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影史首部票房破億港產片來了(主題)
《毒舌律師》在法庭辯論中掀起全場最高潮(副題)
北京晚報記者 袁云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宗國際名模涉嫌虐待女兒的冤案,竟成了法律界、權貴與名媛之間的角力場!捍衛法律尊嚴的律師們如何在重重困難下伸張正義?電影《毒舌律師》明天在全國院線上映。該片由吳煒倫執導,黃子華、楊偲泳、王丹妮、謝君豪等主演,1月21日在港公映屢破票房紀錄,目前已成為首部票房破億的港產片。
導演吳煒倫
本身也是一個“毒舌”
吳煒倫曾是《激戰》《線人》《證人》等片的編劇,《毒舌律師》是他的首部導演作品。選擇這樣一個懸疑律政題材,是因為他一直對法庭戲情有獨鐘。影片主角律師林涼水是許多有趣人物特點的集合。他口才極佳,人又“賤兮兮的”,一開口就是在吐槽,因此有“毒舌律師”之稱。吳煒倫坦言,“我本身也是一個很毒舌的人,林涼水在故事里有高低跌宕,需要一個缺點,直到他遇到一個很大的挫折,再重新站起來,所以他會毒舌。”片中案件有真實原型,但吳煒倫進行了加工,把案件當事方放在香港一個大家族里,讓故事更有戲劇性。
吳煒倫帶著不同的制作部門去了很多次不同法院的法庭,看真實案件中的法官、主控官、辯方律師、嫌犯是怎樣的,現場的庭警、保安、坐在后面的群眾是什么反應。寫完幾場法庭戲后,他也發給律師朋友看,讓她逐句矯正。“我們會跟她解釋戲劇點在哪里,她會說真實性在哪里。”吳煒倫笑言,光是劇本就寫了一年多。
寫完劇本找演員時,吳煒倫想了很多人,一想到黃子華,就覺得很吻合。黃子華則說,他第一次看劇本時,就被林涼水這個角色吸引住了。“林涼水一開始是法官,然后才當律師。我感覺香港的律政題材作品中,講律師的有很多,但沒有一個主角是從法官開始的。我覺得這個人物很真實,他聰明、能力強,剛開始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得的金錢、社會地位,所以心有不平。開頭他迷失了,后來他醒悟了,決定重新站起來,去救被冤枉的人,也是去救贖他自己。”
主演黃子華
中年之后迎來大爆發
片尾,林涼水在法庭辯論中慷慨激昂,滿腔正義,是全片最華彩的段落。吳煒倫回憶,這場戲大概拍了三天,每天都很趕時間。因為法庭打不了太多燈,到了每天下午四五點,沒有陽光就拍不了了。幸運的是,他有一幫很優秀的演員,雖然有大量高難度的對白,但他們很少失誤,因此節省了不少時間。
林涼水在這場戲中的臺詞最多,光是背臺詞演員就花了很多工夫。“因為它不是那種很生活化的臺詞,而是比較復雜的內容,有很強的邏輯,有不同的辯論策略在里面,既要講清楚,還要表達內心感。不過我很開心,不是每個戲都有這種發揮機會。”除了要背得熟,黃子華還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每天我都跟自己說,你可以把它記下來,不要太緊張。因為導演經常說太陽要下山了,你如果NG的話,太陽就走了。所以自己要覺得沒問題,可以搞定。”
一直對電影抱有較高期待的黃子華,終于在中年之后迎來了爆發:2022年《還是覺得你最好》反響熱烈,《毒舌律師》也被預測有望再度成為黑馬。他坦言,《還是覺得你最好》港味較重,一開始不確定內地觀眾是否能接受,沒想到大家評價都很好,這或許是因為影片有一種所有人都需要的溫暖感。而《毒舌律師》則用了一些經典的戲劇手法,案件很傳奇,人物經歷很曲折。“現在好像都不流行這一套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接受。”黃子華笑言,一連接了兩部這么好的戲,自己很幸運。“演員是很被動的,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這樣好的戲。如果還有這樣的角色,我會希望能接著演。”?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香港影史首部票房破億港產片來了(主題)《毒舌律師》在法庭辯論中掀起全場最高潮(副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一宗國際名模涉嫌虐待女
2023-02-23 14:52
原標題:侯鑫個展在京展出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侯鑫個人作品展“共生——視覺轉譯與內心獨語”近日在位于朝陽門的四合院藝術空間槐軒開展
2023-02-23 14:38
原標題:話劇《俗世奇人》迎來德云社青年演員(引題)相聲元素融入津味兒話劇(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日前,話劇《俗世奇人》劇組迎來兩名
2023-02-23 13:45
原標題:名票相聚《早安京劇》“二月二”龍抬頭暨《早安京劇》創辦六周年樂進京劇研習社嘉年華京劇晚會,日前在中華曲苑舉行。本市京劇名票先
2023-02-23 13:39
原標題:山西金代墓地首次發現極短墓道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2022年3月,忻州原平市南頭村村民在耕地時偶然發現古代壁畫墓
2023-02-23 13:53
原標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引題)中華文明起源發展有了新視角新資料(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李佳霖2月22日,中國社會
2023-02-23 10:41
