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性關節炎是由自發性關節內出血及反復關節內血腫引起,以慢性疼痛、關節損傷、生活質量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衰竭性疾病,晚期以關節的纖維化變性和功能喪失為特征,受累關節多為膝、肘、踝,其典型病理表現為滑膜炎、關節軟骨破壞及軟骨下骨破壞。
在血友病患者中預防性應用 VIII因子或者 XI 因子雖可以減少關節出血的發生率,但仍有患者會出現突發性關節出血。面對無法通過一般治療的反復關節內出血患者以及已出現關節強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的重癥患者,往往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關節置換術是骨科手術治療的常見方式,但手術作為一種創傷性治療手段,對于普通患者來說尚存在諸多風險,更何況是面對出血風險極高的血友病患者,這對于骨科醫生、患者及家屬均是一場高強度的挑戰。因此,研究具有預防性和有效性的方法來降低血友病性關節炎患者的手術失血風險至關重要。
(資料圖)
既往血友病患者曾一度被骨科醫生視為手術相對禁忌,近些年由于因子替代的廣泛應用及多模式血液管理措施進步,才使得這一狀況得到改變。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全膝關節置換術對于血友病性關節炎的療效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也有研究表明血友病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的遠期結果令人鼓舞;但血友病性關節炎患者在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報道相比其他骨科大手術少見,且此類相關圍手術期失血的報告國內尚無。
為此,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彭慧明、翁習生教授團隊針對多模式血液管理措施下,血友病關節炎與股骨頭壞死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的圍術期失血風險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并發表于《協和醫學雜志》。
該研究回顧性納入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5日接受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并符合標準的26例男性血友病關節炎患者(即HA-THA組),平均年齡(30.46±6.78)歲,BMI(23.90±4.53) kg/ m2 ;按照1:3匹配76例接受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即ONFH-THA組),其平均年齡(34.41±7.398)歲,BMI(24.61±4.11)kg/ m2 。兩組年齡、BMI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兩組均由同一醫師主刀完成,采用后外側入路;假體均使用生物型固定假體,假體摩擦界面均為陶瓷-陶瓷。
①圍手術期氨甲環酸的使用根據專家共識,切皮前5~10 min,予1 g靜脈滴注;在關閉切口前,予1~2 g局部應用。
②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使用:根據共識,為預防術后貧血發生,患者于術后第1日開始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 1萬IU/d,聯合蔗糖鐵100~200 mg/d,連用3 d。若患者術前有貧血,則從術前即開始應用。
③若無禁忌,在術中采取控制性降壓措施,目標控制平均動脈壓減低至基礎血壓的70%。
④異體輸血:參考2021版《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及本中心臨床實踐,血紅蛋白>100 g/L可以不輸血。血紅蛋白<80 g/L應考慮輸血。血紅蛋白在80~100 g/L之間,根據患者的貧血程度、心肺代償功能、有無代謝率增高以及年齡等因素決定。
圍術期不使用藥物預防抗凝,均采用機械性抗凝,其他血液管理措施同ONFH-THA組。
甲型血友病凝血因子替代治療首選基因重組FVIII制劑,所需劑量(u)=體重(kg)×(所需達到的血漿FVIII:C水平%-實際所測的FVIII:C水平%)÷2,由于FVIII的半衰期為8~12h,故在首次輸注后應每8~12h再次輸注首劑的一半,以維持所需達到的FVIII:C水平,防止出血等并發癥的產生。
血友病患者術后1~3天繼續輸注凝血因子,將其濃度保持在80%以上,術后4~6 d保持在40%~80%,術后7~14 d保持在30%~60%。HA-THA組一例乙型血友病患者使用凝血酶原復合物替代治療。
術后傷口加壓包扎。HA-THA組有部分患者放置引流管,常規術后24 h內拔除;ONFH-THA組常規不放置引流管;術后給予預防性抗生素 1 d。并鼓勵患者早期行主動踝泵和直腿抬高練習。術后患肢外展中立位;復查術后髖關節正側位X線確認假體位置及大小合適,可完全負重下地活動;ONFH-THA組按照指南開始規范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治療。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主要結局指標差異。其中主要結局指標為術后失血情況,包括總失血量、隱性失血量、大出血率(大出血定義為24 h內血紅蛋白下降量≥20 g/L或輸入異體紅細胞≥2 U)、輸血率等。
