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GMV增速接近社零 阿里核心不再先進?

時間:2023-02-27 14:47:24    來源:網經社    

2月23日美股盤前,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財年Q3業績。財報數據顯示,阿里第三財季營收2477.6億元,略高于市場預期的2458.7億元。由于去年同期阿里大文娛部門計提了250億元的商譽減值,所以本財季凈利潤指標同比大幅增長138%,達到457.46億元。

從業務結構來看,由于疫情反復對宏觀經濟造成的影響,報告期內淘寶天貓的GMV呈現中個位數負增長,但與之對應的客戶管理收入則負增長9%,超過上述GMV的下降幅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既可以理解為阿里在相對困難的階段,選擇降低抽傭跟平臺中小商家共度難關,也可能反映出阿里面臨的國內同業競爭加劇。

反倒是蔣凡負責下的國際商業零售,本季度表現亮眼,大幅增長26%。

新立場在此前文章《風清揚隔空舞劍,俞永福重回東宮》一文中,曾表達觀點:俞永福執掌的本地生活,雖在阿里核心序列之中,但并非順風業務,前途未卜;蔣凡看似是被左遷貶謫,但其負責的海外板塊,正因為過去營收占比低所以增長潛力大,因過去不算核心業務所以歷史遺留掣肘也少;兩相比較之下,誰才是阿里“太子”或許還不好說。

如今,這個觀點似乎得到了印證。最近一周左右,關于阿里本地生活動蕩的傳聞頻頻傳出,加上核心電商業務的明顯承壓,至少從財報給出的數據來看,蔣凡似乎真撈到了個“蟄伏練級”的機會。

不過即便如此,這個板塊還是因為權重太低,在阿里整體收入中占的比例僅微升了一個百分點。并且這個信息似乎并沒有引發太多關注,外界視野的焦點大概仍然在剛于超級碗上撒了一個億的Temu上面。

同樣比較亮眼的還有菜鳥這條業務線,增收從去年同期的131億元大幅增長27%至166億元,這與近來菜鳥不斷把自己做重的各種動作相符。

CEO萬霖曾公開表示,送貨上門是菜鳥2022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去年8月份,“丹鳥”更名為“菜鳥直送”,目前已經覆蓋全國數百個城市,主要負責范圍內消費者在天貓超市購買的米面糧油、酒水飲料等重貨。

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的,可能還是阿里云。作為阿里巴巴“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三大支柱戰略之一,阿里云本季度共錄得了3%的同比增長,較上季度的4%稍稍放緩,不過這部分業務在阿里整體營收中的占比環比從10%降到了8%。

逍遙子去年底拿掉了張建鋒,自己頂上阿里云的掌舵位。從時間節點上算,這頗有點提前刮骨療傷的意思。

01核心持續承壓

昨天阿里發布財報后,美股盤前一度大漲7%。然而同前一天業績略超預期的百度一樣,開盤后阿里股價快速跳水,最終收盤微跌0.65%。

資本市場的上述反應可能跟國企不再允許四大對賬有一定關系,但阿里核心業務持續承壓的現狀,在估值邏輯沒有發生大調整的情況下,也確實難以撐起這么大的漲幅。

按照財報披露的信息,淘寶天貓上的實物商品當期GMV呈現中個位數的降幅。具體到不同的商品品類,主要是時尚配飾類的需求減弱。雖然報告期內醫療保健、寵物護理和生鮮產品有所增長,消費電子品類降幅收窄,但仍不足以抵消時尚大類的負面影響。

從走向上看,淘寶天貓實物商品中個位數的GMV降幅,基本上完美擬合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大盤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10月到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下降0.5%、5.9%和1.8%。阿里作為最大的網上零售平臺,自然難以避免跟消費大盤同頻波動。

不過《新立場》在對2021年和2022年Q4的社零總額加總后,計算得到的社零整體降幅約為2.7%,因此阿里財報披露的所謂“中個位數”GMV降幅大概率還要弱于社零整體表現。

對于電商行業來說,即便從2020年起網絡零售增速大幅放緩,但仍然保持了高于社零整體的增速,因而滲透率在不斷提升。例如同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Q4各月網上零售額均保持了4%以上累積增速,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則保持了6%以上的累積增速。

所以電商實物GMV增速弱于社零整體表現這事,并不是個普遍現象,只能算是個阿里特色。

這是比阿里當季盈利更重要的指標,它清晰表明阿里中國分部最核心的淘寶天貓業務在持續承壓:當你連宏觀大盤都沒跑贏,這不單單是比同行表現慘淡的問題,這甚至有點像阿里喪失商業先進性的問題。

作為國內電子商務模式曾經的布道者,阿里如果喪失了商業先進性,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的觀察者,大概都會感到難以接受。話說前兩天,芒格在出席Daily Journal年度股東大會的時候還順便評價了下阿里。

芒格坦誠地說,投資阿里巴巴是他最大的失誤之一,他之前可能是被電商模式震驚了,過高估計了阿里巴巴的回報率:“阿里巴巴在電商業務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仍然是零售業,競爭激烈。”

可能可以佐證上述觀點的另一個數據是,阿里本季的客戶管理收入大降了9%。

上次客戶管理收入大降,還是在2022年Q2對應的那個財季,當時同比下降了10%。無論是去年Q2還是Q4,都屬于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階段,因此一部分原因應該是阿里在困難時期降低了抽傭比例。但對比同期京東和拼多多等競對的同期財務數據,也不排除同業競爭加劇導致阿里在商家側平臺話語權降低。

