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世界快播:世界遺產:青年交流互鑒的新舞臺

時間:2023-06-12 11:52: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世界遺產:青年交流互鑒的新舞臺(看·世界遺產)

張朝枝

世界遺產具有增進交流互鑒的天然屬性。青年人圍繞世界遺產保護利用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是推動文明互鑒的重要路徑。近期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共同推進的“亞洲文化遺產青年論壇”就是這樣一次文化交流實踐。來自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 10 多個亞洲國家的 120 余名青年代表匯集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這些年輕人以“氣候變化背景下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為主題,圍繞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充滿激情地展示了自己國家的世界遺產和保護智慧。

這次活動鮮活地顯示出,充分發揮世界遺產的交流平臺作用,各國可以應用到如下形式:

應對共同挑戰的創意方案分享。世界遺產皆不同程度地面臨氣候變化、高速城市化、旅游發展以及遺產地社區生計可持續性等挑戰,各國遺產地都在結合國情,嘗試各種方案。將各國青年人聚集到一起,共同交流、討論與分享各自的創新和創意,既有助于提升世界遺產保護的整體水平,也有助于增進各國青年之間的理解與互信。

基于解決本土問題的傳統知識交流。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各國、各地區和各民族都累積了基于傳統知識的“土辦法”進行保護利用——有時這些辦法自身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分享這些傳統知識能促進各國青年人之間的理解和對不同文化傳統的尊重,有助于增進青年人之間的文化包容性。

可增進文化背景理解的現場研修。各國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經濟背景差異,導致解決不同世界遺產面臨的難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讓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人,具體深入到各國世界遺產的具體情境中,開展有針對性的研修活動,才能了解現狀,理解各國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從而提出更準確、有效的解決方案。

開展遺產保護利用的教育合作。世界遺產保護利用離不開青年人的參與,離不開專業化教育。由于世界遺產涉及學科眾多,因此適當地組織跨專業、跨大學與跨地區之間的交流活動,以跨學科工作坊、共同田野調查、合作研究、聯合培養等多種形式開展跨國遺產教育,可推進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的人才聯合培養,形成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的穩定機制。

推動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間對話。世界遺產保護利用是一個公眾性話題。圍繞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可以涉及廣泛的社會公眾與專業群體、企業組織與政府機構。盡可能廣泛地促進世界遺產利益相關者進行交流對話,既可有效形成遺產保護機制,也有助于增進各國廣泛群體間的理解與互信。

張朝枝: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地可持續旅游教席主持人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