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界關注”
原標題:在舊金山展現華語話劇魅力
(資料圖)
有一群“素人”,堅持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從事華語話劇創作。因為他們認定,有一種感動,只在劇場發生。觀眾的掌聲讓他們確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源于熱愛 創立劇社
旅美僑胞趙睿大學時學的是表演專業,后到中央戲劇學院學習。
來到美國舊金山后,趙睿深感舊金山灣區硅谷一帶華語話劇文化薄弱。“我覺得劇場應該是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場所。但遺憾的是,灣區一帶華語戲劇約等于零。我想,沒有環境,那我就嘗試創造一個環境。”趙睿說。
2021年9月,趙睿與同樣來自中央戲劇學院的王淥和楊銥共同組建了素人劇社,并在灣區招募對戲劇感興趣的華僑華人。“我們招募成員有兩個要求,一是需要有固定時間參與排練,因為劇本和演員一旦確定,少了誰都不行,時間非常重要;二是,一定要熱愛話劇。”趙睿說。
對于“素人”二字,趙睿稱:“起名為素人劇社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的成員大部分都是‘小白’,未經雕琢,甚至是從零開始,而且都不是專業從事話劇,我們的成員中有工程師、‘碼農’,也有家庭主婦等,我們因熱愛話劇而相聚。二是我希望我們對待話劇永遠是純粹的、謙虛的,對舞臺永遠充滿敬畏。”
素人劇社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大家沒有專業經驗,但有獨特優勢。比如,當我們需要做一些音效、視頻、網站時,團隊里的軟件工程師能夠提供專業支持。”趙睿說。
2021年12月,素人劇社在灣區進行首秀,表演了第一部作品《撒嬌女王》。“當時,我們租借的小劇場只有80個座位,由于疫情原因只能容納50位觀眾。我們本計劃演四場,但觀眾熱情高漲,臨時加演了第五場,幾乎場場爆滿。這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明白話劇并不是沒有人看,大家也不是不愿意為話劇消費。灣區缺的是真正優秀的話劇作品。”趙睿說。
風雨兼程 茁壯成長
在發展過程中,排練場地一直是趙睿和素人劇社難以解決的問題。“灣區一帶租借價格比較高昂,租一次排練場地動輒需要幾百上千美元。我們只在周末排練,無法長期租借排練場地,這困擾了我們很久。我們常常要和時間賽跑。”趙睿說。
幸運的是,素人劇社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包括一位華人企業家,是素人劇社的觀眾。趙睿說:“他無償為我們提供了自己空閑的辦公場地,面積非常大,幫我們解決了排練場地問題。當我提出要在公演結束后感謝他時,他告訴我‘做正確的事,不需要宣傳,做就對了’。我深受感動。有這樣的支持,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演出做得更好呢?”
2022年9月,素人劇社在成立一周年之際,表演了其第二個劇目《再見一面》。一連三場演出,吸引觀眾超過1000人次。
短短一年時間,素人劇社從只有80個座位的小劇場走向了能夠容納478位觀眾的大劇場;從3名創始人擴大到50多名成員;從在朋友圈、電臺“呼朋引伴”,到擁有自己固定的票友群體。
“話劇是研究人性的綜合類藝術,涉及語言、音樂、舞蹈、燈光、化妝等領域。想在沒有戲劇欣賞習慣的環境里做好一個劇社、做成一臺話劇,難度真的很大。因為熱愛,我們做到了。”趙睿說。
素人劇社的表演不僅在華僑華人中頗受歡迎,還吸引了一些外國友人。“當地官員帶著朋友來看我們的話劇。我當時非常驚訝,他們聽不懂中文,怎么欣賞?我發現,他們一直用實時翻譯軟件連接著錄音筆和耳機在聽,竟然全都聽懂了。我們表演后他們還發表了感言。我當時非常感動,原來話劇也可以突破語言的界限。”趙睿回憶。
培養素人 續寫新章
趙睿始終將作品質量放在首位:“不負責任的作品會讓我們流失觀眾,我們寧可不演也不能糊弄。一部優秀的話劇作品,只要創作人員有足夠的責任感,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
《再見一面》公演前,預售成績并不理想。前兩場公演之后,觀眾口口相傳,在社交平臺分享感受,表示“笑淚交織,沒看過癮”。結果,最后一場公演門票幾乎售罄,觀眾要求加演的呼聲很高。盡管公演期間風雨交加,出行困難,但阻擋不了觀眾前來觀看的熱情。“我想我們的吸引力在于‘真’。這個‘真’既是認真的‘真’,也是真誠的‘真’。一個創作團隊能做到這一點,作品一定好看。”趙睿說。
雖然劇社內成員大多是“素人”,缺少專業知識,但趙睿表示:“熱愛比能力更重要,能力可以培養,因熱愛而具有的專業態度和素養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再見一面》公演結束后,素人劇社免費開設了導演理論課和表演課供社員選擇進修,以強化“素人”們的理論知識,培養更多新生力量。“我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一個劇社只有一個導演是走不遠的。現在,我們的演出周期過長,觀眾的熱情容易消散,難以養成話劇欣賞的習慣。”
在創作最新劇目《收信快樂》時,素人劇社采用工作坊的創作形式:趙睿制定排練任務后交由新晉導演班的學員實踐,由表演班成員演繹,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給《收信快樂》注入了更多維度的構思,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做話劇要克服很多困難,在美國灣區做華語話劇更具有挑戰性,就像在沙漠種花。沙漠里有仙人掌,仙人掌的花也是花,仙人掌一株株成長起來,這個沙漠會有另一番景致。”趙睿說。
