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甘肅張掖市民樂縣洪水鎮新豐村的甘肅亞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對中藥材進行分揀、晾曬、剪切,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3年前,這里種的還是馬鈴薯、油菜等傳統農作物。由于收入低,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現如今,在企業的帶動下,新豐村成了民樂縣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基地,2022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3200多畝。
在中醫藥產業鏈條中,種植業處在最低端,也是最不掙錢的環節,而恰恰這里的中藥材也一直在賣基礎產品,農業效益并不高。
【資料圖】
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藥材加工廠的進駐不僅改變了新豐村的現狀,也激活了小山村的土地和老鄉的觀念。
做好中藥材精深加工這篇文章,讓新豐村的藥材成藥“財”。
“我們加工的黃芪一公斤7.5塊錢,通過加工切片以后,同樣品質的黃芪每公斤能賣到15塊錢,價格翻了一番。”公司負責人許萬玉介紹說。
甘肅亞盛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中藥材定植、收購、粗加工的企業。今年,甘肅亞盛藥業有限公司投資15萬元興建集中藥材清洗、切片、烘干、包裝、儲藏為一體的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廠,并于11月開始投入生產。
“目前,工廠每天的生產能力為20噸左右,測算一畝原藥材能提升附加值3000元左右。”公司負責人許萬玉介紹說,原藥材拉到城市飲片車間去凈化、篩選和加工,物流成本很大,再加上農村遠比在城市雇傭工人成本低,這個加工車間正好填補了當地藥材初加工的空檔。這里加工的中藥材,全部來自本地,來源可詢,質量可靠,產品深受用戶青睞。
逐漸成熟的粗加工生產線不僅提升了原材料的品質,也有效吸納了周邊閑散勞動力。
“我們在這里做臨工,按公斤算錢,一公斤1元錢,一天能挑揀100多公斤,一天下來有100多元的收入,自家還有耕地,家里家外都能掙到錢,比出去打工劃算,還能照顧家里。”正在分揀黃芪的新豐村村民張銀香說。
此外,為了讓走進生產線的中藥材達到“道地”品質,民樂縣從育苗、播種、施肥、基地建設等工序入手,建立了嚴格的種植程序,著力推動中藥材良種化、藥源基地標準化、土壤有機化、產地初加工標準化,打造定西中藥材“有機、綠色、道地”品牌。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示范、提純復壯和野生品種馴化、種子種苗繁育、種質資源庫建設等工作,利用科技力量進一步豐富中藥材種植品種,變“產地”為“產區”。
“民樂縣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氣候溫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污染少,適合多種中藥材生長發育,也是理想的中藥材制繁種基地,縣境內主要種植板藍根、黃芩、甘草、當歸等20多個品種。”民樂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連才介紹說,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民樂縣是中藥材絕佳的運銷基地和天然的存儲場地,也為全縣中藥材的精深加工產業升級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民樂縣通過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把中藥材產地初加工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重要抓手,立足資源優勢,狠抓基地建設、龍頭培育、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和倉儲物流等重點工作,中藥材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該縣農業增效的首位特色產業和群眾致富增收的富民支柱產業。
截至目前,全縣培育中藥材合作經濟組織400多個,先后建成中藥材加工企業12家,年加工能力達4萬噸,扶持發展中藥材初加工戶33戶,建成小型初加工作坊22個,加工能力達1.3萬噸。投資1.26億元建成集市場交易、倉儲物流和電商平臺等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創業創新孵化園,入駐中藥材種植、加工及營銷企業68家。
作者:王曉涇 陳思宏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
原標題:“指尖”非遺進校園11月22日,老師(右二)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折溪小學給學生示范刺繡。近年來,折溪小學積極推動“指尖技藝”
2022-11-27 05:42
【藝評】原標題:像小佳這樣的人劉穎余“大家好,我是小佳,大家看到我講話這樣,可能會有點奇怪,但大家不要緊張,不會傳染的,我講話這樣呢
2022-11-27 05:47
近日,范小天導演作品《紙騎兵》獲第17屆美國奧蘭多電影節(2022)最佳外語片獎,這是電影《紙騎兵》在美國斬獲的第6個獎項。奧蘭多電影節 (
2022-11-26 17:37
原標題:94版《三國演義》張飛扮演者李靖飛去世,終年65歲1994年版《三國演義》張飛的扮演者李靖飛因病醫治無效,于11月24日去世,終年65歲。
2022-11-26 06:33
新華全媒+原標題:3分鐘!帶你看百年古船非接觸整體遷移技術11月21日凌晨,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采用世界首創的
2022-11-25 16:34
原標題: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南寧開幕,43個院團帶來48個劇目祝佳祺11月23日晚,2022年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在南寧市廣西民族劇院開幕。據介紹,
2022-11-25 05:31
原標題:近3年最大預估票房進口片《阿凡達2》內地定檔《阿凡達2》國內定檔躁動了整個電影市場。11月23日,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科幻動作大片《
2022-11-25 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