① HA-THA組中位手術時間(98 min 比 77 min,P=0.015)、中位住院時間(20 d 比 12 d,P=0.000)均明顯長于ONFH-THA組。
② 主要結局指標:HA-THA組術后總失血量[(1927.08±956.60)mL 比(1475.88±924.43)mL, P=0.036] 多于ONFH-THA組,隱性失血量亦多于ONFH-THA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526.70±835.82) mL 比(1147.94±930.10)mL, P=0.069];大出血率(38.46%比14.47%,P=0.002)及輸血率(15.38%比 7.89%,P=0.012)均高于ONFH-THA組。
本研究通過回顧分析本中心單側HA-THA手術患者數據,并以1:3比例匹配同期ONFH-THA患者作為對照組,我們發現,盡管采用了多模式的血液管理措施,相比ONFH-THA組,單側HA-THA手術的失血量,異體輸血風險及大出血風險均明顯增高,異體輸血需求也明顯增加。
本組HA-THA圍手術期失血風險增加主要源于三方面:
① 凝血功能障礙:盡管采用成熟有效的因子替代治療方案,由于藥物的半衰期等因素,凝血功能相比非血友病THA患者,仍無法達到正常程度,導致出血增加;
② 本研究中納入的單側HA-THA病例病程長,血友病累及髖關節疾病重,THA手術遠較簡單的初次ONFH-THA創傷大,也更為復雜;同一主刀醫生采用同一手術后入路,使用相同生物型髖關節假體,手術時間延長,進而導致出血量增多。
③ 盡管文獻對THA術后引流管放置是否增加圍術期失血風險仍無定論,我們認為HA-THA組放置引流管還是與失血增加存在相關性。
研究局限性:限于回顧性病例研究的不足,患者的選擇存在天然的偏倚;此外,限于HA-THA病例相對罕見,樣本量較小,結果分析及外推受限。下一步多中心、前瞻性大樣本量研究將有助于解決以上不足。
盡管當前可通過規范的因子替代治療和多模式的血液管理措施來應對HA-THA圍手術期出血風險,但相比非血友病THA患者,其出血及異體輸血風險仍然較大。臨床醫生應關注到此類患者失血風險增加,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開發預防性和有效性的方法以降低接受THA的血友病患者的失血風險。
關注血友病性關節炎
關愛每一位血友病患者
▌科普主題來源于《協和醫學雜志》「論著」:《多模式血液管理措施下血友病關節炎與股骨頭壞死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圍術期失血風險比較:回顧性隊列研究》
原文作者:陳波,徐溢明,彭慧明,馮賓,劉冠墨,王雪晴,翁習生
編輯 丨劉洋 趙娜
審校 丨李娜 李玉樂 董哲 李慧文
監制 丨吳文銘
【版權聲明】
《協和醫學雜志》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及版權存疑,請發送郵件至medj@pumch.cn,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圖文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使用,不以盈利為目的;科普內容僅用于大眾健康知識普及,讀者切勿作為個體診療根據,自行處置,以免延誤治療。治病就醫相關需求請于北京協和醫院APP線上或線下就診。
標簽:
上一篇:世界今熱點:現役時間最長的海軍艦船之一“公社”號(六)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外賣詩人”15萬公里寫下4000首詩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今年54歲的王計兵和其他外賣員一樣,風里來雨里去地送餐;和別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
原標題:30年后,《男生賈里》“加更”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沈杰群第一次認識那個叫“賈里”的男孩時,你多大?長大后的你還記得他嗎?1993年
2023-04-18 14:56
原標題:遠古發現丨科學家發現約8億年前“串珠”生物新華社南京4月18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
2023-04-18 14:50
原標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五年累計“打卡”人次達1 46億記者:施雨岑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在武漢舉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
2023-04-18 14:51
原標題:大提琴家王健“回家”首秀登臺上交音樂廳文匯報記者姜方從上海走出去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回家了。在春暖花開的上海,王健的日程表好比
2023-04-18 13:42
原標題:蘇東坡的“花”樣人生江柳“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正是繁花似錦的季節。在蘇東坡眼里
