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白衣執甲,無私奉獻。她們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淡泊卻很堅強。她們是一群很平凡的人,可每當危難之際,這群人便會義無反顧地沖向一線,守護著每一個生命。她們的職業叫作護士,而我們更習慣稱之為“白衣天使”。
在第112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5月10日,海爾集團工會組織開展了以“創新服務引領 創用戶最佳護理體驗”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與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平臺上的護理人員們共慶節日。
(資料圖)
5月12日,是屬于每一位護理人的節日,但對于她們的尊敬卻是長久存在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想要講述盈康一生旗下醫院那些醫護工作者們的日常,一起聆聽他們守護初心背后的故事。
“小”的發明,“大”的溫度
白衣天使,心靈且手巧。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康復重癥監護室護士長蔡歡歡便是其中代表。
愛心坎肩、歡歡反穿衣……這些簡單又不失可愛的名字便是蔡歡歡的實用性創新發明。“因為我在重癥監護室工作,會接觸很多長期依賴呼吸機的患者,其中還有氣管切開的患者。為了方便吸痰和氣切護理,這些患者的被子往往無法蓋到肩膀處,在季節更替的時候特別容易受涼,這肯定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蔡歡歡是個很愛動腦筋的人,在一線的工作過程中,她敏銳地發現搭在氣切患者肩膀上的兩條毛巾呈現U字形,能完美避開氣切患處。這一個“U型”便給了蔡歡歡靈感,沒過幾天,“愛心坎肩”便初見雛形:正方形、中間有個U型領,四個角處各縫制一條系帶便于固定。此后兩個月時間,在蔡歡歡的修修改改之間,愛心坎肩最終迅速落地。
“坎肩制作出來以后,很多患者家屬都很認可,說我們的護理工作細致到位,我心里肯定是很開心的。但是其實這個發明很小,也很簡單,制作起來沒什么難度,就是一件小事而已。”在蔡歡歡看來,無論是愛心坎肩,還是過去自己發明的反穿衣,都是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體驗,這是她的職責所在。
蔡歡歡會不經意間將“小”這個字掛在嘴邊,“小”發明或是“小”事情。可這恰恰是最可貴的地方,正是因為這一次又一次的“小”,匯聚起來才誕生出一個又一個充滿價值與溫度的創新發明。
不是因為有了創新發明,才給患者帶去了更好的服務;而是在于想要創造最優質的護理服務體驗,才誕生出這些“金點子”,這在蔡歡歡身上就是最好的體現,將患者放在心上,“小”又偉大。
援助藏區,尋得使命
對于護士這個行業,來自四川友誼醫院的ICU護士長、呼吸治療師鄧維東算得上頗為特殊的一個。因為在這個女性居多的群體中,身為男性的鄧維東自然顯得與眾不同。
可也正是因為這個性別的特質,才讓鄧維東擁有了一段非同尋常的歷程。“這是我在圣潔甘孜爐霍縣藏醫院援助的第三年,為了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我就報名做了援藏志愿者。報名的人很多,但畢竟這里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所以身為男生的我就幸運入選了。”信號的那頭,能聽到鄧維東爽朗的笑聲,顯然對“男護士”這個身份樂在其中。
遠離家鄉,在外支援,雖然笑聲爽朗,但工作強度卻不是開開玩笑的。援藏三年,鄧維東完善了藏醫院的院感體系建設——建立了院長負責制,分管副院長、醫院院感專職人員、各科室專職或兼職院感人員的三級管理體系;制定了系列院感知識專題培訓,并完善醫院院感相關設施設備的修建及制度的建立。他又為藏醫院的發熱門診的開展制定了全套的制度與流程,為爐霍縣的疫苗接種工作提供醫療保障;更是將PDCA循環質量管理工具和“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模式扎根于當地,持續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
“工作當然是辛苦的,特別是初期的很多工作都是從基礎開始做起,我們要反反復復打磨,一點一點推進。不過現在都已經基本順暢了,沒有那么累了。”鄧維東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總是喜歡和別人講爐霍縣的美景,而不談工作上的壓力與困難,因為在他的眼里,護士這份工作無論在哪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在醫院工作本身就忙,見不到家人是常有的事。而且現在通訊條件好了,想娃娃的時候就和他們視頻一下,什么問題都可以克服的。”鄧維東隨即轉了下話鋒,“而且在這里工作上有價值的,我要常常下基層,當走進病患家中時,他們對我就像對待朋友、親人一樣,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家常。我知道這里的居民真的需要我,而他們臉上的笑容也讓我看到了自己身為醫者的價值,還有非常純樸的醫患關系。”
使命感,是在一次又一次奔赴一線中尋得。鄧維東說他在這里獲得了使命感,其實就是如此,因為走出去,又躬身付出,方才領悟到醫者的使命,何其榮幸。
“三位一體”,家的關懷
“醫患合一”理念,理解起來很容易,但要真正做到絕非易事。特別在老年人護理方面,上海盈康護理院護理部主任勵躍平認為,這是一個考驗護理人耐心與細心的工作。
“我們收治的老人75%以上都是需要長期臥床,他們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在陪護方面需求很大。而且住進護理院的老人不像去醫院住院那樣,住一段時間就走,而是要長期生活在這里,他們生活上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們的關懷。”
在從業40年的勵躍平看來,只有提供高質量的老年護理服務,才是將“醫患合一”落到實處。為此,盈康護理院打造了“三位一體無味化”管理模式,將護理員、護士、勤工統一管理,針對老人需求進行全方位服務。
自2018年推出“三位一體”模式后,勵躍平便帶領團隊進行著持續迭代。2019年,探索無味化迭代管理,落實精細化護理;2020年,探索“一人一策”護理模式,增加人文關懷;2022年,迭代出“家一樣感覺”,即以無味化為理念,在護理部職責之上,食堂、總務、保潔、信息部門等人員也融入團隊,及時響應老人的個性化需求。
每每談起“三位一體”模式,勵躍平的語氣里總是帶著自豪。因為在她眼里,老人們真正得到了有價值的服務。“其實整個模式管理要求是很嚴格的,開始推行的時候也有很多困難,但是我們一直相信,只有真正把患者們放在心中,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服務的溫度,護理院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
