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個喜劇人攢了一臺素描喜劇(引題)
你猜《差一點好笑》到底差了哪一點?(主題)
(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
喜劇人大鎖曾憑借《偶像服務生》《時間都去哪了》《減肥幫往事》等喜劇作品走紅,2022年春節期間,他連上4場春晚;宋木子的視頻賬號“老迪拜很欣慰”粉絲量近450萬,擁有洗腦神曲《宋木子之歌》;合文俊曾與宋木子在知名綜藝《冒犯家族》《周六夜現場》合作。如今,三人在喜劇巡演《差一點好笑》的舞臺相聚。今年以來,他們已在上海、深圳、廣州、北京等多個城市進行專場演出。
大鎖、宋木子、合文俊有不少共同點,比如,均來自同一家公司、正值而立之年、曾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人氣選手、熱衷帶著素描喜劇在線下舞臺綻放光芒……最近兩年來,隨著人氣走高,他們加盟的綜藝節目、影視作品逐漸變多。但對于他們來說,《差一點好笑》的舞臺表演是一種別樣體驗。
近日,在廣州場表演結束后,他們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分享新生代喜劇人對舞臺的理解以及正在經歷的成長。
喜劇
素描喜劇(sketch comedy),即在較短時間內由演員在固定場景中完成喜劇表演,笑點密集。近年來,《周六夜現場》《今夜百樂門》《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等綜藝將這種喜劇形式帶到觀眾面前。《差一點好笑》正是集合多個素描喜劇作品的演出,圍繞“年輕人的新生活”主題,呈現網絡熱梗、地方文化特色、社會流行話題。大鎖說:“我們是第一個以素描喜劇形式做線下演出的團隊,巡演也是向觀眾普及素描喜劇的過程。”
整場演出用宋木子、合文俊的新聞直播間播報段子的形式串聯各個小節目。兩人曾在《周六夜現場》的“周六夜班車”環節嘗試過直播間形式,并廣受歡迎。直播間播報以視頻方式呈現在演出現場大屏上后,爆梗不斷,場子的火熱程度不輸現場表演。
為什么巡演名叫《差一點好笑》?宋木子如此破題:“一是自嘲、二是不自信、三是降低觀眾期待。‘差一點’是最好的狀態,不要過滿。”大鎖進一步講述了起名歷程,“巡演前,我焦慮到睡不著覺,有天失眠到凌晨5點,半夢半醒時,腦中突然冒出‘差一點好笑’這五個字。第二天,我跟小伙伴說,就叫這個名吧,降低點期待。”再后來,他們為名字強行加了意義,“這部作品差一點好笑,大家的生活差一點好笑。我們給大家送來歡笑就行了,但也不能滿足所有人對‘好笑’的需求。”合文俊也附和:“雖然是‘差一點’,可是我們還是不斷敲打作品,希望觀眾也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各種‘差一點’。”
在《差一點好笑》演出前,整個團隊彩排了數十次,每場表演前,他們還會加入當地的文化梗和最新的流行梗。宋木子說:“舞臺對我們的考驗在于它沒有重來的機會,開始后沒辦法喊停,所以我們盡可能在準備階段做到萬無一失,準備120分才能在正式演出時達到七八十分的狀態。”
據悉,在《差一點好笑》巡演品牌之下,他們還計劃做小劇場演出。大鎖透露:“小劇場會有更靈活的演員搭配、更豐富的題材、更親民的票價、更頻繁的演出。我們要多跟觀眾見面,觀眾的笑聲永遠是評價作品好壞的唯一標準。”合文俊也表示:“在小劇場的演出可以更頻繁地接觸觀眾,也可以為我們未來的作品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積累經驗。”
舞臺
《差一點好笑》的主創團隊之前有過舞臺表演經驗。在舞臺上,他們都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
“舞臺沒有捷徑。我們不是從上學時就在大舞臺表演,突然進行沒修飾、后期的舞臺演出,剛站上臺時會發懵,得一遍遍、一場場地蹚過去,希望每場比上一場演得更好,給觀眾帶來新內容、新刺激。”宋木子享受并癡迷大型舞臺表演帶來的考驗,“舞臺帶來的吸引力和挑戰不一樣。盡管我們參與綜藝、影視,但心里還有一塊區域留給舞臺,想近距離為觀眾表演作品,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大鎖也說:“不管你走得多高,舞臺藝術就是根,我們總得在這里繼續醞釀新的種子。”
幾場巡演過后,大鎖留意到了觀眾反饋,他說笑道:“我們算新喜劇演出口碑較好的團隊,98%觀眾會給好評,剩下2%的觀眾會說宋木子太油,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宋木子。”以夸張的肢體動作和聲音表達著稱的宋木子則回應道:“2%必然存在,我們允許2%存在,也接受2%存在。雖然我改變不了‘油膩’,但這種風格可以給舞臺‘拋光’,相當于把演出場地重新裝修一遍,效果也不錯。”
“如果一味地討好他人的口味會很痛苦,作品會割裂,我堅持用自己的觀察和價值觀去創作。”大鎖是《差一點好笑》的總導演、總編劇,他也坦言自己會在創作中尋找自己的最大值,而不是最大公約數,“大多數搞喜劇的人,內心相對脆弱、敏感。當我們自我懷疑時,觀眾的掌聲就是興奮劑。我們會更有信心,充滿電地往前走。”
