越幽默》把50年的故事和感悟娓娓道來(副題)北京晚報
2023-05-06 15:54
原標題:中國青年電影集體亮相戛納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于5月16日至27日舉行,
2023-05-06 15:55
原標題:大型現代曲劇《魯鎮》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中新網鄭州5月6日電(楊大勇)你看過魯迅筆下的《狂人日記》《
2023-05-06 15:44
原標題:天博、天美、李叔同故居三館聯動“五一”假期文博游蔚然成風今晚報訊(記者高麗)記者從天津博物館
2023-05-06 14:41
原標題:烏鎮戲劇節迎來十周年,10月19日正式啟幕澎湃新聞記者潘妤2023年,烏鎮戲劇節將迎來十周年。5月5日
2023-05-06 14:46
原標題:匯聚4部9場歌劇音樂劇演出展現中國風格國際視野青年氣質(主題)“首屆上音歌劇院歌劇音樂劇節”昨
2023-05-06 14:42
原標題:講述當代大學生援藏經歷(引題)《雪蓮花盛開的地方》央視一套開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
2023-05-06 14:39
原標題:歲月留“金”淘不盡(主題)名家薈萃紀念越劇宗師金采風(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她是熠熠生輝的神
2023-05-06 14:33
原標題:石榴知立夏人間草木香今天(5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從
2023-05-06 10:54
原標題:北京30余家博物館5月延時開放人民日報北京5月4日電(記者施芳)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是首屆
2023-05-06 09:48
原標題:《百鳥朝鳳》駐演上海音樂廳:人和鳥夢幻互動的心靈奇旅澎湃新聞記者廖陽實習生任慧從神話故事、嗩
2023-05-06 09:39
原標題:樊錦詩捐贈千萬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光明日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晉浩天通訊員王鈺琳、吳星潼)“今天
2023-05-06 09:38
原標題:披荊斬棘千年“豐山古道”露真容北京日報記者張宇斬荊棘,除雜草,清落石……在北京房山西南部的大
2023-05-06 08:38
原標題:大影節“青春之夜”全網播出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瑤)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0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
2023-05-06 08:39
原標題:老廠房變身潮流文化聚集地中國文化報記者李琤“五一”小長假,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文創園區里,特色文
2023-05-06 08:49
原標題:廣東博物館藏品數據庫啟用實現文物現狀動態掌握中新網廣州5月5日電(記者程景偉)據廣東省文旅廳5日
2023-05-06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