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滴滴恢復新用戶注冊 是“又一個信號”

時間:2023-01-29 11:35:46    來源:網經社    

1月16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宣布,恢復新用戶注冊。

一份公告里,出現了6個“安全”。

簡單回顧一下,過去一年半發生了什么:


(資料圖)

2021年6月11日,滴滴向美國證交會(SEC)遞交IPO招股書,6月30日,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這是自阿里巴巴上市之后,中國公司在美股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2021年7月2日,網信辦對滴滴啟動網絡安全審查。7月4日,網信辦通報:“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通知應用商店下架。7月16日,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進駐滴滴,開展網絡安全審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發布公告: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2022年6月2日,滴滴向美國證交會遞交退市申請。6月10日,滴滴結束在紐交所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此時距離IPO尚不滿一年。

2022年7月21日,網信辦對滴滴處人民幣80.26億元罰款。同日,網信辦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提到:滴滴公司存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因涉及國家安全,依法不公開。同日,滴滴官微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全面深入自查,積極配合監管,認真完成整改。

直至2023年1月16日,滴滴宣布:一年多來,我公司認真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嚴肅對待審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滴滴出行”的新用戶注冊。

在滴滴官微的評論區里,有人說這是“重大信號”。《華爾街日報》等外媒也認為,這是“又一個信號”。

今年1月13日,央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曾透露,對螞蟻集團等14家平臺的整改已基本完成。

結合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基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各界普遍猜測,對于平臺經濟的集中整改即將告一段落,今后會進入常態化監管的階段。

對于滴滴來說,在春節前夕恢復新用戶注冊,是重振業績的一個好機會。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年多來,行業競爭格局已變。

這一步對于滴滴意味著什么?對于平臺經濟又意味著什么?我們請教了幾位大頭,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滴滴被監管的重點,包括大家關注的焦點還是在于安全問題。滴滴涉及的安全問題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個人信息安全,甚至還上升到國家信息安全,可能還涉及到比較復雜的中美之間的問題。

所以,安全會是滴滴未來合規經營的一個關鍵點,并且會一直持續下去,將是監管的重點。

我認為,上市大概率會成為滴滴在未來的必選項,滴滴的這種經營模式,如果不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包括原始股東的利益損失,同時連經營上也會有些困難。

但在美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會在港股或國內科創板上市,也不排除A+H同步上市的可能性。至于上市過程中誰成為真正的控股股東,監管對其還有什么要求,這些是后續需要細化的。

包括滴滴、螞蟻在內,平臺企業整改完成之后,意味著平臺經濟治理進入新階段。

總體來說,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從歐盟到美國,都對平臺經濟實行強監管,因此國內對平臺經濟的整改是整個大趨勢下的一個篇章。

但平臺企業的后續發展,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其中一些來自于它們自身所無法掌控的風險,比如,前文提到的中美之間的摩擦。

它們也面臨著監管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監管對其寄予了許多期待,希望其能承擔起一些社會責任。而對企業來說,主要以盈利為目的,當下也正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再加上當前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小的困難,平臺企業的發展與整個大環境息息相關,一些平臺企業實際上是依附于底層中小企業來發展的。

未來也不排除平臺企業內部管理層的新一輪調整,這些都是平臺企業所無法回避的問題。

所以平臺企業和平臺經濟后續的走向,現在還不太好下判斷。

滴滴和螞蟻兩者的問題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滴滴的主要問題是大數據安全問題,網絡安全審查通過,恢復正常運營是好事;螞蟻則是金融合規問題。

兩者確實都是舉足輕重的平臺型企業。之前對平臺型企業整改是為了防止資本的無序擴張,現在整改結束,對于合規的平臺企業應該支持其健康持續發展。

平臺經濟已經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支持是肯定的,但支持的同時肯定會慢慢建立科學有序的常態化監管,以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防范信息安全、金融風險,使平臺經濟這把火不至于發展成“火災”,而是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永動力。

后續滴滴肯定會尋求上市,因為它燒的錢太多了,靠經營利潤讓投資人獲得投資回報根本不現實。但在國外上市的窗口和條件已經失去,最大的可能是香港和內地同時上市。

滴滴本質上是一家數據公司,做信息匹配的,但這個匹配又建立在對諸如地圖數據、乘客、司機信息等敏感信息挖掘利用的基礎上,所以數據安全尤其重要。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乘客的行程數據,甚至敏感地理位置的精確坐標,甚至某固定區域的出行頻次等,都涉及信息安全,這些信息會不會被濫用、泄露?

所以對這類企業進行常態信息安全監督是有必要的,滴滴自己強調數據安全,也是合規的需要。

標簽: 網絡安全 信息安全 安全問題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