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2020年發布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出現新冠癥狀時要避免使用布洛芬,以免加劇感染。這是怎么一回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是否有參考價值呢?
【資料圖】
你是否在群里看到這樣一條消息?
先說結論:這是一則過時的消息,完全不適合作為如今用藥的參考。
01
“新冠患者不能吃布洛芬”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關于新冠患者不能吃布洛芬的消息,最早出自2020年3月,發表在《柳葉刀》子刊上的一篇研究。這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通過“劫持”人體的ACE2受體入侵細胞,而布洛芬等一些藥物可能讓ACE2的表達水平上升,促進新冠病毒的入侵。為此,研究人員們做出了一個假設,也就是這些藥物可能增加出現新冠重癥的風險。
這項研究在法國衛生部長奧利弗·韋蘭(Olivier Veran)的關注和轉發下,迅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服用布洛芬、可的松等抗炎藥物可能成為感染的加劇因素”,并推薦如果出現發燒癥狀,建議服用其他藥物。
在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人類對于這種病毒的了解有限,也在苦苦尋求治療,或是緩解癥狀的方法,這都可以理解。為了更好地提供診療指南,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020年3月指出將對此進行研究,給出后續的建議;在研究還不明朗的時候,建議普通人先不自行服用布洛芬。
02
這個說法到底錯在哪兒?
以上這些信息就構成了本文開頭那則消息的主體。然而大家轉發那則消息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它有著重大的信息遺漏,即“布洛芬等藥物可能加重新冠重癥風險”這個假設出現在2年半以前,而且,即使在當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很快做了澄清,說:這個建議并不是反對使用布洛芬。
注意黃色字,當月(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就做了澄清,并非建議不適用布洛芬。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事實上,在這2年多的時間里,人們早已對新冠病毒和布洛芬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研究都沒有發現任何科學證據表明布洛芬與ACE2受體過量表達之間的聯系。相反,一些研究倒是證實新冠陽性患者可以安全服用布洛芬等藥物。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指出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癥細胞因子的產生,反而可能降低重癥的風險。
在美國疾控中心的官網上,目前也寫著可以通過一些可自行購買的藥物來緩解新冠癥狀,其中包括了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
綜上所述,“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出現新冠癥狀時要避免使用布洛芬”,本身就是一個不準確的陳述。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即便感染新冠,也可以放心使用布洛芬。作為普通人,我們知道布洛芬是可以使用的藥物,不必談之色變,也就足夠了。
03
正確使用退燒藥的注意事項
1.劑量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雖然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緩解新冠癥狀,但一定要遵照推薦劑量服用。
患者都會希望盡快緩解癥狀,有些人就會不自覺地增加服藥頻率,或者同時服用多種感冒藥,這就很容易導致服藥過量。但是,如果過量服用布洛芬,會增加內出血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而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則可能導致急性肝衰竭。所以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加藥。
2.服藥間隔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緩解高熱癥狀,大部分患者在服用一種退燒藥后,經過45~90分鐘的藥物起效時間,就能見效退燒;但如果患者服藥后1~2小時未能降溫,或者還沒到下次服藥時間患者又高燒起來,這兩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追加服用另一種不同藥物。
注意追加服用的必須是不同藥物,且必須在第一種藥物的起效時間之后才考慮追加,即:服用布洛芬約2小時后,滿足特定前提條件,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反之亦然。這樣也能盡量避免過量服藥的風險。
即使追加服用另一種藥物,同種藥物的使用仍需遵循推薦的用藥間隔時間,即布洛芬間隔6~8小時服用一次,對乙酰氨基酚間隔6小時服用一次。患者或照顧者最好把每次服藥的時間記錄下來,免得弄混或遺忘。
3.飲食注意
布洛芬會增加胃和腎臟的負擔,雖然在正確服藥、不過量的前提下,其對身體的損傷可以忽略不計,但為了緩解胃腸不適,還是建議隨餐或餐后服藥,服藥的同時需要至少喝118毫升的水。
對乙酰氨基酚是在肝臟代謝的,如果服藥同時飲酒,可能導致藥物代謝不完全,增加肝臟毒性風險。因此,不僅服藥期間要避免飲酒,平時有肝臟疾病或酗酒的人也不適合服用對乙酰氨基酚。
4.特殊人群
為了降低風險,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或者孕婦需避免服用布洛芬,退燒藥只選擇對乙酰氨基酚;老年人或者有胃腸、腎臟問題,有潰瘍、炎性腸病史的患者,也最好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每日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要避免服用布洛芬,因為布洛芬會干擾阿司匹林的效果,退燒藥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具體用藥建議,請務必遵循醫囑。
參考文獻:
[1]Fang L, Karakiulakis G, Roth M. Ar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t increased risk for COVID-19 infection?[J].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0, 8(4): e21.
[2] Rob Picheta. France says ibuprofen may aggravate coronavirus. Experts say more evidence is needed .[EB]. 2020-03-18. https://www.cnn.com/2020/03/16/health/coronavirus-ibuprofen-french-health-minister-scn-intl-scli/index.html
[3] Avoid ibuprofen for coronavirus symptoms, WHO says. [EB]. 2020-03-18. https://www.france24.com/en/20200318-avoid-ibuprofen-for-coronavirus-symptoms-who-says
[4] Poutoglidou F, Saitis A, Kouvelas D. Ibuprofen and COVID-19 disease: separating the myths from facts[J]. Expert Review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2021, 15(8): 979-983.
[5] Moore N, Carleton B, Blin P, et al. Does ibuprofen worsen COVID-19?[J]. Drug safety, 2020, 43(7): 611-614.
[6] Zhou Q, Zhao S, Gan L, et al.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adverse outcom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EClinicalMedicine, 2022, 46: 101373.
[7] D. W. Kaufman et al., Exceeding the daily dosing limit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mong ibuprofen users.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18).
[8] 史雋.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止痛藥泰諾、布洛芬?[EB]. 返樸. 2022-12-05. https://mp.weixin.qq.com/s/VqYfPecwzfRWR4XPc4KsuA
作者|葉拾
審核|李侗曾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面對面丨專訪翟楊揭秘百年古船“穿越”歸來的背后故事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出水,在海底沉默150多年
2022-12-07 19:57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