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大家好!歡迎參觀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圓明園。我叫錢。也可以叫我千刀。希望我的解釋能給你一些思路和啟示。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過去,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廢墟。然而,它仍然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我們應該牢記“落后就挨打”的恥辱,努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區以東。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占地約5200畝,規模非常大。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蘄春園組成。它的陸地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和頤和園差不多。圓明園有40個景點,匯集了江南一些著名園林的特色。
圓明園是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包括宏偉的大廳、精致的亭臺樓閣、象征熱鬧的“商業街”、象征田園風光的山野。可想而知,圓明園過去的氣勢是如此宏大。然而在1860年,這些都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剩下的只有這些廢墟。旅行者和朋友們,在參觀圓明園時,我們必須牢記恥辱,努力工作,努力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
好的,請大家自由訪問和瀏覽。順便提醒大家在瀏覽過程中不要亂涂亂丟,保護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圓明園參觀,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小魏,大家在參觀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系我。現在小魏開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圓明園的基本情況。
圓明園由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總面積五千多畝,共一百五十多個景點,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帝每年夏天都會來這里避暑、聽政和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知有沒有人知道圓明園是誰建的?圓明園是建于康熙46年,也就是1708年,所以距今也有三百多年了,后來乾隆、嘉慶及道光皇帝都對圓明園進行了改建。
可能部分游客看過“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正象電影里敘述的那樣,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洗劫,大量文物被搶劫一空,并且建筑被大量燒毀,再后來圓明園又遭到國內軍閥的巧取豪奪,導致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當然大家現在看到的景點部分進行了修葺。
總得來說,圓明園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園林的委婉,還有歐式園林的精華,很值得大家一看。法國大作家雨果把圓明園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各位游客,聽了我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圓明園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那么更多的需要大家去親身體驗,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也可以拍照留念,但是大家一定要愛護環境,遵守游園的規章制度。希望大家玩得開心!小魏也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圓明園參觀!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前來瀏覽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圓明園”。我叫錢書逸,大家也可以叫我錢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點思考和啟示。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過去,我們現在看到的盡是殘垣斷壁,盡管如此,它還是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恥辱,發奮圖強,立志讓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面,它是清代皇家一座大型御苑,占地約5200畝,規模十分宏大。圓明園有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它的陸地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和頤和園差不多。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分布著40個景區。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其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可想而知,昔日的圓明園氣勢是多么的宏大。然而,1860年,所有這些都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剩下的就是這些殘垣斷壁了。旅客朋友們,瀏覽圓明園,我們一定要牢記恥辱,發奮圖強,爭取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好了,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瀏覽,順便提醒大家,在瀏覽的過程中,不要亂涂亂畫,不要亂扔垃圾,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臺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它的陸上建筑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5,200余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游享樂,并于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
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于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戶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瑯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制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創造的一處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制園林建筑,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臺、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余處山水環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占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圓明園體現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它:"實夭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園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筑,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筑。"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區以東。原來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倒排,總面積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建于清乾隆年間,亭臺樓閣140余座,總面積350萬平方米。它的土地建筑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相當于一座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蘄春園組成。這三個花園相互毗鄰,被稱為圓明園。占地5200多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面積大近1000畝。它是清朝封建皇帝建立并經營了150多年的大型皇家宮殿。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皇帝在圓明園居住多年,過得很愉快,在那里舉行宮廷會議,掌管政治事務。和故宮一起,是當時的國家政治中心,被清朝皇帝專門稱為“皇家園林”。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聞名,而且是皇家博物館,收藏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們國家(法國)的圣母院的所有珍寶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這個宏偉壯麗的東方博物館。”這座花園陳設豪華,收藏了大量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說,“園中壯麗的景象超乎歐洲人的想象”。“這座皇家別墅里,在成千上萬的家庭中,積累了各種珍貴的財富。”精美的紅木雕花家具、精美的古碎瓷瓶和琺瑯瓶燈、金銀織錦、地毯、皮具、鍍純金的法國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嵌有寶石的狩獵圖、生動的風景人物匾額、中國其他美術產品、歐洲各種奇異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營造的大型園林,規模宏大,景色優美。平地疊山理水,提煉園林,廣植樹花。連綿起伏的山丘、蜿蜒曲折的水面、亭臺樓閣、蜿蜒曲折的走廊、島嶼和橋梁,將廣闊的空間分成數百個由不同興趣的山川環繞的景區群。公園內的水面約占三個公園總面積的4/10。大、中、小水面在平地上人工開挖,由川流不息的河道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江湖體系。公園內有大小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而生,構成了一個分層的園林空間。讓整個花園像江南的霧水。可以說,雖然是人做的,但就像天堂一樣。
