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再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家庭烹飪上,因此方便、便捷、省時又省力的預制菜近年來受到了大眾的歡迎。然而在預制菜“火爆”的同時,不少人也開始擔心起其安全性和營養性,甚至流傳出“預制菜不安全、不營養、不健康”的說法,那真相是這樣的嗎?
(相關資料圖)
分析
先說下什么是預制菜,預制菜的特點是什么,市場規模有多大。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材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和調味品,經過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經過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調后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產品。可分為四大類,即食類、即熱類、即烹類、即配類預制菜。
所謂的即食類,顧名思義就是打開直接能吃的,比如鹵制的肉類、泡腳鳳爪等,這種很適合咱們外賣帶回家吃。
即熱類,是經過簡單復熱就可食用的食品,比如番茄炒蛋、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快餐料理包。這類食品某些中餐快餐店用的比較多。
即烹類,就是已完成對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過程,配以或不配以輔料,進行烹調后可食用的產品。例如蝦滑、速凍餃子、速凍包子等一類產品。經常逛超市的配有肯定見過這類,回家簡單加工一下就可以了。
即配類,就是經過清洗、分切等簡單加工,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加工而成的產品。這類食品咱們若是買回去,能省去前處理的時間,尤其是刀工不好的朋友肯定喜歡,但對廚藝依然有較高的要求。
從古至今我們都是現做現吃,為何會出現預制菜呢?
盡管食物品類各有不同,但卻有著三要素為共同特征,分別是原料選取,工具、設施設備使用,技法技術施展。在此基礎上,營運而生了“工業食品”“手工食品”和“快餐食品”三大類食品。隨著冷鏈技術的發展、外賣的興起,這三類食品的范疇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日益蓬勃的食品消費市場需求了。
一方面,人們對飲食的要求早已由“吃飽”的低層次上升為“吃好”,如今更是追求“吃出健康”,想要在家里享受到營養均衡、節時便利、色香味俱全的“好吃”美食。
另一方面,一些餐館、飯莊、酒店、飯店等餐飲企業,特別是低中檔餐廳也需要減少廚師的勞動時間,降低對廚師個人技術水平的要求,在外賣中縮短出菜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增加餐飲企業在時間、空間上的規模效益。
上述這些因素都為預制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盡管,預制菜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中葉的美國,在我國出現較晚,但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其發展的態勢十分迅猛,目前基本涵蓋了各個食品領域,未來的市場規模將會不斷擴大。
那么,和現做現吃的飯菜相比,預制菜的營養質量真的會下降嗎?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大家之所以會擔心,只是因為覺得預制菜不是新鮮食,缺少了鍋氣,所以風味和現做的不一樣,就認為它不新鮮、不安全、不健康。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
關于食材的安全性確實有必要提起重視,畢竟安全是營養的基礎。預制菜的生產也是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原產地新鮮食材,經過標準化生產。每道菜的背后都是經過千次測試,再進行工業化研發。再加上采用的是真空保鮮技術、冷鏈技術安全鎖鮮,這就保證了全鏈條安全衛生。從這個角度而言,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更不會存在違規添加問題。
那營養方面會有流失嗎?確實會有。這個問題不僅是預制菜,在任何的加工食品都會存在。即便是再好的冷凍或保鮮技術,食物加工以后隨著時間的延長都會損失營養素,但只要處理得當損失幾乎都是輕微的。國外也有做過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預制菜中的絕大部分營養素都是能夠保存下來的。即便是咱們在餐廳吃的現做菜,加工過程中其實也存在著營養素流失的問題,而且烹飪方法越復雜,流失就越多。更何況食物中存留的營養素已經能夠滿足咱們的需要了,過分糾結其實沒有必要。
預制菜對于消費者又有哪些好處呢,現做的不是更好嗎?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現做現吃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對于想吃得好一點,而沒有時間的消費者而言,即使不擅長廚藝,也能在家做出可口美食,還能節省大把的時間,想必很多人還是樂于接受這種選擇的。
