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在孔子故里舉行 專家共探新時代古籍保護

時間:2023-08-23 11: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在孔子故里舉行 專家共探新時代古籍保護

中新網山東曲阜8月22日電 (記者 趙曉)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各地再現曬書習俗。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22日在孔子博物館開幕,圍繞新時代古籍的保護和利用舉辦系列學術活動。文博專家聚首孔子故里,共探古籍保護研究成果轉化利用的新方法、新路徑。

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在孔子博物館舉行。趙曉 攝


【資料圖】

“孔子博物館現收藏古籍6400余部、4萬余冊,其中一級文物5部、二級文物52部、三級文物49部。”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在會上致辭說,近年來,該館充分發揮館藏古籍資源優勢,逐步構建起以保護為基礎、以轉化利用為目標的古籍保護工作體系,積極開展館藏古籍善本本體保護修復及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通過技術手段讓古籍善本重現光彩。

楊金泉說,為深入挖掘古籍背后的文物文化內涵,孔子博物館策劃了20余個反映古籍保護研究成果的特別展覽,同時推進古籍文獻整理與出版,《孔子博物館藏孔府檔案·明代卷》《圣門禮樂志》《孔子圣跡圖匯編》等書籍相繼問世,讓束之高閣、秘不示人的古籍資源走進大眾。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牟豐京在主旨發言中分享了該館運用數字化技術保護古籍的實踐。據他介紹,該館開展了“館藏古籍圖書數字化項目”,針對地理方志類、金石研究類、書畫藝術類古籍及具有研究價值的民國文獻等進行數字化,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館藏古籍數字資源系統,有效提升古籍數字化資源的查詢和利用效果。“我們還通過建設重點科研基地,研發古籍防蟲害、防霉變等原創技術,推動古籍的科技性保護。”

當天,《孔子圣跡圖匯編》新書發布,該書因事繪圖,緣圖配文,圖文并茂,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孔府檔案》(第一批)本體保護修復項目啟動。與會專家評價稱,《孔府檔案》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大、內容最為廣博的家族文獻,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該項目的啟動,將讓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珍貴物質載體得以延續,為儒家文化的研究注入新活力。

《孔府檔案》(第一批)本體保護修復項目啟動。趙曉 攝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表示,孔子博物館舉行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啟動《孔府檔案》(第一批)本體保護修復項目,邀請業內專家共同研討新時代古籍保護與利用,這既是對古籍保護意識的承襲與發揚,同時也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探索與創新。“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我們將繼續扎實開展《孔府檔案》的保護修復,深入挖掘中華古籍的深厚內涵,真正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孔子博物館舉辦線裝書體驗等社教活動。孔子博物館供圖

據了解,在第五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舉辦期間,孔子博物館還精心策劃了“六禮錦書——孔府舊藏婚書喜啟展”“詩書繼世——孔府刻書展”等多個展覽,舉辦“穿針乞巧”、線裝書體驗等社教活動,讓民眾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