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節將至,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很多人選擇回家過年或者外出旅行。生活不規律、飲食結構變化往往伴隨疾病加重的風險,正在服藥的人群也容易受此影響出現健康隱患。那么,春節期間,慢性病患者應如何安全合理用藥?服藥期間,大家該注意哪些事項?面對春節“高發病”,我們如何科學備藥呢?圍繞這些熱點問題,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份科學用藥小貼士。
圖蟲創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
慢性病患者注意規律服藥
很多慢性病患者在節假日期間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這與節假日期間生活不規律密切相關。例如不吃早餐,午餐進食過晚,晚餐進食過多,三餐不均衡會造成血糖波動過大。很多人選擇外出就餐,飯店的菜本身會比家常菜多放油、鹽、糖,這些食物更容易誘發血壓、血糖、血脂的升高。一些老人認為過年服藥不吉利,即使得病了也拒絕吃藥,也會導致疾病惡化。
慢性病患者日常培養好的服藥習慣,被不規律的生活打亂,突然停藥或者改變劑量,很容易導致疾病復發或加重,出現健康風險。藥學上有一種情況叫做反跳現象,是指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治療疾病,在癥狀基本控制后突然停藥,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轉的現象。慢性病患者在節假日更需要按時服藥,不停藥、不漏服、不擅自換藥,保持藥物在體內平穩的血藥濃度,保證藥物的治療效果,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避免出現反跳現象。為了避免藥品用完后在異地無法購買的情況,建議日常儲備3個月左右的用量。
02
服藥后開車要謹慎
我們都聽說過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吃藥后也不建議開車,防止出現“藥駕”。“藥駕”是指駕駛員服用某些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物后,依然駕車的行為。不少藥物服用后會產生視物模糊、嗜睡、眩暈、定向力障礙等不良反應,影響駕車安全,這種安全隱患往往被大眾忽略。
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很多,比較常見的是一些抗組胺類藥物,例如感冒藥當中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就屬于這類藥物。這類藥物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容易產生嗜睡、眩暈等副作用。另外一些鎮靜催眠類藥物,例如安定、苯巴比妥等,會產生鎮靜催眠、驚厥等效果,影響駕車安全。還有一些治療高血壓藥物、治療糖尿病藥物、解熱鎮痛藥、抗抑郁藥也可能引起頭暈、疲倦等現象,影響正常駕駛。所以大家在服用藥物時,一定要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其中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如果服藥后出現身體不適,視物模糊等情況,應該避免駕車。
圖蟲創意
03
服藥期間避免飲酒
逢年過節家人朋友聚會,美酒佳肴總是必不可少。飲酒的時候,如果再服用藥物,不但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功能損害,還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更可怕的是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先解釋一下雙硫侖吧!雙硫侖是一種戒酒藥,病人服用它之后再喝酒就會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表現,逐漸對酒精產生厭惡,達到戒酒的目的。有些藥物結構或者作用機制與雙硫侖相似,服用后飲酒,也會出現這種不舒服的反應,表現為面部潮紅、出汗、惡心、呼吸困難,嚴重時會誘發驚厥甚至死亡,這種情況就被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很多人都聽說過順口溜“頭孢就酒,說走就走”,這是因為頭孢類藥物和酒精發生了雙硫侖反應,吃頭孢類藥物的時候喝酒,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其實除了頭孢,還有不少常用藥物與酒同服都可能發生雙硫侖樣反應,例如替硝唑、甲硝唑、格列本脲、磺胺甲惡唑、酮康唑、左氧氟沙星、利巴韋林等。要把所有與酒精發生反應的藥物羅列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為了避免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服用藥物的時候盡量不飲酒。
那么,吃藥與喝酒之間要間隔多久才安全呢?