變化
2021年憑借《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被更多人認識后,大鎖、宋木子、合文俊接到了更多綜藝、晚會、影視劇的工作機會。
以宋木子為例,今年以來,他參加了《今晚開放麥》《我想和你唱第四季》《百川狂想曲》《種地吧》《哈哈哈哈哈第三季》等多檔節目。每次參加綜藝前,導演會對他提要求,巴不得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笑點:“當你比較有靈感、處于放松狀態時,喜劇效果會更好;當你將搞笑當成工作任務時,要始終繃著弦,就有點難受。”
即便有時會難受,他們也會盡力在節目里做到最好。大鎖表示,隨著名氣漸漲,擔子會變重,“只要導演看得起,我就要盡量發揮特長。”宋木子坦言,被人看見是幸運的事:“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優秀的喜劇演員仍在等待被大眾認識,所以,我們想好好把握每次露臉的機會,展現最好的一面。”不過,宋木子也認為,通過參加綜藝節目增加曝光度只是一個板塊,他目前不想放過其他板塊,“我們就像還在選專業的學生,也像海綿,不管是墨水、海水、自來水,先吸飽了、干好了,再選擇”。
還有不變。宋木子表示,無論工作再忙、名氣再大,習慣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我們的創作邏輯同我們自身一路成長,就是通過一個個作品在比賽、綜藝、演出中往前走,所以哪怕再忙,我也會觀察人、尋找共鳴點。”大鎖也透露,他們平時不出去工作的時候,要保證每周兩次的劇本創作會,“我們會在線下開放麥打磨新作品,在某些場次嘗試新段子,邀請新人加入,保持一條路往前走。”
大鎖認為,喜劇人是和觀眾站在一起的觀察者。宋木子則認為,他們既是說事的人,也是經歷事的人,“喜劇人一定得有親身體驗,不能凌駕于觀眾之上。如果不觀察,我不可能想象人們的狀態。”合文俊也是一樣:“沒有特別閑暇的時間,我已經習慣了四處尋找靈感的生活。”
心態
對三人而言,一起演出既幸福又疲憊——在臺上享受觀眾的掌聲、笑聲,落幕瞬間,疲憊感撲面而來,只想發呆。稍緩一陣,又會進入身體極度疲勞、精神極度亢奮的時刻。大鎖每次演出后,凌晨三四點鐘還睡不著覺,但他一點不痛苦,反而很開心:“我享受這樣的夜晚,演出后在當地找一頓好吃的宵夜,美美吃一頓,然后回到酒店,回歸那片安寧。這種感覺就像我健身之后會經歷肌肉酸痛,但知道自己在長肌肉。”合文俊表示:“整個表演過程中我們都需要維持在一個興奮度很高的狀態里,節目得到了很好的呈現,即使落幕后疲憊也是很享受的過程。”
《差一點好笑》的一個片段諷刺了藝人“立人設”現象,他們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人設?被觀眾貼上“油膩”人設標簽的宋木子說:“我們無法憑空打造人設,而是找到你身上自帶的特質,然后做到極致。”大鎖解釋:“人設是觀眾給的。宋木子在唱《宋木子之歌》前,也沒想到這首歌能成為他的代表作,角色永遠在人設之前。”
對于未來會焦慮嗎?三個人答案不同。大鎖將搞創作的自己比喻為原創歌手:“一首歌火完了,只要我堅持創作,一定會有下一首歌火。”合文俊也相信堅持創作:“你在高位的時候,要輸出在低位時的積累;你在低位的時候,更要趕緊積累。”宋木子則選擇正視焦慮:“我每上一個臺階,還是會有優秀的人在前面,我也只能繼續低頭往前走,豐富自己、多看多學。”他們期待更大的舞臺,但目前能做的,也只有做好眼前事。
談及對未來的展望,三個人都不愿去想。大鎖說:“我26歲的時候,絕對想不到會遇到這樣兩個人跟我一起合作。”宋木子說:“26歲時很著急,觀眾什么時候能看到這么努力的我們?但后來發現,急也沒用,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該發生的自然會發生。人生重在體驗,以后的事我們也不知道,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東西,去努力就好。”合文俊則相信,“不作過高期望,期望就不會落空”。
標簽:
上一篇:快報:探訪大津巴布韋遺址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三個喜劇人攢了一臺素描喜劇(引題)你猜《差一點好笑》到底差了哪一點?(主題)文 羊城晚報記者
2023-05-09 16:39
原標題:探訪大津巴布韋遺址這是5月5日在津巴布韋馬斯溫戈拍攝的大津巴布韋遺址。位于津巴布韋中部馬斯溫戈
2023-05-09 11:46
原標題: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鼓樓西安鼓樓(4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雄踞關中平原中部,北望蒼莽
2023-05-09 11:35
原標題:熱點追蹤津事津韻津梗津情(引題)匯成有溫度的津味兒話劇(主題)“美食是一種刻在心靈深處的記憶
