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小麥陸續進入集中收獲期。部分地區遭遇“爛場雨”,對小麥收獲帶來較大影響,引發廣泛關注。有沒有可能通過品種改良來抵御天災?除了“爛場雨”,成熟收獲期的小麥還有哪些要關注的病害或者特殊天氣?如何提前做好防御?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物學會小麥科學知識傳播專家團隊專家張錦鵬博士。
記者:麥收時節遭遇“爛場雨”令人揪心,科學家在選育小麥品種的時候,是否會選育或者已經有可以抵御“爛場雨”的品種?有沒有可能通過品種改良來抵御天災?
(資料圖)
張錦鵬:麥收時節遭遇“爛場雨”,容易引發小麥籽粒穗發芽。小麥品種間對穗發芽的抗性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紅皮小麥對穗發芽的抗性要高于白皮小麥,品種穗發芽抗性與成熟期和自身的抗性有關。就我國黃淮麥區的穗發芽發生率來說,晚熟品種相對輕一些,紅皮小麥的抗性高于白皮小麥,比如美國的小麥多為硬粒紅皮冬小麥,一般對穗發芽抗性較白皮小麥要好出很多。我國東北春麥區、西南麥區和長江中下游麥區的小麥品種多數是紅皮小麥。
相對而言,這3個麥區在小麥成熟期降雨頻繁,因此當地育種家已經重視穗發芽這一災害,在品種選擇上偏好選擇紅皮小麥。而在黃淮麥區的降雨不是經常性發生,加之消費市場和收儲企業因對紅皮小麥有壓價或者不愿收購的傾向,導致育種家逐漸放棄紅皮小麥,從而對穗發芽的抗性降低了要求。
在種質資源當中,也有極少數白皮抗穗發芽的資源,或可在將來提升品種的抗穗發芽能力發揮作用。
記者:除了“爛場雨”,成熟收獲期的小麥還有哪些要關注的病害或者特殊天氣?如何提前做好防御?
張錦鵬:小麥在臨近收獲時,除了“爛場雨”,還有干熱風、暴風雨氣候災害要注意防范。
干熱風是后期高溫加空氣干燥造成高溫逼熟,帶來籽粒灌漿提前終止,粒重下降和不飽滿的問題,造成減產。暴風雨天氣會帶來倒伏問題,致使機械收獲困難,損失率提高的問題。
為應對以上問題,一般會在灌漿期噴葉面肥和延緩葉片衰老的生長調節劑,來延長小麥葉片的保綠功能,同時提高粒重,保證籽粒灌漿飽滿。為應對暴風雨帶來的倒伏問題,育種和生產上已經重視選育和推廣矮稈抗倒伏的品種,減小倒伏風險。比如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育成的矮敗小麥,大大降低了倒伏風險。
記者:汛期將至,除了黃淮海地區,其他夏收區應如何做好防雨措施?
張錦鵬:氣候異常變化帶來降雨的不確定性,因此積極應對“爛場雨”災害的做法是密切關注天氣動態,適當提早收獲,躲避不利天氣的帶來的影響。這就要求注重儲存、晾曬、烘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紅皮抗穗發芽小麥品種的宣傳推廣,降低收儲和加工企業對紅皮小麥的偏見,多向消費者做紅皮和白皮小麥營養價值同樣高的科普宣傳,從品種布局上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記者:龍口奪糧、與汛期“賽跑”,有無科學技術或手段能加速或者延緩小麥成熟期,與汛期錯峰?
張錦鵬:技術上,通過布局不同熟期的品種可以降低汛期帶來的穗發芽問題。但是我國小麥生產區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麥區和西南麥區,都是一年兩熟制耕作模式。下茬作物玉米或者水稻要求小麥品種早熟、早騰茬,因此晚熟品種不受歡迎的現狀暫時不好改變。
記者:俗話說“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怎么理解這個說法?小麥什么時候收獲產量最高?小麥收獲有哪些講究?在收獲過程中,如何減少損失?
張錦鵬:所謂“九成熟”,是指小麥的蠟熟末期,此時是收割小麥的最好時期。如何判斷小麥的蠟熟期?取一穗麥穗,搓掉包裹麥粒的麥皮,麥粒已失去綠色,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黃色,此時麥粒有些發軟,劃開麥粒表皮,里面呈蠟狀。小麥的這個階段,就是所謂的蠟熟期。“十成熟”,是指小麥的完熟期。這個階段的小麥,秸稈已經完全枯黃,麥粒已經干硬。這個階段收割小麥,小麥的產量會降低,嚴重時一畝地能減產100斤左右。
因此,建議小麥收獲期適當提前,可以減少機收損失率。我國在農機裝備上也非常重視降低損失率的改進,一些改進設計和工藝的收割機已經更新換代,進入生產一線。
記者:氣象專家表示,6月至8月或“旱澇并重”,小麥等作物如何實現“雙抗”?如何保障夏糧安全?