原標題:山西太原:(引題)激活民間收藏力量共建“博物館之城”(主題)朱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午后的晉商博物院,靜謐、古老,是
2023-02-23 10:45
原標題:“非遺小傳人”助力文化傳承(圖)天津日報訊(記者翟志鵬攝影王倩)近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成立“非遺小傳人學院”。據悉,“非遺
2023-02-23 10:54
原標題:“大手牽小手”弘揚京劇藝術(圖)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日前,“大手牽小手薪火永相傳”之小演員大龍套京劇展演在中華
2023-02-23 10:51
原標題:科幻熱升溫,業內欣喜看到本土文學創作“后浪”奔涌的同時忍不住追問——(引題)下一部《三體》《流浪地球》在哪?(主題)文匯報記
2023-02-23 09:53
原標題:觀眾需要怎樣的藝術家個展?(主題)申城近期幾個此類展覽以不同路徑的探索提供啟示(副題)文匯報記者范昕藝術家個展,是藝術展覽中
2023-02-23 09:47
原標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光明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22日,“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3-02-23 09:45
原標題:追根溯源,尋來時路(主題)——“2022年六大考古新發現”印象(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百萬年、一萬年、五千年、一千年……入
2023-02-23 09:42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啟動申報中國文化報訊(記者劉淼)為推動優秀歌劇作品和人才不斷涌現,促進歌劇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浙
2023-02-23 09:49
原標題:學堂梁子舊石器時代遺址等6個項目入選“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引題)實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主題)人民
2023-02-23 08:44
原標題:建成五千余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引題)西藏著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鮮敢藏歷新年前夕,一場熱鬧的“村晚”,在西藏
2023-02-23 08:41
原標題:方志主題展講述北京故事人民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施芳)“方志北京”“年鑒北京”“志說‘一城三帶’”主題展21日在北京市方志館
2023-02-23 08:44
原標題:榮寶齋350周年系列活動收官人民日報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徐紅梅)21日上午,作為榮寶齋350周年系列活動的收官之作,《壯歲采風——范曾
2023-02-23 08:41
原標題:濟南“高蹺酸妮”火出圈,千嬌百媚的“她”竟是小伙中新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邢蕊)2月21日是農歷二月初二,也是“龍抬頭”的日子,象
2023-02-23 08:55
原標題:河北尚義四臺遺址入選“2022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中新網石家莊2月22日電(記者李曉偉)據河北省文物局消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
2023-02-23 07:54
原標題:創意海報|來看看秦始皇西巡“打卡”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完成統一大業。文獻記載,秦始皇在東巡之前,曾在統一全國次
2023-02-23 07:54
原標題:甘肅敦煌:開展研學活動傳承敦煌文化2月22日,在敦煌小鎮鳴沙書院,藝術工作者張杰龍(左)指導學員臨摹敦煌壁畫。新華社發(張曉亮攝
2023-02-23 07:40
原標題:“許愿”式直播鬧劇能走多遠“要被張大大的直播間笑瘋了,娛樂圈的瓜在他直播間里無法無天。”近兩天,張大大的“許愿”直播間引發了網
2023-02-23 05:45
原標題: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儺舞:盡顯西羌遺韻中新網蘭州2月22日電(艾慶龍)“獨眼狐貍”“長須鬼神”“獠牙青面”……近日,甘肅臨夏州永靖縣
2023-02-22 17:43
原標題:中國社科院揭曉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央視網消息:今天(2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召開。論壇共收到來
2023-02-22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