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環球新消息丨綠豆湯——解暑好幫手,熬制有講究

時間:2023-07-02 17:53:23    來源:科普中國網    

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 4441篇文章

炎炎夏日,怎么少的了一碗解暑的綠豆湯呢?說起綠豆湯,相信大家腦海中會浮現很多問題,如綠豆真的能解暑嗎?為何我熬制的綠豆湯會變成“紅豆湯”?服中藥時不能吃綠豆嗎?請聽小編為您講述綠豆湯的歷史淵源、功效與煮食方法以及飲食宜忌。

綠豆湯是怎么來的?


【資料圖】

綠豆作為一種農作物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其最早見于先秦時期的楚地,屈原的《離騷》中就有“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一句,該句中描述的“菉”即是綠豆。但綠豆最早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作為肥料作物的,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美田之法,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的說法。現代研究證實,是由于綠豆的固氮能力比較強,種植綠豆的土壤會變得更有肥力。由于古代農作物產量較低,因此綠豆的種仁也逐漸上了古人的餐桌。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發現綠豆不僅可以食用,還有很好的藥效,到唐代孫思邈正式記載了綠豆“治寒熱、熱中,止泄痢、卒澼,利小便脹滿”的應用。水煎服是中藥最傳統的服用劑型,加之綠豆本身就是糧食,所以夏季大家常喝的綠豆湯應運而生。

綠豆湯為何能解暑?

綠豆湯是很多家庭夏季必備的防暑飲品。暑病多于夏至后起病,是感受了自然界暑熱邪氣所致的外感性熱病,中醫稱陽暑,屬于中醫熱證范疇。在“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治療法則的指導下,中醫強調“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即對于暑熱病癥的治療,不光要清熱解暑,還可以通過利小便的方式將暑熱邪氣排出體外。而綠豆甘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加之綠豆又是非常安全的藥食兩用食材,所以綠豆當仁不讓成為夏季解暑佳品。此外,暑熱易傷津液,夏季補充體液至關重要,綠豆湯中含有大量的水液,可補充人體所需。可見以綠豆湯的形式來防治中暑,是消暑、清心、利小便、補液等多方面功效的體現。

綠豆湯如何熬制更能解暑?

很多時候大家熬制的綠豆湯是紅色的,其實這種紅色的綠豆湯解暑的功效大打折扣了。因為現代研究證實,綠豆的消暑作用主要來源于綠豆皮,皮中含有的能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是綠豆解暑的主要成分。但多酚受熱、遇堿,易氧化分解,氧化后就變成了紅色,解暑效果不佳。所以從解暑清熱的角度來說,要保護這類多酚物質。所以煮綠豆湯時,除了不要使用鐵鍋或鋁鍋,以砂鍋或不銹鋼的鍋具為最佳外,更重要的是煎煮時間不要過長,最好先煮沸水,再放入綠豆,小火煮 8-10 分鐘后倒出綠豆湯即可。此時湯為碧綠色,清熱消暑能力最強。因為此時綠豆還未煮熟,倒出解暑的綠豆湯后,剩下的豆子可以再接著熬粥。有條件的話,熬制綠豆湯時,可以在湯中加入檸檬汁或維生素C,可一定程度防止多酚氧化。

服中藥時不能吃綠豆嗎?

經常聽到綠豆能解藥性,會抵消藥物的治療效果,所以有服中藥不能吃綠豆的說法。其實服中藥時能否吃綠豆,與患者所患疾病和所服中藥的藥性有關。如果是治療熱性病證,服用黃連、黃芩、板藍根、金銀花等清熱類中藥時,與綠豆同服,可起到增效的作用。若是治療寒性病癥,在服用附子、肉桂、干姜、細辛、丁香等溫熱類中藥時,不宜多食綠豆,以免降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

作者:海軍軍醫大學中醫八年制(博士一貫制)2015級 蔡孟成

指導:海軍軍醫大學中醫系中藥方劑教研室 張慧卿

項目資助:第一輪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專項(JKKPYC-2022-10)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