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從兩場年輕人的“排隊”里能看到什么
黃啟哲
這兩天,兩場年輕人的“排隊”上了熱搜。首先是某平臺舉辦的盛典前夜,各家明星后援會帶著鋪蓋卷,在街頭露宿占位。而為了昨天王安憶與余華在華東師范大學的對談,有不少學生連夜坐在取票處排隊守候。一為娛樂明星,一為文學名家,相隔24小時,同一個世代的年輕人有著不同的選擇,也引發不少討論。相比于硬性將其“割裂”為兩個“對立”群體,不如追問社會各界的活動主辦者——究竟應該提供什么樣有品質、有價值的活動,讓參與其中的年輕人更有收獲?
為娛樂明星點贊,也求索嚴肅文學,與其說是兩類不同的群體,不如說是當代年輕人所擁有的豐富面向。眼下,內容生態與渠道平臺前所未有地多姿多彩,年輕人因此有了更多樣的選擇——可以在課余通勤時看上兩集綜藝消遣捧腹,也可以夜讀幾頁文學經典滋養內心。這兩者未必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
而且,不管追的是什么樣的星,青春熱血之時,為心中熱愛徹夜排隊、日夜奔赴都能夠被理解和包容。當然前提是不影響公共秩序、不占用公共資源;能夠從偶像身上獲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不該遭受嘲諷與奚落。一個現場的溫暖瞬間是,“××之夜”粉絲排隊等候區,與一場婚禮一墻之隔,粉絲為新人送上祝福,新人也回之以喜糖分享幸福。由此可見,飯圈本可以成為向善美好的群體。
然而,純粹的熱愛,雖有大學校園的呵護與引導,但也難免被商業平臺覬覦。前晚刷屏的“××之夜”,不論平臺還是明星自己,都默許粉絲在網絡打投做數據獲得門票資格,而在成功收割一波流量后,卻又無力招架洶涌而來的線下人流量。即便是“有幸”參與活動的粉絲可以看到什么?中途取消的紅毯也好,隨意頒發的獎項也罷,最終都會讓年輕粉絲奔赴熱愛的努力淪為旁觀者眼中的“笑話”。
誠然,我們無法讓沉溺“飯圈”文化的孩子們徹底放棄為之瘋狂“上頭”的明星,從為他人做無謂數據流量的行為慣性里及時抽身;我們更不能寄希望于一味禁止來左右市場化的文娛商業運行邏輯;但或許平臺與主辦方所能做的,應當是提供更多像余華與王安憶對談這樣高質量的文化活動,讓這些有價值的聲音更加響亮、覆蓋面更廣。要知道,文學從來不死,只是在娛樂八卦霸占社交平臺熱搜之時,年輕人不得不在一地稀碎的玻璃碴里找尋珍珠。我們不妨給文學、給藝術、給更富有人文價值的偶像們以更多相遇的機會,讓更多年輕人找到自己真正值得托付的熱愛,讓那些思想之光能夠成為早早根植于心并引領一生的璀璨星辰。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昆劇《人在草木間》(引題)?一縷茶香浸潤兩岸情(主題)李俐“人在草木間”,合起來便是一個“茶”字。北方昆曲劇院新創昆劇《人在
2023-03-27 10:40
原標題:從兩場年輕人的“排隊”里能看到什么黃啟哲這兩天,兩場年輕人的“排隊”上了熱搜。首先是某平臺舉辦的盛典前夜,各家明星后援會帶著
2023-03-27 10:46
原標題:道義、力量、耐心、策略等要素至今還在影響中國人的競爭觀——(引題)?中國四大傳統競爭哲學觀(主題)宮玉振要理解中國人的競爭戰
2023-03-27 10:47
原標題:還在談AI歌手?現在已經有歌手AI了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沈昭近期,歌手、詞曲創作者、音樂制作人陳珊妮推出了全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
2023-03-27 08:35
原標題:《狂飆》之后,張頌文渴望“自由”中新社太原3月26日電?中新社記者胡健“什么是一個演員最好的狀態?”過去從沒有人這樣問過張頌文,
2023-03-27 08:38
原標題:西安收藏家收藏古磚千余塊傳承“姓氏”文化記憶中新網西安3月26日電(高鋮)“收藏古磚一直到現在,我總共收藏了大概有近3000塊古磚,其
2023-03-27 08:42
原標題:王安憶對談余華爆火,那些熱愛文學的年輕人通宵排隊搶票澎湃首席評論員李勤余這幾天的上海,春寒料峭。如果出門時不多添幾件衣物,撲
2023-03-27 08:40
原標題: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在南寧首映中新網南寧3月26日電(張廣權)3月26日,大型公益勵志紀實電影《筑夢》首映式在廣西南寧舉行。
2023-03-27 08:41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丨聚焦夏商周三代探尋何以中國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將于27日展開最終評選,共有22個項目入圍,最
