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節令之美·小寒丨5日迎小寒,歡鵲壘新巢
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北京時間1月5日23時5分將迎來小寒節氣,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已經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正如民諺所說:“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報制作:安寧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入冬后的第五個節氣,通常出現在公歷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氣象資料顯示,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是低于小寒的。北方地區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之說,古詩詞中也有“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時”之句。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通常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今年小寒始于‘二九’第六天,終于‘四九’第二天。此時節,北方大地凍得比較堅硬,南方的陰寒也日復一日。”由國慶說。
海報制作:安寧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時節,雖然寒冷難耐,卻即將迎來冬春相交之時。古人早就認為,春天已經一點點到來,開始慢慢逼退冬天,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春山可望”的光景。
智慧的古人根據大自然的變化,將小寒至谷雨階段共八個節氣,以每五日為一候,共二十四候,在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對應一種花信,稱之為“二十四番花信風”。風動花開,待這“二十四朵花”次第登場、退場,人們便從冬末開始慢慢走過整個春天,從而進入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
小寒的“花信”三候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花,三候水仙花。”尤其是梅花,在臘月迎寒怒放,成為寒冬里的報春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有花如此,寒天何懼?
海報制作:安寧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是進補的絕佳季節。由國慶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的建議說,冬令進補要有的放矢,藥補、食補相結合,在日常飲食中宜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補益身體,如羊肉、雞肉、鴨肉、蘿卜、紅棗、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可增強身體御寒能力,讓身體“暖”起來。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節令之美·小寒丨5日迎小寒,歡鵲壘新巢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周潤健)“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北京時間1月5日23時5分將迎來
2023-01-04 14:40
原標題:2023文學中國跨年盛典(引題)王蒙畢飛宇等百位名人領讀迎新年(主題)本組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杰“百位名人迎新領讀——2023文學
2023-01-04 13:39
原標題:首屆春節光華馬戲嘉年華即將上演(引題)27場馬戲陪天津觀眾過大年(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記者自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
2023-01-04 13:48
原標題:現實題材“風”起精彩好劇開年天津日報記者張帆新年已至,多部開年大劇陸續登場。目前,反映國內民航業現狀的電視劇《向風而行》持續
2023-01-04 13:39
原標題:天博館藏敦煌文獻特展明閉展(引題)宋元時期文物精品特展相約新春(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正在天津博物館二樓展出的“鳴沙遺墨
2023-01-04 13:47
原標題:“2023非遺過大年”活動啟幕(主題)從即日起持續至元宵節(副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2023非遺過大年”天津非遺年俗文化節活動
2023-01-04 13:43
原標題:舉辦藝術節、建設文化空間,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引題)藝術風景留在家門口(藝術改變鄉村)(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原韜雄
2023-01-04 11:34
原標題: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引題)千年鄉藝古鎮尋(主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通訊員李鵬鵬“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
2023-01-04 11:54
原標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引題)土家族擺手舞“擺”出新生活(主題)中國文化報駐湖北記者瞿祥濤“大家一起來擺
2023-01-04 11:40
原標題:《去有風的地方》劉亦菲李現共踏暖心之旅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邱偉由劉亦菲、李現主演的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于1月3日在湖南衛視
2023-01-04 10:39
原標題:穿越1 9億年的“恐龍”來看你(主題)——云南大規模搶救性發掘恐龍化石紀實(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張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
2023-01-04 10:46
原標題:我科學家發現長著恐龍頭骨的白堊紀鳥類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金地、張泉)記者3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我國科學
2023-01-04 10:50
原標題:從文學到戲劇(引題)是致敬,是對話,更是創造(主題)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彭澳麗近年來,“文學改編熱”在中國話劇舞臺上持續升溫。
2023-01-04 10:55
原標題:動畫電影《深海》終定大年初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袁云兒1月3日,《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的新作《深海》定檔大年初一。該片
2023-01-04 10:38
原標題:漢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浸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題)和田歷史文物展亮相中華世紀壇(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見證2
2023-01-04 09:32
原標題:山西多措并舉推動非遺面食產業發展(引題)讓詩和遠方“美味”起來(主題)朱萌中國文化報駐山西記者郭志清一碗熱氣騰騰、滿嘴留香的
2023-01-04 09:55
原標題: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近日,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舉辦了北京巧娘博物館揭幕儀式,這里將展出200余件巧娘非
2023-01-04 09:38
原標題: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引題)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風向標”(主題)蘇?文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承載著城市底蘊和人文精神。公共
2023-01-04 09:43
原標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戲曲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開班中國文化報訊(記者李佳霖)近日,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由中國戲曲學院承辦、
2023-01-04 09:43
原標題:《演員的誕生》班底打造,“名場面”不斷(引題)《無限超越班》戲里戲外都是“戲”(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2017年,浙江衛視的吳
2023-01-04 08:53
原標題:第九屆絲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彰顯青年影人蓬勃創作能量1月2日,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嘉年華活動在陜西西安
2023-01-04 08:55
原標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正式出版發行《唐卡藝術:傳承與創新》藏漢對照版出版發行。四川美術出版社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3日
2023-01-04 08:46
原標題:如果國寶會說話丨唐代色彩特輯之黃色超乎想象,原來唐代的黃色這么美!織物上那抹用柘木、黃檗、梔子等植物染料染成的土黃、淺黃,耀
2023-01-04 08:42
原標題:首屆東郊記憶新年音樂季唱響2023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任宏偉說唱、電音、流行、搖滾……在成都傳媒集團所屬的東郊記憶里,音樂不曾缺
2023-01-03 16:34
原標題: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風起》開年熱播(引題)“老干部”靳東人到中年再創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
2023-01-03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