圓明園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精髓,是當時最杰出的大型園林。乾隆皇帝說:“沒有比這更好的地方了,就是皇帝可以出行的地方。”。而且在世界風景園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名聲傳到歐洲,被譽為“千園之園”。法國大作家雨果在1861年評論道:“試想一下,那是一座像月宮城堡一樣迷人的建筑,頤和園就是這樣一座建筑。”人們常說希臘有帕臺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頤和園。“這是一部驚人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在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10月,被英法聯軍野蠻劫掠焚毀,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屈辱歷史的一頁。
今天的圓明園遺址公園,以遺址為主題,形成了凝固的歷史與蓬勃的園林氛圍相結合的獨特旅游景觀,不僅具有巨大的政治和歷史價值,而且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游勝地。圓明園被毀的悲劇曾經是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征。圓明園的重生已經并將繼續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繁榮昌盛的見證。隨著專項規劃的出臺,2006年基本建成圓明園遺址公園的目標已經明確呈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堅信,一座綠色的圓明園將成為綠色奧運的一顆明珠。一個基本建成的圓明園一定會成為人民奧運的亮點。
標簽:
上一篇:環球熱門:2023年海螺溝磨西古鎮溫泉酒店(三篇)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流浪地球2》天津路演主創團隊寄語學子(引題)?永遠對世界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上映51天、票房已突破
2023-03-14 11:52
原標題:TVB入局交出亮眼成績單(引題)?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主題)3月7日晚,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VB)淘寶直播間“TVB識貨”
2023-03-14 11:44
原標題:從產業鏈分類切入規范劇本娛樂經營高明作為文旅領域的新熱點,劇本殺近年來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2022年,由洛陽博物館聯合第三方聯合
2023-03-14 11:50
原標題:又一屆奧斯卡落幕,楊紫瓊如愿捧得小金人(引題)?《瞬息全宇宙》獲七項大獎成最大贏家(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
2023-03-14 11:32
原標題:這項傳統手藝還不是“非遺”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在《書店的燈光》中寫道,書店“不是一天勞作后回家順
2023-03-14 10:39
原標題: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主題)梁朝偉湯唯獲最佳男女主角洪金寶獲終身成就獎(副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
2023-03-14 10:48
原標題:《保你平安》上映四天票房超1 6億元,口碑持續發酵(引題)?直面網暴,這份社會觀照何其珍貴(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剛過去的周末,中
2023-03-14 10:49
原標題:第95屆奧斯卡頒獎(主題)楊紫瓊獲最佳女主角(副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于美國加州洛杉磯
2023-03-14 10:45
原標題:深情音符奏響“時代強音”(主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來滬獻演(副題)文匯報記者姜方春暖花開之際,國家大劇院管弦樂
2023-03-14 10:43
原標題:北疆博物院招募?小小“國保”人今晚報訊(記者高爽)作為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北疆博物院將于3月26日開設講解訓練營小小“國保”科
2023-03-14 09:53
原標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殷墟)副站長何毓靈代表(引題)?推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主題)【代表委員議國是】今年的政府工作
2023-03-14 09:49
原標題:《流浪地球2》在津校園路演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上映50天、票房突破40億元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校園路演昨日來到海河中學,導演
2023-03-14 09:46
原標題:平津館及館藏文物入選紅色資源名錄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平津戰役紀念館獲悉,該館及館藏15件(套)珍貴文物日前入選天津市紅色
2023-03-14 09:36
原標題:向天津歌唱傳統致敬(引題)?張園舉行李光羲歌曲欣賞會(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在天津籍歌唱家李光羲逝世一周年之際,昨日
2023-03-14 09:55
原標題:七旬阿姨實現“電影夢”(主題)拍紀錄片記錄廣州(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岸)前日,“市民導演”盧綺萍作品放映交流會在廣
2023-03-14 07:46
原標題:踏訪化德裕民遺址:一個因考古而“揚名”的北方縣城中新網烏蘭察布3月13日電?中新網記者李愛平站在用鐵柵欄保護起來的考古發掘現場,
2023-03-14 07:55
原標題:楊紫瓊:夢想遠大也有實現的那一天楊紫瓊能否成為奧斯卡史上首位亞裔最佳女主角,成為今年奧斯卡的最大看點。最終,楊紫瓊得到小金人
2023-03-14 07:51
原標題:瓦爾達:被標簽窄化的新浪潮導演徐江傳播中的誤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女權”話題在時尚中的風行,近年來關于法國導演阿格尼斯·瓦爾達
2023-03-14 07:37
原標題:時間跨度上百萬年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結果揭曉央視網消息:昨天(3月12日),“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6個項目因
2023-03-13 15:43
原標題:大提琴家揚·沃格勒(引題)奏響3小時巴赫經典(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音樂廳燈光傾落,觀眾凝神,巴赫的旋律在大提琴家揚·沃格勒的
2023-03-13 10:36
原標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引題)兩部佳作感動北京觀眾(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近日帶著《深淵》和《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兩
2023-03-13 10:48
原標題:陜西夜塬遺址:展示百萬年來遠古人類活動清晰軌跡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今天(12日)公布,其中,陜西夜塬遺址由于展示了百萬年來
2023-03-13 09:33
原標題:來紫竹院可賞古代瓷塑玩具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古代兒童玩什么樣的玩具?來紫竹院行宮就能知道。“大器玩成——中國古代瓷塑玩具
2023-03-13 09:34
原標題:《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邀您共賞純粹率真的詩意心靈飽蘸溫情畫筆,一生呵護童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
2023-03-13 09:37
原標題:六代“瓊花”傳承娘子軍精神(引題)中芭《紅色娘子軍》60年長演不衰(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向前進、向前進……”伴隨著熟悉的旋
2023-03-13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