2023-03-27 07:43
原標題:“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首次亮相天津中新網天津3月26日電(王在御崔景圣)25日,“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在天津萬象城展出,這也是該
2023-03-27 05:37
原標題:“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開幕3月26日,“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青島市美術館開幕。此次“韓美林生肖藝術展”是繼北京故宮博物院、泰
2023-03-27 05:51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蕪湖鐵畫將首次在京展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
2023-03-26 15:49
原標題:電影《不止不休》太原路演導演王晶攜張頌文分享幕后故事中新網太原3月26日電(記者胡健)講述一名調查記者故事的電影《不止不休》正在全
2023-03-26 15:36
原標題:工人版畫作品走進校園文化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婁嘉明趙志忠3月25日,三峽大學第九屆桃花文化節隆重開幕,來自中國一冶
2023-03-26 14:40
原標題:獨“鋦”匠心?非遺技藝讓殘瓷重生人民網記者王帆“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年長的人或許還記得,早年間,在悠長的小巷里,手
2023-03-26 14:35
原標題:“冰箱”詞義里的時代變化楊絳先生1984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老王》,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其中一段文字這樣寫道:“有一年夏天,
2023-03-26 13:53
原標題:一招破解文字密碼!《說文解字》怎么做到的?你知道每個漢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義,可以被逐一拆解嗎?作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
2023-03-26 13:33
原標題:喬峰扛著音箱玩《鬼泣》了!(主題)鑒定對象:《Hi-FiRush》?上線平臺:PC、X-BOX(副題)文 劉克洪在Metacritic官網上202
2023-03-26 13:32
原標題:楚雄千年彝繡亮相上海時裝周文匯報訊(記者沈竹士)作為2023秋冬上海時裝周的一部分,“夢回千年牽手時尚——楚雄彝繡上海發布”活動
2023-03-26 13:52
原標題:天真只為書卷香(主題)——在《讀者》插圖中感受藝術之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田呢【藝境觀象】1981年,《讀者》在甘肅蘭州黃河之濱
2023-03-26 11:43
原標題:洛陽推出實景劇本殺涉及多家博物館(引題)?游客花1688元可夜宿古墓博物館?(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屈暢實習生侯翔宇3月24日,河
2023-03-26 11:35
原標題:溫故而知今(主題)《畢竟東流去——清史筆記》序(副題)李國文小平寫舊體詩,很見功夫。這次讀他的歷史隨筆,感到他另一支筆的力量
2023-03-26 10:49
原標題:網紅書店不少報刊一份難求(引題)在三亞想買份報刊,咋就這么難?(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來三亞旅游的宋先
2023-03-26 10:38
原標題:角逐2022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它們是“種子選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喬雪陽中華文明有8000多年起源史、5000多年形成史。正是一次次的
2023-03-26 10:52
原標題:河南洛陽出土兩套北朝圍屏石床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智慧貼金涂朱、雕刻精美、神獸護門、儀仗出行……3月23日,在河南省洛
2023-03-2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