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這期的微課堂好精彩……”近日,沿溪鎮雙溪屋場的大樟樹下,一場精彩的《屋場建設我們能做什么》課程引來村民駐足旁聽。授課的不是外請的專家教授,而是沿溪建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存恒。這種“新潮”的業務培訓,正是沿溪鎮推動人才與鄉村振興發展“雙向奔赴”的生動體現。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沿溪鎮注重農村隊伍建設,把人才資源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先行條件,通過精心“筑巢”、用心“固巢”、悉心“暖巢”等一系列招才聚才、育才儲才、尊才愛才措施,切實打造出一個業務素質較高、工作作風優良的農村“人才矩陣”,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筑巢引鳳來:****吸引返鄉創業“新農人”,**為鄉村振興點燃新引擎
“政府‘引老鄉回家鄉’政策非常好,我相信我能憑借自身努力以創業帶動就業,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邱慧婷說道。這個曾在傳媒行業摸爬滾打八年,憑借“十八般武藝”在省城站穩腳跟的瀏陽妹子,如今轉身投入沿溪這片熱土化身“新農人”,運用自身專業所長,在育苗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夢想。邱慧婷的例子正是沿溪鎮廣引八方之才的一個縮影。
為聚人才之力,沿溪鎮著力打好“政策完善,招才引智”兩張牌,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鄉村振興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搭建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指導服務平臺。積極實施“1+3”人才培養工程,組建起22支以一名本土人才為核心、一名政府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黨支部成員為幫扶力量的幫幫團,分別在政策扶持、產業發展、生活服務方面給予支持幫助,促進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隊伍向農村“回流”。聚焦“儲備人才”,統籌建立以本土人才、專家學者、青年學生、外來能人為重點的人才信息庫,截至2022年底,全鎮共有農村實用人才2165人,農村電商人才457人,2021年認定長沙市高級新型職業農民16人、中級3人,實現為鄉村事業發展“引流”,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固巢育鳳強:****選準人才培育“田秀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沿溪鎮沙龍村萬畝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區的育苗大棚內,100余名黨員代表正認真聆聽著蔬菜種植的要點。這種將實踐課堂搬進了田間地頭、大棚現場,邀請村域范圍內有產業、有實績的專家能手現場授課的課程,正是沿溪鎮推行“以產引才,以才促產”又一次有益實踐。近年來沿溪鎮大力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從最初的蔬菜種植、水稻養護、金桔栽種等技能培訓課程,再到如今的農業政策解讀、美麗宜居村莊規劃設計等,沿溪鎮已初步形成“一村一課”的工作格局,一批批有代表性的本土專家、種植能手、致富達人通過現場講解、現場答疑、線上聯系等方式講授著專業技能知識。截至2022年底,已成功組建技能培訓導師團10支,累計舉辦各類座談會300余場次、線上線下宣講會800余場次。這種“理論+田間”相結合的模式,不僅讓村民快速了解產業發展的要素、市場的需求,同時帶動更多的黨員群眾實現家門口的創業增收。
(沙龍村育苗大棚內的“田間課堂”技能干貨滿滿)
為更好地培育本土人才,沿溪鎮始終聚焦“怎樣培育人,培育怎樣人”的靶心問題,建立完善高效務實的人才培養制度體系,全面推進“十百千”產業人才培訓工程,按照以10名行業領軍人才為核心、每年至少組織100場次培訓沙龍等人才交流活動、每年至少覆蓋1000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標準,合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備、技術領先、服務社會的鄉村振興產業人才隊伍。同時,積極推行基層干部“導師幫帶制”制度,讓“老師傅”帶“小徒弟”通過組織學習、專題培訓、談心談話、座談交流、調研走訪、跟班學習、實地觀摩、現場教學等形式進行幫帶,累計開展現場教學、經驗交流102場次,“師帶徒、育良才,徒成師、代代傳”蔚然成風。
(“老師傅”陳愛平指導新同事開展庭院經濟勘量工作)
**暖巢留鳳舞:**當好人才服務“店小二”,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
“創辦三知農業之初,政府積極幫我尋找辦公場地,還免去了三年的租金,當我告訴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想打造一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時候,他們不僅全力支持還主動幫助鏈接資源。”回憶起政府對他的扶持,長沙市三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軻心懷感恩。如今的三知農業將沿溪蔬果產業鏈與互聯網、電子商務深度融合,已成為沿溪鎮最富代表性的農村電商龍頭企業,成功入選首屆“湖南省鄉村振興青年先鋒集體”。
(張小軻為沿溪農村電商扶貧應用培訓班授課)
為厚植人才成長沃土,沿溪鎮聚焦更新服務理念,優化服務路徑,濃厚服務氛圍三個重點,依托三知農業成立鄉村振興產業人才服務中心,積極搭建政策宣傳、科技下鄉、勞力供需、項目洽談等橋梁,提供返鄉人才接待、鄉村發展咨詢、鄉情聯絡、發展問題解決等服務。截至2022年底,已組建專業服務隊5支、星火聚能服務隊34支,通過主題沙龍、專業技能實踐教學、帶富作用大比拼、志愿服務等活動,定期提供農業服
務、企業服務、法律服務、金融服務、政務服務、市場引導服務36場次,累計收集各類意見建議513條,幫助5000余戶村民發展產業、穩定就業,為沿溪鎮產業發展、人才返鄉創業、多渠道帶動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鎮經濟發展辦通過開展“企業家服務日”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茂材需沃土,良禽棲良木,做好人才振興工作,引進來是基礎,育得好是重點,留得住是關鍵!”沿溪鎮黨委書記李洪湖表示下階段將進一步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協助湖南農業大學瀏陽校區打造萬名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為高校學子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為廣泛開展支農扶農打下堅實基礎,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劉航宇、鐘馨星)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僅一天假期的清明,近十部類型各異、分眾明顯的影片撐起近兩億元票房(引題)只有黃金檔才可能產生好票房?(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沒