2023-05-09 11:44
原標題:探訪喀麥隆巴圖方酋邦博物館這是4月13日在喀麥隆西部大區拍攝的巴圖方酋邦的入口(無人機照片)。
2023-05-09 11:34
原標題:名著改編要尊重原著精神胡祥不久前,改編自路遙經典文學作品《人生》的電視劇《人生之路》在央視熱
2023-05-09 11:36
原標題:60歲作家仍有青春氣韻,回歸古典致敬《水滸傳》(引題)《隱武者》創造全新概念“武小說”(主題)
2023-05-09 10:55
原標題:題:鄧臺村憶鄧麗君:已去經年仿佛從未走遠中新社邯鄲5月8日電?作者陳林諶詩雨“藍藍的天空,陣陣
2023-05-09 10:44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明代正德年間石碑距今500多年歷史新華社石家莊5月8日電(記者劉桃熊)記者從河北省邢
2023-05-09 09:53
原標題: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拉開帷幕5月8日起,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在廣州、香
2023-05-09 09:52
原標題:一部“馬五”與兩位大女主李夢陸小鹿在剛剛過去的上一個頒獎季,有兩部女性題材的電影備受矚目,分
2023-05-09 09:32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一明代正德年間石碑刻有完整“宗支圖”中新社石家莊5月8日電據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文保
2023-05-09 09:46
原標題:楊凡:“大師”未滿專情始終曾念群第十三屆北京電影節“經典修復”單元迎來了四部4K修復經典華語片
2023-05-09 09:39
原標題:郎朗《哥德堡變奏曲》響徹古城陜西日報記者柏樺“太棒了,能現場看到郎朗演奏《哥德堡變奏曲》好激
2023-05-08 16:56
原標題:2023年全球票房破100億美元,三部國產片入十強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5月6日,2
2023-05-08 15:48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舉辦“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5月7日晚,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參觀“從波提切利到梵高——
2023-05-08 15:53
原標題:亞克西!大美新疆驚艷鵬城(主題)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深圳盛大開演
2023-05-08 14:40
原標題:民族器樂童話劇《神筆馬良》在京首演5月7日,演員在表演《神筆馬良》。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當日,由
2023-05-08 14:52
原標題:2023外灘藝術季啟動,游藝地圖鏈接外灘與豫園(引題)“外灘貓街”成網紅打卡點(主題)解放日報訊
2023-05-08 11:33
原標題:看電影度佳節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國電影“五一”檔票房達15 19億
2023-05-08 10:33
原標題:聚焦中國空軍試飛員群體(引題)《長空之王》,不計功名的無冕之王(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
2023-05-08 10:42
原標題:故宮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主題)大灣區首演創新演繹文物傳承(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
2023-05-08 10:40
原標題:16米高開平灰塑壁畫面世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文生通訊員關炳輝)本月6日,位于江門開平市塘口
2023-05-08 10:44
原標題:歷時3個多月的首個收費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創下超42萬人次參觀紀錄(引題)上博“現象級”展覽
2023-05-08 10:53
原標題: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引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確定(
2023-05-08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