酒精在體內代謝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建議飲酒7天內都不要服用容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同樣,如果吃了該類藥物,7天之內也都應該避免飲酒或者服用其他含有酒精的補品及飲料。
04
出行適度準備常用藥
節假日如果出行,可以適度準備以下常備藥:
暈車藥:可以提前準備茶苯海明片、鹽酸苯環壬酯片等暈車藥,在乘船、車、飛機前半小時服用。
胃腸道用藥:擔心吃多了不消化可準備健胃消食片,胃腸道痙攣可以準備顛茄片,腹瀉可以準備蒙脫石散、補液鹽,腸炎可準備鹽酸小檗堿片、諾氟沙星等,便秘可準備乳果糖。
解熱鎮痛藥:發熱可以使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發熱可能由多種原因引發,需要明確病因,如果服藥三天后還沒有退燒,需要去醫院就診。
抗過敏:對食物或者藥物過敏,可預先準備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類藥物。
急救藥: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準備硝酸甘油等藥品,哮喘患者可以準備沙丁胺醇氣霧劑等藥物。
圖蟲創意
特別提醒大家,不需要盲目囤藥。任何藥品都有保質期,藥品的存儲也有嚴格的條件要求,保管不當很容易變質。盲目囤藥不僅造成浪費,也會污染環境。
家庭用藥,至關重要,希望大家節日期間能夠科學用藥,掌握一些合理用藥的知識,度過健康快樂的新年。
作者 | 李 樂 石河子大學藥學院教授 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委會常務委員
審核 | 安卓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藥師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不授權轉載。
上一篇:環球焦點!“大洋彼岸的鹿,怎么跑到了我們的國徽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主題)——從春秋時期歷史文化現象看歷史規律(副題)黃樸民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它大部分時間里
2023-01-16 10:46
原標題:【文化評析】期待更多女性題材劇植根現實生活近期,電視劇《風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劇中主角女商人許半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標題:河南漢魏洛陽城發現240座北魏時期皇家倉窖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近日在河南漢魏洛陽城宮城遺址內
2023-01-16 10:38
原標題:《生機勃勃的我們》:展示鄉村振興圖景光明日報記者崔興毅陳晨光明日報訊(記者崔興毅、陳晨)日前,由國家鄉村振興局指導的全國首檔
2023-01-16 10:52
原標題:《中國奇譚》古典故事用現代思路新編邱偉誰也沒想到,2023年的開年爆款會是一部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元旦伊始,曾創作《大鬧
2023-01-16 10:41
原標題:四川濛溪河遺址或將助力破解“資陽人”之謎光明日報訊(記者周洪雙)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考古發掘專家座談會近日在資陽市樂至縣舉行。
2023-01-16 09:49
原標題:喜劇《赤腳走公園》:“嬉皮笑臉”背后的真誠王潤1月12日至14日,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上演的爆笑喜劇《赤腳走公園》,秉持了曉年青劇團
2023-01-16 09:52
原標題:“史升漢降”與史學史之延長【讀史札記】傳統“正史”中,《史記》和《漢書》雙峰并峙,影響深遠,而兩者間的異同高下之比較,也成了
2023-01-16 09:46
原標題:重讀謝靈運與謝瞻《戲馬臺》詩東晉義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宋公劉裕在彭城戲馬臺設宴,為辭官歸隱的孔靖送行。謝靈運、謝瞻兄弟在
2023-01-16 09:34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周末票房五連冠中新社洛杉磯1月15日電(記者張朔)首映一個月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
2023-01-16 08:45
原標題:北魏洛陽永寧寺文物首次大規模展出中新社河南洛陽1月15日電(記者韓章云)“其寧惟永——北魏洛陽永寧寺特展”15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這
2023-01-16 08:34
原標題: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辦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光明日報北京1月15日電記者詹媛15日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
2023-01-16 08:33
原標題:漢魏洛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倉窖遺跡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梁笑宇1月15日,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考古隊獲
2023-01-16 08:56
原標題:網劇《擇君記》開播(引題)青年演員上淇:從看“建寧公主”到演“九公主”(主題)近日,騰訊視頻上線網劇《擇君記》。該劇一開播,
2023-01-16 08:44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