2023-04-06 13:34
原標題:陜西舉行癸卯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4月5日,演員在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上演唱歌曲《黃帝頌》。當日,癸卯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
2023-04-06 13:41
原標題:走進洪都拉斯科潘瑪雅古城遺址這是4月1日航拍的洪都拉斯科潘瑪雅古城遺址(無人機照片)。科潘瑪雅古城遺址位于洪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西
2023-04-06 13:47
原標題:專家學者共議古文獻的珍貴價值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日前,“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對現代的啟迪”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國
2023-04-06 12:43
原標題:細致品味故宮建筑文化【著書者說】故宮又名紫禁城,為明清皇宮,且擁有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筑群。自明
2023-04-06 12:50
原標題:廣覆蓋+強創新,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成果(主題)十年間,上海市民文化節舉辦40萬項活動,惠及2億人次(副題)文匯報記者李婷“原以為公
2023-04-06 12:53
原標題:江南古鎮“軋蠶花”4月5日,在德清縣新市古鎮舉行的蠶花廟會上,“蠶花娘娘”在撒蠶花。當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古鎮舉辦第二十
2023-04-06 12:41
原標題:《非常懸疑》十年重裝再登臺(主題)編劇導演王子川第一次“當觀眾”(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王子川編劇、導演的《非常懸疑》,
2023-04-06 12:33
原標題:藝術電影怎樣叫好又叫座(主題)——第五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專題座談會側記(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張國圣黃漢鑫藝術電影怎樣才
2023-04-06 11:53
原標題:百廿學府山西大學學子“清明射柳”弘揚中華傳統射藝文化中新網太原4月5日電(楊靜李佳威)清明時節,百廿學府山西大學內多名學子身著
2023-04-06 11:50
原標題:細探故宮建筑里的秘密【光明書話】?參觀故宮的人,常常驚嘆于其輝煌的外觀、嚴謹的形制、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精湛的技藝,然而
2023-04-06 11:50
原標題:在國家大劇院,赴一場跨越南北的“萌新”非遺之約皇城京韻云蒸霞蔚,浙里婺風氣象萬千。一條運河通聯南北,連接起北京和浙江的文化傳
2023-04-06 11:49
原標題:詩歌劇《大海的回聲》上演人民日報廣州4月5日電(記者羅艾樺)近日,紀念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詩歌劇《大海的回聲》在廣東廣州中山紀念
2023-04-06 11:33
原標題:作品類型多樣,小眾題材扎堆(引題)4月新片口碑高,冷門檔期不冷(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 ???剛進入4月,本年度影市第13周
2023-04-06 10:51
原標題:海內外古槐后裔齊聚“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尋根祭祖中新社臨汾4月5日電?中新社記者楊杰英又是一年清明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中華兒
2023-04-06 10:50
原標題:人生之路(引題)青春美學,叩問自我與時代(主題)央視在播的《人生之路》散發著濃郁的時代感,劇中人物的青春時光相遇了中國改革開
2023-04-06 09:43
原標題:北京工業遺產建筑活化利用再添新范例——(引題)窯火重燃(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潘福達永定河畔,西山腳下。位于門頭溝區琉璃渠村的原
2023-04-06 08:48
原標題:《不止不休》的力量(主題)——青年導演王晶談影片創作(副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新片《不止不休》上映后,當即在網上形成熱議,并在
2023-04-06 08:43
原標題:甘肅榆中:千年古鎮上演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城隍出府”中新網蘭州4月5日電(田鵬鶴安方江)城隍出府、青城小調、秧歌表演……清明期間
2023-04-06 08:50
原標題:B站UP主發起停更潮?記者采訪發現,內容品質、創作生態、激勵機制都面臨新問題(引題)面對大流量,眾多平臺都在吸引UP主發布視頻(主
2023-04-06 08:36
原標題:半熟的愛情:“寫實派”戀綜突出重圍進入2023年,戀綜市場依然熱鬧。與過往的同質化內容不同,如今的戀綜已然有了百花齊放的態勢——
2023-04-06 08:39
原標題:贛州于都:《長征第一渡》致敬英烈專場迎來“特殊觀眾”4月4日晚,在贛州于都長征大劇院,大型文旅史詩舞臺劇《長征第一渡》推出致敬
2023-04-06 07:51
原標題:清明時節茅山會船4月5日,各式船只在茅山西大河參加茅山會船(無人機照片)。當日是清明節,江蘇省興化市舉行茅山會船盛會,船只和選
2023-04-06 07:36
“文化市場新觀察”原標題:海口市加快文藝演出市場與旅游消費深度融合(引題)濱海之城吹起文藝風(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周亞軍?核心閱讀藍天
2023-04-06 07:39
原標題:美術館里度假期4月5日,觀眾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清明假期,不少市民來到鄭州美術館新館參觀,感受藝術魅力。新華社記者張浩然攝4月
2023-04-06 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