讓灣區的華人觀眾養成欣賞話劇的習慣,讓灣區擁有華語話劇環境,是趙睿和“素人”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艱難的時刻,我們挺過來了。我很享受我們共度的時光。對于劇社的未來,我很樂觀。”趙睿表示。(楊寧 范晟男)
標簽:
上一篇:全球熱消息:現代視角賦予經典新的解讀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僑界關注”原標題:在舊金山展現華語話劇魅力有一群“素人”,堅持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從事華語話劇創作。因
2023-05-22 09:54
原標題:北京人藝新排小劇場話劇《趙氏孤兒》首演(引題)現代視角賦予經典新的解讀(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
2023-05-22 09:46
原標題:著名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希望未來有機會演繹《梁祝》中新社北京5月21日電?中新社記者高凱被譽
2023-05-22 09:50
原標題:“戲呢?錢呢?”知名女演員哽咽怒批,回應來了21日,著名演員何賽飛沖到了熱搜第一,她在比賽現場
2023-05-22 09:41
原標題: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首個水下永久測繪基點完成布放(引題)“勇士”潛千米深海探遺珍(主題
2023-05-22 08:40
原標題:我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光明日報三亞5月21日電(記者李韻、王笑妃、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
2023-05-22 08:34
原標題:李雪健點贊的這部公益助殘紀錄電影,有何特別?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劉越)今天是第33個全國助殘
2023-05-22 08:45
原標題:《壞小孩》為暗黑原作帶來光的溫度和色彩王潤三年前,根據熱門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的網劇《隱秘
2023-05-22 07:50
原標題:以朗誦呈現戲劇故事(引題)《何幸相逢》帶來與詩詞的浪漫邂逅(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明
2023-05-22 07:43
原標題:“漫長的”回味,除了鍋包肉、拉丁舞還有啥吳翔《漫長的季節》播完了,“漫長的”回味依然縈繞在觀
2023-05-21 17:32
原標題:海底高清圖片!我國南海發現兩處古代沉船國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單位5月21日在海南三亞發布
2023-05-21 15:46
原標題:文物說節氣|小滿策劃:于衛亞陶葉設計:潘紅宇終審:楊俠統籌:馬知遙創意:潘紅宇劉月韓秭一(實
2023-05-21 15:49
原標題:看《人生路不熟》要記住:對的就是對的◆申生喜劇《人生路不熟》以超過8億的票房拿下了國產片的票
2023-05-21 15:47
原標題:562幅影像、119件實物、4部專題片向老藝術家致敬!以“崇德尚藝潛心耕耘”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文聯
2023-05-21 15:55
原標題:《趙氏孤兒》以現代視角回望“復仇”主題高倩《趙氏孤兒》,一個因“忠義”和“復仇”而經久流傳的
2023-05-21 15:48
原標題:愛喝茶的人不能錯過!來看一片茶葉的文化“旅程”今天(21日)是第四個“國際茶日”,文化和旅游部
2023-05-21 14:47
原標題:再借丹青話今朝!許曉彬中國畫作品展在鄭州開幕素凈野趣·許曉彬中國畫作品展,昨天(20日)下午在
2023-05-21 14:56
原標題:“雨師”什么樣?“龍王”何時有?文物里的“小滿”有答案→今天(21日)15時09分,將迎來二十四節
2023-05-21 11:49
原標題:感受“靈魂過山車”探微人間真善美(引題)“梅花夫婦”同臺講述小城故事(主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2023-05-21 10:42
原標題: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業委員會在河南鄭州成立中新社鄭州5月20日電(闞力)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
2023-05-21 10:32
原標題:逛博物館,帶一雙慧眼去發現文明之美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回望周游世界20
2023-05-21 10:41
原標題:正視“AI孫燕姿”的侵權隱患何勇海最近,“AI孫燕姿”翻唱各種經典曲目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據
2023-05-21 10:33
原標題:《正好遇見你》開播“大咖”邂逅非遺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由歡娛影視出品,高寒執導,郭曉東特別主
2023-05-21 10:43
【讀書故事】原標題:夕陽路上書為伴吳芳吉2005年我從陜西鎮安縣西口回族鎮教育辦公室退休,順其自然的心態
2023-05-21 09:56
原標題:今日小滿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陳子蘊5月21日15時8分,小滿至。小滿是夏日的第二個節氣,指麥類等夏熟
2023-05-21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