嚴格的管理模式讓盈康護理院脫穎而出。勵躍平表示,盈康護理院連續兩屆被評為“老年護理示范病區”,并成功復制到了盈康護理院分院白鶴養護院與徐涇鎮養護院等。
“家”這個詞,是勵躍平反復提及的。她說:“家代表的是溫度,我們對待老人就要像對待親人一樣,他們的飲食、起居、醫療,每一個環節都要貼心,這才是家應該有的感覺。”
護理,不只是醫療,也在于生活與心理的關懷。勵躍平的那份自豪,不是因為模式的創新,而是真正與患者交融到了一起。
曾經,患者總是圍著醫生轉,如今,醫護圍著患者轉。 盈康一生提出的“醫患合一”,不是一句口號,是每一位護士用雙手與汗水踐行出的結果,真正把患者的體驗作為中心。這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溫度。正是每位醫護工作者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尊重,才讓醫護服務真正落到實處。在此,我們奉上最誠摯的敬意,致敬大愛的你們,道一聲“感謝”,祝護士節快樂!
標簽:
上一篇:“育”見未來丨這堂課“不一般” 全球球精選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八閩千姿)媽祖“定居”閩南山區?演繹300多年山海文化中新社漳州5月12日電作者張金川廖珍妹村民裝
2023-05-12 14:45
原標題:《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白皮書(2023)》正式發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5月11日,以
2023-05-12 14:37
原標題:我國華南地區發現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群化石5月12日,記者從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到,近日,該
2023-05-12 14:55
原標題:滇山云水盡顯非遺之美——《非遺里的中國》開啟云南之旅要怎樣的聲音,才能吟唱出沿襲至今的千年古
2023-05-12 14:56
原標題:攜新編現代京劇《石評梅》廣州獻演并參評梅花獎(引題)“程派傳人”郭偉:紅色新編現代京劇也能有
2023-05-12 13:42
原標題:非遺集市、媽祖海巡、燈光夜場等活動精彩紛呈(引題)麒麟起舞鑼鼓響?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
2023-05-12 13:51
原標題:廣州塔吹來新疆民族風(主題)廣東今年將陸續開展逾千場專業文藝院團進景區演出活動(副題)羊城晚
2023-05-12 13:38
原標題:蒼山洱海間描繪“詩和遠方”(主題)——云南大理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紀實(副題)中國旅游報
2023-05-12 10:49
原標題:原創芭蕾舞劇《歌劇魅影》在上海首演中新網上海5月11日電(王笈)改編自法國作家勒魯的同名小說,上
2023-05-12 09:52
原標題:新編京劇《團圓之后》在京登臺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高凱)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資助
2023-05-12 09:46
原標題:山東鄒城:孟子故里最美鄉音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今年“五一”,山東省鄒城市非遺面塑技藝傳承
2023-05-12 09:43
原標題:江蘇現有備案博物館349家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中新網南京5月11日電(徐珊珊)江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
2023-05-12 09:54
原標題:《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造夢之家》《蜘蛛俠:縱橫宇宙》等將相繼公映(引題)7部進口片有望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多國嘉賓走進余杭——(引題)見證“浙”里的文明與活力(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浙江余杭
2023-05-12 08:54
原標題:影院看戲曲電影傳國粹(引題)“京劇電影工程”碩果累累(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文姬歸漢
2023-05-12 08:54
原標題:開放日邀請戲迷與演員面對面交流(引題)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亮出青春力量(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
2023-05-12 08:56
原標題:5部國風佳作亮相吉祥舞蹈季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2022年,吉祥大戲院第一屆舞蹈演出季邀請趙梁、
2023-05-12 08:49
原標題:延安木刻版畫“舞動起來”(主題)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編劇透露創作靈感來自延安采風(副題)
2023-05-11 16:34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1
原標題:雜技劇《天山雪》尋求自我突破新民晚報記者朱淵籌備、編排、打磨逾兩年,雜技劇《天山雪》近日先后
2023-05-11 16:40
原標題:福建德化“瓷二代”:傳統與潮流碰撞出無限可能中新網福建德化5月11日電(吳冠標)老成的兔臉、氣
2023-05-11 15:40
原標題:英雄史詩《瑪納斯》何以煥發新顏?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1日電?作者陶拴科朱景朝5月的新疆克孜勒蘇柯
2023-05-11 15:42
原標題:1 6億用戶在B站看什么紀錄片(主題)36部作品片單昨發布,小眾題材走入大眾視野(副題)文匯報記者
2023-05-11 14:50
原標題:《爸爸當家2》8日開播,主創不怕爆點不夠(引題)“溫暖治愈才是核心”(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
2023-05-11 14:38
原標題: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標——秦兵馬俑游客在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參觀跪射俑(4月26日攝)。雄踞關中
2023-05-11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