除此以外,餐飲和外賣行業通過使用預制菜,能夠加快出餐的時間,同時降低餐廳人員成本,自然也就會更多返利于消費者,對于企業和消費者而言是雙贏的。
網上還有人覺得只有平價餐廳才會使用預制菜,那您就錯了。調查發現,很多高檔連鎖餐廳中有60%以上的菜品也是預制菜,這一現象足可見預制菜是沒有高低之分的,是餐飲行業樂于接受的選擇。
結論
預制菜的生產要求十分嚴格,符合標準化生產的產品在安全性方面是沒有問題的。關于營養質量問題,不管是預制菜還是現做的菜營養都會有所流失,而預制菜中絕大部分的營養素能被保存下來,可以滿足人體日常所需。
作者|張 宇
審核|張 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副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本文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引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7200余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即將精彩呈現??2023年文化和自
2023-06-04 08:35
原標題:演繹跨越海峽的愛戀之歌(主題)——音樂劇《戀曲》北京首演在
2023-06-04 08:53
原標題:由文入質文質彬彬(主題)——古代詩歌的若干形式標志和內容分
2023-06-04 08:53
原標題:京味戲喚起北京記憶北京人藝《玩家》將迎一百場中新網北京6月3
2023-06-04 08:41
原標題:現象級IP賦能文旅消費市場(主題)《劇院魅影》中文版上海總票
2023-06-04 08:54
【視線】原標題:用話劇藝術為人民作家路遙立傳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毛
2023-06-04 07:45
【藝評】原標題: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樂趣劉穎余閱讀到底是社會化的還是
2023-06-04 07:49
原標題:“博物館打卡線路”之三(引題)湖南博物院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不
2023-06-04 05:46
原標題:“五百里音樂節”在昆開演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榆?通訊員何
2023-06-04 05:56
原標題:青海發現極具國際性研究價值地質遺跡中工網訊(中工網-工人日
2023-06-04 05:54
原標題:廣東工人藝術團走進深圳前海樞紐項目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
2023-06-04 05:33
原標題:數說犀尊感受古今6月1日,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
2023-06-04 05:36
原標題:“博物館打卡線路”之二(引題)北海“印象·1876”在沉浸式游
2023-06-03 21:37
原標題:武生名家親授京劇《鐘馗嫁妹》“90后”青年演員傳承獻演中新網福州6月3日電(記者劉可耕)舞臺上,身
2023-06-03 14:51
原標題:兵團八師石河子第二工人文化宮啟用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通訊員喬俏6月1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023-06-03 14:45
原標題:在博物館開啟幸福旅程中國文化報記者連曉芳剛剛過去的5月完美詮釋了“詩和遠方”碰撞出的火花。5月
2023-06-03 14:53
原標題:全國民族器樂展演將辦(主題)10個民族樂團、32個樂種組合參演(副題)中國文化報訊(記者劉淼)為
2023-06-03 14:46
原標題:“博物館打卡線路”之一(引題)西安市非遺博物館展示技藝背后傳統文化之美(主題)中國文化報駐陜
2023-06-03 14:40
原標題:這個5月,南寧市近千人來到這個博物館打卡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龐慧敏通訊員蔣少萱吳思彤記者
2023-06-03 13:45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5期)新增景觀 吉林 孫德民第一生產力 廣東 彭奕期望 上海 王祖和受賄的背后
2023-06-03 11:41
原標題:國外漫畫賞析【英國】派威爾攀登比賽成績顯赫,選手們創下空前記錄,頒獎嘉賓更以超強的毅力將獎杯
2023-06-03 09:43
原標題:智慧快餐太注重“面子”,難免會變成面具。焦慮者常為昨天懊惱,替明天擔心,卻不把握當下。喜聽小
2023-06-03 07:45
原標題:河北玉田:泥塑老手藝煥發新生機6月1日,泥塑藝人在河北省玉田縣亮甲店鎮的一家泥塑工作室內整理泥
2023-06-03 05:53
原標題:火了非遺熱了景區(主題)——江蘇描繪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新圖景(副題)邰子君近期,中央廣播電視
2023-06-03 05:53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月圓之夜左二:重點保護左三:暗箭難防右一:禁止停車北京 趙春青
2023-06-03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