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開館 彰顯硯文化魅力
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潘旭臨)由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硯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18日在北京舉行。數百方館藏硯臺與觀眾見面,彰顯硯文化的魅力。
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位于京北文化小鎮朝陽區何各莊,占地面積700余平方米。該博物館以保護、傳承、發展中華硯臺文化,普及硯文化知識,傳承中華文明為宗旨,共設硯臺春秋、眾硯爭輝、名家名作、名人用硯、繼往開來、硯拓藝術和書畫藝術七個展廳。
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歷經秦漢、魏晉,至唐代起,各地相繼發現適合制硯的石料,開始以石為主的硯臺制作。后世人們將紅絲硯、端、歙、臨洮硯稱作四大名硯,眾多精品流傳于世。
該館展品從史前研磨器到當今名家制作均有所涉獵,涵蓋了中華文明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展出的部分精品,如,乾隆御銘夔紋松花硯、乾隆仿古仙桃螺鈿硯、紀曉嵐用長方形紫端硯等,讓人耳目一新,嘆為觀止。進入展廳,令觀者仿佛徜徉于硯山墨海之中,充分領略到中華硯文化的無窮魅力。
據介紹,為打造集收集、保管、研究和展覽于一體的國內一流硯臺文化博物館,該館在建設及硯臺陳列過程中,廣泛征求業內專家、學者和社會名流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豐富完善展覽內容和展品,最終建成國內比較專業化的硯臺文化博物館。
當日,為促進中華硯文化的研究和發展,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硯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在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舉行了成立揭牌儀式。據了解,該專業委員會成立后,將加強與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以及相關機構的交流合作,為各級工藝美術師的創作開辟新交流平臺,助推中華硯在制作工藝、人才培養、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人發展。
開幕式后,主辦方還舉辦大型硯拓暨書畫藝術展,上百幅精品硯拓與書畫藝術作品交相輝映,令觀眾流連忘返。
標簽:
上一篇:每日精選:四時唯愛春 春更愛春分
下一篇:葉派名劇《呂布與貂蟬》打頭炮_當前關注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葉派名劇《呂布與貂蟬》打頭炮(主題)天津京劇院青京賽金獎演員惠民展演季啟幕(副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天津京劇院青京賽金獎演
2023-03-20 09:53
原標題:北京硯臺文化博物館開館彰顯硯文化魅力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記者潘旭臨)由北京硯文化發展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研究分會、
2023-03-20 09:33
原標題:四時唯愛春春更愛春分3月21日的清晨,我們將迎來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春分。這一天太陽黃經達0°,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
2023-03-19 15:44
原標題:大江健三郎:如林中泉涌的作家文 啟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三個孩子的父親、反戰反核人士、音樂迷……大江健三郎一生有很多標簽,但最
2023-03-19 15:47
原標題:“三分鐘看電影”毀了誰韓浩月“三分鐘看電影”是短視頻平臺流行的一種視頻內容,不但有大量的制作者,也有海量的受眾,受此影響,影
2023-03-19 15:32
原標題:驚悚片的套路,傷害了現實主義母題(主題)鑒定對象:《梅根》上映時間:3月17日(副題)文 李麗很多人還在擔心被ChatGPT搶走飯碗,溫
2023-03-19 15:36
原標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作者:郅敏【藝術手札】?《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是我從2015年開始的創作,至今已持續八年,完成了15件作品,還有9件
2023-03-19 14:44
原標題:從碑刻看金元鼎革之際華北社會的巨變雅玲95版《神雕俠侶》曾是多少人的青春回憶,劇中李莫愁吟唱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2023-03-19 14:42
原標題:節令之美·春分丨21日5時24分春分:燕子來時春正好新華社天津3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你為
2023-03-19 14:33
原標題:鐫刻二十四節氣里的江南意境“無畫不年”,是蘇州人的一句老話,姑蘇城的歲月,都凝結在了桃花塢木版年畫里。3月17日,“鐫錄清嘉——
2023-03-19 11:55
原標題:從《桃花源記》到《桃源仙境圖》作者:姜金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是《詩經》中對美好事物的期許,桃花盛開的地方總是充滿著浪
2023-03-19 11:53
原標題:借“武林風中荷對抗賽”契機中荷文化交流活動在唐山舉行中新網唐山3月18日電(白云水?孟潮)“這里的骨質瓷、皮影太迷人了,我要把這些
2023-03-19 11:52
原標題:導演劉家成:堅持“真實至上”以影視照見溫暖現實光明日報記者吳瀟怡牛夢笛【新聞人物】導演劉家成執導的電視劇《春日暖陽》正在北京
2023-03-19 10:38
原標題:首屆中華戲曲邀請展啟幕京劇《龍鳳呈祥》率先亮相中新網天津3月18日電(王在御)國粹芳華經典呈現——首屆中華戲曲精品邀請展于3月17日
2023-03-19 10:43
原標題:唐朝的時尚風尚標和盛世審美意象馮立君大唐寶歷元年(825年),身在江南的白居易寫下了《霓裳羽衣歌》,再現了長安宮廷的樂舞場景和他
2023-03-19 10:55
原標題:畫壁上的千年尋蹤【學人談】敦煌莫高窟開鑿距今已過去1650余年,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層崖壁上,保存有從公元4世紀十六國時期到14世紀的元
2023-03-19 10:56
原標題:杭州人如何看懂南宋古畫?展開李嵩的《西湖圖》來說說(引題)?那時,畫家何來“無人機”視角(主題)錢江晚報記者章咪佳一次能看這
2023-03-19 10:55
原標題:子午古道游記劉兵我的家鄉在陜南石泉,子午古道貫穿縣境。然而,由于地遠路險,一直未曾游覽,直到最近才得償所愿。初春時節,我和親
2023-03-19 05:56
原標題:《燕喜魚樂·軸》惲壽平[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惲壽平(1633~1690)清朝初期著名畫家,初名格,字壽平,開創了常州畫派,位列“清
2023-03-19 05:39
原標題:新派青年帶著自信與創意,用全新理念詮釋傳統文化——(引題)時代的風吹到他們所熱愛堅持的事情上(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閱
2023-03-19 05:36
【視線】原標題:演唱會回來了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搶票幾點開始,幾點結束”,上月底,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在多
2023-03-19 05:48
原標題:春雨——致母親趙國培一串串珍珠,一點點春光,一滴滴關愛,一絲絲厚望。萬縷恩情,千里良田沃野,千線溫潤,萬座遠山心房。灑給世上
2023-03-19 05:51
“考古札記”原標題: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引題)“生活中的遺址博物館”(主題)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保護設施建設、考古研究、
2023-03-18 10:43
原標題:《臍帶》用母愛溫暖浸潤觀眾心靈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由青年導演喬思雪執導的文藝片《臍帶》今天上映,在春日時節用母愛的溫暖浸
2023-03-18 10:40
原標題:《雷霆沙贊!眾神之怒》內地上映北京日報訊(記者王金躍)由新線影片公司出品的最新DC超級英雄電影《雷霆沙贊!眾神之怒》昨天在中國
2023-03-18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