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藏在校園里的博物館:成為一本“教科書”
中新網貴陽5月18日電?
(相關資料圖)
作者 周燕玲
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有一家面積達2500平方米、收藏超3000套民族服飾和2萬余張繡片的五彩黔藝博物館,這是一家新入駐學校的民辦博物館。
博物館的入駐,對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類專業“00后”學生龍意靜來說,是很開心的事。“那里不僅可以學習和了解民族服飾文化,還是尋找靈感設計的‘寶庫’。”
“只要有時間就會來博物館,除在這里學習傳統手工技藝外,還時常會去館里尋找設計靈感。”龍意靜告訴中新網記者,博物館里許多服飾上的紋樣和圖案,即使放在今天都不過時。
“非遺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好‘課本’,而博物館就是一本‘教科書’。”談及為何在2023年把博物館搬進學校,貴州五彩黔藝博物館館長陳月巧解釋說,希望通過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和非遺進校園,讓學生感受非遺之美的同時,更好地普及民族文化知識。
走進五彩黔藝博物館,目之所及全是各種民族服飾,不僅有貴州施洞苗族破線繡盛裝、榕江苗族百鳥衣,還有云南麻栗坡彝族服飾、湖南隆回瑤族套裝。這些民族服飾或古樸,或絢麗,三三兩兩的觀眾在博物館里停駐觀看,亦或俯下身仔細觀察服飾上的刺繡針法。
“繡娘們用手中的絲線,在衣服上記錄著民族的歷史,講述先祖流傳下來的或動人、或悲壯的傳奇故事。”陳月巧說,當初創建博物館就是希望展示少數民族服飾之美和留下“民族的DNA”。
長期致力于少數民族服飾收藏保護與研究的陳月巧,用10余年的時間走遍了貴州的少數民族村寨,收藏了大量少數民族服飾、繡片、生產生活工具等藏品,80%為文物級別。
從一張苗族繡片的收藏,到2016年開辦博物館,再到2023年把這所集展陳展示、文化交流、非遺傳承、學術研究、研發生產于一身的綜合性民辦博物館遷至學校,陳月巧直言“過程艱辛并快樂著”。
數據顯示,五彩黔藝博物館自2016年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以來,共接待海內外觀眾近百萬人次,這其中不乏慕名而來的民族服飾研究學者、人類學專家和藝術設計創作者。
“對于許多來參觀的學者來說,博物館可以給他們的學術研究節約許多時間和精力,因為想從實物到文獻再到實物,其實是很難的,而博物館可以把實物展現給大家。”陳月巧說,有訪客來參觀博物館時,學校里旅游專業的學生還可以來做向導,達到“產教融合”的目的。
在陳月巧看來,學校博物館大多數“養在深閨”,卻早已成為育人的重要陣地,這些博物館不僅可供學生參觀、學習、研究,還能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學生們從另一個維度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談及未來,陳月巧坦言,計劃加大數字化博物館建設,把館藏產品數字化并轉化為知識產權,與不同的機構進行合作,“數字化需要很大的經濟支撐,卻能一勞永逸,這也是民辦博物館發展的一條‘新路子’。”
標簽:
上一篇:全球今日報丨西藏日喀則博物館開館 館藏3200余件文物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藏在校園里的博物館:成為一本“教科書”中新網貴陽5月18日電?作者周燕玲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有
2023-05-18 21:44
原標題:西藏日喀則博物館開館館藏3200余件文物中新網拉薩5月18日電(記者趙朗)18日正值“518國際博物館日
2023-05-18 21:37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一圖看盡“海絲”精品文物展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于5月17日至19
2023-05-18 21:51
原標題:古今輝映多元包容文化擦亮西安城市“底色”中新網西安5月18日電(楊英琦)大唐不夜城、青龍寺、地
2023-05-18 20:55
原標題:故宮“數字文物庫”文物總數已超10萬件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楊湛菲)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2023-05-18 20:35
原標題:古代男子也用“面霜”?——這件青銅小罐揭曉答案記者:梁愛平、付瑞霞作為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
2023-05-18 19:46
原標題:換個視角拍懸疑破案劇(主題)《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希望激發觀眾的思考(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
2023-05-18 18:50
原標題:沈陽公布博物館“百館工程”第二批開放名單沈陽日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劉海搏)5月17日
2023-05-18 17:39
原標題:上海文化館周5·20啟動(主題)萬場活動在18個文化館及線上舉辦(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以
2023-05-18 16:44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引題)宣南文化穿越時空入眼來(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
2023-05-18 16:45
原標題:愛情電影《請別相信她》周六公映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愛情電影《請別相信她》5月20日上映。昨
2023-05-18 16:36
原標題:《當燃青春》走進人大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創新聯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由國家廣播電視
2023-05-18 15:35
原標題: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北京博物館云”小程序上線今天(5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傳
2023-05-18 15:43
原標題:今晚,在市博物館邂逅國寶(主題)“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開幕免費開展至8月27日(副題
2023-05-18 15:32
原標題:第三屆深圳職工音樂節開幕式暨深圳職工合唱音樂會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心儀通訊
2023-05-18 15:50
原標題:2023楚雄牟定“三月會”開幕萬人齊跳左腳舞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過山號吹響喜慶調,松針鋪滿
2023-05-18 15:40
原標題:新華社權威快報丨我國博物館總數達到6565家記者施雨岑5月18日,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
2023-05-18 14:51
原標題:故宮“數字文物庫”再上新2萬件總數超過10萬件5月18日,結合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
2023-05-18 14:33
原標題:在京文化和旅游重點場館全面實現5G網絡深度覆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
2023-05-18 14:40
原標題: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陽江啟動羊城晚報訊記者黃宙輝、戴靈敏,通訊員粵文旅宣報道:
2023-05-18 14:56
原標題:點亮北方戲窩子唱進百姓心窩子(主題)——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觀察(副
2023-05-18 13:39
原標題:哪些地方博物館熱度最高?北京、西安、上海搜索熱度排全國前三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走,一起
2023-05-18 13:53
原標題:江西省博物館即日起連續3天開放夜場記者從江西省博物館獲悉,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為豐富
2023-05-18 10:32
原標題:家庭喜劇《外婆的新世界》熱播閆妮打破常規塑造老年“大女主”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國產劇常見“大女
2023-05-18 10:48
原標題:遇見你丨賀宗耀和他的電影博物館膠片旋轉、光影重現。剛才畫面里的黑白電影,仿佛讓人一下子回到了
2023-05-18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