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守護麗江古城的文化印記

時間:2022-03-22 14:26:36    來源:新華社" />

原標題:守護麗江古城的文化印記

新華社記者 陳冬書 楊牧源

清晨,云南麗江古城漸漸醒來,五一街迎來第一批游人。街畔,阿六叔推開了“恒裕公”古樸的大門——

這是一座“四合五天井”格局的典型納西民居院落,青瓦屋頂,四角重檐。走進宅院,雕刻精美的木質門窗映射著往日的輝煌,斑駁的鎏金花紋述說著百余年的滄桑……

阿六叔本名李君興,家中排行老六,朋友們喜歡叫他阿六叔。“恒裕公”這座古宅就是阿六叔四代人的家。

古宅建于1875年,正值茶馬古道的興盛時期。茶馬古道是蜿蜒在西南地區崇山峻嶺間的重要商道,彼時,阿六叔的曾祖父在此創立“恒裕公”商號,積累了不菲的家資,建起了這座精美華貴的宅院。

古宅見證了麗江古城的風雨變遷,幾經波折卻從未易主。改革開放后,常有外商涌入內地,阿六叔記得,有位德國商人出高價購買古宅和正廳六合門上的雕花,被父親斷然拒絕。1997年,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古城內不少祖宅易手、庭院出租。阿六叔家門口也來了不少想要買房的外地商人,而作為古宅掌門人的他和父親一樣堅定:不賣!

阿六叔說,這座古宅承載了他和家人們珍貴的記憶,“家族的根,要牢牢保住,要保留古宅的原貌,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比金錢更重要。”

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推動下,2010年,阿六叔決定把老宅打造成恒裕公民居博物館免費開放,而這需要不小的開銷。最困難的時候,他和妻子靠著賣一塊塊粑粑、一碗碗米線艱難支撐。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拆下塊磚片瓦拿去換錢。

2016年,阿六叔的堅守得到了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的支持,來自政府的撥款資助和保護修繕讓這座百年古宅重煥光彩。

像恒裕公民居博物館一樣帶有麗江元素的文化院落還有很多。近年來,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不斷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實施名人故居遺跡修復、人文景觀建設和民俗文化展示等項目建設,目前已經打造27個文化院落和12個文化體驗點,讓一度因過度商業化而受到詬病的麗江古城提升了文化內涵。

“我們要用文化厚度稀釋商業濃度。”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張育根說。政府每年安排麗江古城民族文化保護專項基金,用于古城傳統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和展示。

如今,民族文化在麗江古城的印記越來越深:95歲的民族音樂家宣科堅持每晚8點親自到場,揭開納西古樂演奏的序幕;75歲的和學光為古老的納西族民歌填詞,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39歲的和秀昌堅持用蕘花樹皮手工制作東巴紙,立志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