張錦鵬:6月至8月是小麥收獲、播種玉米或者水稻的關鍵時期,因此一要搶收小麥,保證顆粒歸倉;二要保障下茬作物的播種后及時灌溉,保全苗。7月至8月汛期來臨,做好田間排水渠的修建,以防洪澇災害造成長期淹水的問題。農業農村部也下發了通知,要求各地抓緊調度救災種子、抗旱排澇機具等物資儲備情況;組建常態化應急服務隊,組織農技人員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生產一線指導,分區分類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全力奪取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作者:光明網記者 宋雅娟、武玥彤
科學性審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物學會小麥科學知識傳播專家團隊專家張錦鵬博士
標簽:
上一篇:血管決定你的壽命!學會這6招,讓你血管保持年輕!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宮崎駿經典《天空之城》重映由世界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音樂大師久石讓配樂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
2023-06-02 16:40
原標題:即日起正式面向全球征片,時間持續至2023年8月12日(引題)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10月11日開幕(主
2023-06-02 16:39
原標題:經典歌劇《托斯卡》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重磅開演文 洪文婷為再現經典,重塑精品形象,國家大劇院攜手
2023-06-02 15:38
原標題:學者還原古代戰場細節十五年創作寫盡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史(引題)春秋車戰如何打?(主題)夏安編者
2023-06-02 15:37
原標題:《小鎮索雷斯》中文版首度引進講述北方小鎮上三個人的悲歡故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
2023-06-02 15:55
原標題:知名編劇宋方金來蓉分享:文學創作講究“合法敘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在業內有“最會講
2023-06-02 15:52
原標題:考證歷史細節糾正車戰誤解李崢嶸書鄉:您可否給我們概括一下,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趙長征:主要有
2023-06-02 15:39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對故土的深情回望我在2020年加入《漫長的季節》劇本創作。從打磨劇本到拍
2023-06-02 14:40
原標題:文化“兩創”助推濟寧“鄉村振興”(引題)農文旅融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主題)孔茜康巖汪瀧優
2023-06-02 14:54
原標題:透過“嬰戲圖”看宋代靈動的兒童玩具孫曉明兒童“玩具”一詞最早見諸南宋《夢粱錄》:杭州人家給孩
2023-06-02 14:37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上映山西晚報訊《哆啦A夢》系列2023最新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
2023-06-02 14:52
原標題:跑步帶來快感不只是“奇跡”還是科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越來越多人發現,跑步這種簡單的
2023-06-02 14:48
原標題:揭示了演化歷史和規律我國在靈長類進化遺傳領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
2023-06-02 13:41
原標題:首屆黑龍江省少兒版畫展開展百幅作品引八方游客參觀中新網哈爾濱6月2日電(記者劉錫菊)1日,“小鹿
2023-06-02 13:56
原標題:新華娛論場|《夢中的那片海》鮮活時代里的激昂青春與燃情歲月《夢中的那片海》正在CCTV-8、騰訊視
2023-06-02 13:53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少兒體驗館開館6月1日,小朋友們在館內體驗交互項目。當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少兒體驗
2023-06-02 13:49
原標題:《平凡之路》真實職場的窗口和鏡子電視劇《平凡之路》給當下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明亮的暖色。這部劇
2023-06-02 13:54
原標題:他是徒步穿越長城的首位外國人(引題)威廉·林賽出新書給孩子講長城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
2023-06-02 10:34
原標題:天歌《紅樓夢》主題專場音樂會明晚上演(引題)“寶玉”排練場再敘紅樓情(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
2023-06-02 10:34
原標題:“書香社會”進小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通訊員童安娜“你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波濤,你是洶涌而來
2023-06-02 10:55
原標題:天津藝術職業學院京評梆優秀教學成果展演圓滿落幕(引題)戲曲新苗盡展英姿與實力(主題)今晚報訊
2023-06-02 10:50
原標題:《任溶溶文集》發布光明日報訊(記者劉江偉)日前,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任溶溶文集》在京
2023-06-02 10:48
【文化記憶】原標題:壁畫磚里的魏晉風尚生活劉小雷在如今嘉峪關市新城鎮和酒泉市果園鎮之間的一片戈壁灘上
2023-06-02 09:38
原標題:真誠抒寫精湛表演(主題)——評新編歷史京劇《陽明悟道》(副題)聶春琴近日,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
2023-06-02 09:48
原標題:走近良渚?探尋遠古“長三角一體化”新華日報記者楊民仆近日,“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何以文
2023-06-02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