另一個較為核心的云計算業務,本季基本延續了上季的增長頹勢,由4%的同比增速降到了3%。

其中來自非互聯網客戶的營收增長了9%,整體營收占比來到53%,而來自互聯網客戶的營收則降低了4%。橫向對比來看,百度云Q4同比營收降低了4%,騰訊云則在此之前就在進入營收收緊階段,所以阿里云跟其他互聯網云廠商提質增效趨勢基本一致。

去年阿里云的香港機房宕機事件,最終連累到時任一把手張建鋒去職。從逍遙子接替張建鋒代管云計算業務來看,集團對阿里云仍然寄予厚望。

從時間節點上看,本報告期內張勇上任的連鎖反應還未來得及體現,后續張勇能否通過調動和整合更多資源在業務側給到支持,阿里云能否找回自信,還需再觀察。

在阿里定下的“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三大戰略里,全球化業務本季在蔣凡帶領下表現算是最突出的,國際商業部門整體增速達到了18%,其中零售業務同比增長26%。

從去年12月接手阿里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以來,蔣凡上任時間已滿一年。2022前三個季度海外商業分別只有7%、2%和4%的增速,這個季度Trendyol對海外業績有較大貢獻,但不確定蔣凡能否依靠Trendyol在土耳其市場進一步打開局面,或者將相關的適用經驗推廣到其他海外市場。

02外圍收縮止血

過去兩年,無論電商還是本地生活領域,房間里最顯眼的大象都是抖音。

就電商業務來說,抖音遠超拼多多當年的成長速度顯然給阿里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但同為阿里陣營的餓了么卻在本地生活領域跟抖音這個競爭對手達成了合作。

這表面看起來是集團不同業務線各自為戰,但其實背后的核心邏輯是阿里在加快外圍業務止血的速度。

在低毛利自營零售收入占比貢獻大幅提升,同時客戶管理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阿里這個季度之所以能在利潤上超過市場預期,關鍵在于外圍業務止血成效顯著。

首先在本地生活領域,雖然訂單量同比跟去年持平,但由于餓了么的商業效率改善,該部門的虧損已經進一步縮窄。由于配送成本降低和平均訂單價值增加,餓了么到家業務繼續保持正向的單位經濟效益。

同時根據本月20號流出的消息,阿里本地生活業務線在2022上半年已經裁減了3000人的情況下,繼續推動新一輪裁員。餓了么到店業務(原“口碑”)也將與高德合并,原到店業務負責人張亮將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CEO俞永福匯報,改為向高德CEO劉振飛匯報。

無論裁員還是業務線降級,都表明阿里在加快推進本地生活的止血速度。

其次,在傳統弱勢項目大文娛領域,虧損幅度相比之前也大幅減少。整個阿里大文娛第四季度的收入只有76億元,同比減少6%。但經調整EBITA這部分虧損只有2500萬,雖然跟已經盈利的愛奇藝或者騰訊視頻有很大差距,但阿里本身做大文娛的思路就跟其他幾家不同。

像優酷這個流媒體項目,已經越來越成為“添頭”似的存在。在整個第四季度,優酷基本沒有一部火爆出圈的電視劇,因此這部分營收減少了6%。但與此同時,優酷本季度的日付費用戶數同比反而增長了2%。

因為優酷上面雖然看不了《三體》,也看不了《狂飆》,但作為88vip的添頭白送還是不錯的。作為曾經的“優愛騰”之首,由于在內容投入上的縮減,優酷與其他兩家的差距或越拉越大。不過好消息是,優酷已連續七個季度虧損同比收窄,添頭命就添頭命吧。

除此以外,菜鳥自2021Q3財季經營現金流轉正過后,業績目前仍然保持著阿里各部門最快的增速,本財季營收同比增長27%,同時經調整EBITA只虧了1200萬人民幣。

雖然相較于上個季度經調整EBITA盈利1.25億元環比下降,但從最近兩個季度的趨勢看,菜鳥作為阿里電商業務關鍵的基礎設施支撐,已經不再需要集團輸血了。

同時,阿里財報還提到盒馬生鮮和淘菜菜業務虧損顯著收窄,這些業務同樣是連續多個季度虧損減少。

從上面提到的內容可以看出,在基本上所有外圍業務線,阿里都在推行收縮止血戰術,而且效果明顯。

只不過某種程度上講,這些收縮止血的成果是建立在犧牲業務長久發展空間上換來的,這在本地生活或者大文娛部門尤其突出。阿里需要考慮,這種某條業務線上的持續削減投入,最終會不會演變成不得不戰略性放棄該業務。

03寫在最后

在財報后的電話會上,有分析師問如何看待同行的補貼政策,逍遙子微微內涵了一下剛回歸的劉強東。

張勇認為補貼是并不新鮮的事物,隔段時間就會有人主動跳出來做這個事情,但從歷史經驗上講,價格補貼是不可持續的,最終改變局面還是得靠技術。

他認為技術創新,包括商業機制的創新,才能夠真正改變局面,才是真正讓商家愿意把它最好的商品、最好的價格給到消費者的推動力。

然而就當下而言,除了京東之外,拼多多、抖快、甚至B站知乎這些社區平臺都在持續侵蝕阿里的業務基本盤。

它們可不止有補貼,反倒是各有各的花招。

標簽: 本地生活 阿里巴巴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