2023-04-18 11:54
原標題:濟南市圖書館打造“閱讀大流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周曉偉從8歲開始練習彈鋼琴,至今已有11年時間。到山東濟南上大學后,她每周
2023-04-18 11:50
原標題:金中都城遺址將建主題公園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西二環菜戶營橋與西三環麗澤橋之間,將建設占地約15公頃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該公園
2023-04-18 11:36
原標題:非遺傳承志愿者“畢業”日前,由西城區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民間瑰寶記憶西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志愿者招募活動結業儀式舉行。3
2023-04-18 11:36
原標題:懸疑刑偵劇《塵封十三載》在好口碑中收尾,示范類型劇在浩然正氣中的多面性表達(引題)時間的重量沉淀出警察的榮耀(主題)文匯報記
2023-04-18 11:34
原標題:男高音歌唱家、原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程志:(引題)攀登藝術高峰的腳步永不停歇(主題)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金洋3月29日,男高音歌
2023-04-18 10:38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千年前的它們為什么這么像?綠釉蓮花瓦當、藍釉方磚、楔形磚……位于拉薩市曲水縣才納村的溫江多遺址現場,吐蕃歷史文化
2023-04-18 09:52
原標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引題)填補考古空白勾勒文明圖卷(主題)中國文化報記者張影百萬年前的頭骨、萬年前的土陶器、溫州古港的元代
2023-04-18 09:40
原標題:山西“盲藝人”展示非遺曲目北京晚報訊(記者王廣燕)在太行山地區的基層,有著盲藝人宣傳隊這一特殊群體,以他們獨有的方式進行非遺
2023-04-18 09:44
原標題:體育電影《白色閃電》北京開機(主題)首次講述中國女子雪車隊追夢北京冬奧會的感人故事(副題)北京晚報訊(記者王金躍)昨天下午,
2023-04-18 08:39
原標題:兩岸專家研討“班春勸農”節氣文化——(引題)“中華傳統文化魅力讓大家為之心動”(主題)閔喆“‘班春勸農’是中華節氣文化的精髓
2023-04-18 08:36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文創臺燈、潮流玩具、主題咖啡館……國家級非遺無錫惠山泥人——(引題)守得住傳統跟得上新潮(主題)人民日報
2023-04-18 08:37
原標題:壯鄉喜迎“三月三”當日,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舉行慶祝“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暨2023年青秀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儀式。隨著傳統
2023-04-18 06:41
原標題:“2022年度廣東重要考古發現”項目公布中新網廣州4月17日電(記者程景偉)廣東省古跡保護協會17日發布“2022年度廣東重要考古發現”項目
2023-04-18 05:43
原標題: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一|3號頭骨“藏”著多少人類進化的秘密?“我們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發掘任務,并榮獲業界最高的認可,非常激動!”
2023-04-18 05:34
原標題:浙江杭州:為城市留存工業記憶4月17日,中建三局的建筑工人在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一期工程現場施工。位于杭州北部的半山地區曾是杭州
2023-04-18 05:37
原標題:廢棄礦山變身廉潔文化公園4月16日,市民帶小朋友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廉潔文化公園內觀看宣傳景觀。近年來,該縣利用廢棄礦山,通過微
2023-04-18 05:38
原標題:作家笛安:在鄭領獎同日迎來新劇央視首播河南日報記者李悅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弋由馬伊琍、白宇主演的電視劇《龍城》于4月15日晚在
2023-04-17 16:34
原標題:世界經典名曲音樂會大禮堂呈現(引題)?天交奏響《拉德斯基進行曲》(主題)光明日報訊(記者高麗)昨晚,天津交響樂團《拉德斯基進
2023-04-17 16:52
原標題:“劇本殺”緣何成青少年緩解壓力的“救命稻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樊未晨最近,北京的高中學生賈航(化名)跟媽媽發生了一次激烈的沖
2023-04-17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