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冬至陽生春又來

時間:2022-12-22 14:45:36    來源: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冬至陽生春又來

【節氣里的韻味中國】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農歷壬寅年也行將結束。在冬至這一天,白天在全年間達到最短,黑夜達到最長。南朝崔靈恩《三禮義宗》載:“(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自冬至起,白晝逐日增長,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因此古人認為天地陽氣自此時起開始興作漸強。冬至象征著新生,預示著否極泰來,萬象更新,故從古至今都被視為吉日。

那么人們都是怎么慶賀“大如年”的冬至的呢?《漢書》中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后漢書·禮儀》有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僅要放假,還要修養身心,相互慶賀。儀式方面,要挑選“八能之士八人”,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晉書》中也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等記載。可見在一千多年前,冬至在皇家就已經頗受推崇,選擇在太陽回返的日子里行祭祀天地的大禮。

到了唐宋年間,冬至的地位與元旦近乎平起平坐。關于民間百姓的慶祝方式,在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寫明:“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一如年節。”宋末元初的《武林舊事》這樣記載冬至:“朝廷大朝會慶賀排當,并如元正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沓于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云。岳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可見,在皇家的影響下,冬至在民間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頗高。人們一年間努力工作,開源節流,只為在冬至假期時和家人穿上新衣、打扮妥帖,參與異彩紛呈的節日活動,過個開心體面的節日。

到了明清時,冬至的地位更上一層。皇帝要親自祭天,百官要進表朝賀。《帝京景物略》中記錄了人們歡度冬至時的盛況:“百官賀冬畢,吉服三日,具紅箋互拜,朱衣交于衡,一如元旦。”冬至在我國古代節日中的地位可見一斑。無論君民,無論一年間經歷多少辛苦,都要在這一天進行“賀冬”,普天同慶,好不熱鬧。

到了20世紀初,民國政府開始學習西方,推行公歷,在傳統春節的基礎上增設元旦節(公歷1月1日),為保證其順利推行,官方通過放假慶祝等活動表示對元旦的重視。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也沿襲了從古至今冬至的大部分傳統節俗。于是近代以來,冬至在很長時間內被春節替代,地位大不如前。但關于冬至的點點滴滴,依然存在于許多人的記憶之中,也被許多文人墨客記錄在他們的作品中,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它是包天笑筆下“兒童輩”都“競飲”的蘇州“冬釀酒”;是汪曾祺筆下,家鄉高郵的“炒米糖”“歡喜團”;是肖復興筆下老北京沿街吆喝“蘿卜賽梨”的“蘿卜挑”;是林清玄描繪的吃完湯圓,全家圍爐喝茶的溫馨景象;是二月河敘述的一家老小,炒菜燙酒,祭祖宗,拜喜神,大快朵頤。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像前人一樣,根據物候變化在生產生活上做出一些調整。姑蘇人家依然釀米酒,北方居民依然包餃子,西南地區的羊肉湯香氣四溢,湯圓依然象征中國人最希冀的團圓;還有九九消寒圖、年畫等給冬至增加亮色,人們祀家廟、設家宴、拜尊長,找回冬至往日的神圣與溫暖,并在此基礎上融入當代生活方式,為這個古老節俗增添了活力。

春生冬至時。在這一年中黑夜最為漫長、春天悄然生發的時節,不如吃碗熱湯圓。正如汪曾祺轉述母親的話:“吃完這碗湯圓,就又長大了一歲。”

(作者:張汀,單位: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

標簽: 冬至陽生春又來 西南地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 冬至陽生春又來

    原標題:冬至陽生春又來【節氣里的韻味中國】“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農歷壬寅年也行將結束。在冬至這一天,白天在全

    2022-12-22 14:45

  • 有聊|田曦薇:我自四兩撥千斤,真心用心從心

    原標題:有聊|田曦薇:我自四兩撥千斤,真心用心從心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劉越)山河之間看炊煙向晚,風雪嚴寒共燈火一盞。這個冬天,一部

    2022-12-22 08:47

  • 導演卡梅隆講述影片背后的故事:《阿凡達2》是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

    原標題:導演卡梅隆講述影片背后的故事:《阿凡達2》是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正在熱映的《阿凡達2:水之道》受到國內外影迷廣

    2022-12-22 08:51

  • 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的美學意涵

    原標題: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的美學意涵構建“幸福中國”是百姓的熱切期待,也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熱播的系列紀錄片《這十年·幸福

    2022-12-22 07:43

  • 世界快報:在圖像中重讀經典 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

    原標題:在圖像中重讀經典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應妮)2023年是首版《小王子》出版80周年,接力出版

    2022-12-21 21:43

  • 實時:古老夏布,織就新錦繡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支持傳習授徒,加快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江西宜春袁州區——(引題)古老夏布,織就新錦繡(主題)人民日報記

    2022-12-21 14:48

  • 全球報道:權威快報丨“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揭曉

    原標題:權威快報丨“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揭曉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2”活動12月20日在京揭

    2022-12-21 08:46

  • 焦點快播:《阿凡達:水之道》創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開畫成績

    原標題:《阿凡達:水之道》創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開畫成績(主題)中國以僅占1%的銀幕數貢獻27%的票房(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IMAX昨日宣布

    2022-12-21 07:34

  • 焦點熱議: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核心閱讀

    “堅持“兩創”書寫史詩·新征程新輝煌”原標題: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核心閱讀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2022-12-20 21:44

  • 150件中阿藝術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

    原標題:150件中阿藝術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新華社南昌12月19日電(記者黃浩然)19日至20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舉行。作為

    2022-12-20 08:52

  • 說《氓》

    原標題:說《氓》《詩經·衛風·氓》是中國傳世第一首棄婦詩,向為詩學家所重。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詩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農民,詩歌的主要內

    2022-12-20 07:35

  • 環球即時看!《甲骨文摹本大系》發布:系目前收錄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錄書

    原標題:《甲骨文摹本大系》發布:系目前收錄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錄書澎湃新聞記者程婷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獲悉,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

    2022-12-20 06:40

  • 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

    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光明日報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光明日報三亞12月18日電(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12月17

    2022-12-19 21:34

  • 北京人藝重溫莫里哀人生謝幕之作

    原標題:重啟劇場大門奉上“高清戲劇放映計劃”第三期(引題)北京人藝重溫莫里哀人生謝幕之作(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記者從北京人藝

    2022-12-19 20:48

  • 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 》強勢拉動北美票房回升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強勢拉動北美票房回升中新社洛杉磯12月18日電(記者張朔)《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W

    2022-12-19 18:49

  • “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12月17日晚,“博物館的力量——上博之光·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當晚,“博物

    2022-12-19 11:52

  • 每日快報!《我愿做你的黃桃罐頭》曲風活潑,網友感到溫暖

    原標題:接連推送新歌《馬上就會好的》《來讓我抱抱你吧》傳遞溫暖(引題)小柯再為網友寫“黃桃罐頭歌”(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昨天有個小

    2022-12-19 11:49

  • 今亮點!《巨然雪圖·軸》(局部)

    原標題:《巨然雪圖·軸》(局部)作者巨然(五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巨然,生卒年不詳,江寧(江蘇南京)人,五代畫家。他是位僧人,早年在南

    2022-12-18 13:47

  • 環球熱議:視線|職場節目:唯有真實才動人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 熱議:藝評|文字謀心 音樂謀魂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 熱門:清清的小河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 焦點快看:鄉村老屋

    原標題:鄉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實。農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 一壺老白茶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 當前最新:小雪有味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 鮮美的豆腐乳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