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一對老夫妻半個世紀的珍藏——(主題)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副題)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祺瑤)首都博物館正在對館內展陳進行提升改造,坐落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館)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今年年底,兩館都將以全新面貌向觀眾開放。為此,首博面向全社會發出文物“征集令”,并得到了市民的積極反響。最近,一對老夫妻珍藏了半個世紀的8600余枚火花就無償捐贈給了首博。
火柴盒上的貼畫被稱作火花,和郵票、煙標、酒標、紙幣同屬世界五大收藏之一。首博此次征集到的這批火花,是86歲的于昆明無償捐贈的。“我的老伴兒曾經在火柴廠醫務室工作,集火花是她的愛好,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就陪著她一起收集。”于昆明回憶,當年老伴兒的很多同事都了解她的喜好,出差回來總會帶給她五顏六色的火柴盒,“我們一點點收集,總共攢了大約8600多枚。”
每次收到稀有的火花,夫妻倆都會仔細存放在自制的大冊子里,按年代分門別類,再用塑料薄膜小心封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火花越攢越多,收集火花的冊子也越來越多,一共有20多本。10年前老伴兒去世后,有一些收藏愛好者找到于昆明,出高價購買這批火花,都被他拒絕了:“這是我老伴兒勤勤懇懇工作大半輩子收集的火花,對我們來說是無價的紀念,我不能把它們當商品賣出去。”
當于昆明在報紙上看到首博征集文物的消息,萌生了為這些寶貝找一個“歸宿”的想法。“現在收藏火花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火花是什么。”他說,希望將老伴兒的收藏無償捐贈給首博,在合適的時候展出,“讓更多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了解這種珍貴的文化藝術。”首博藏品部工作人員從于昆明家捧走這些藏品時,老先生還特意手寫了一份藏品賬目,內容準確,計算清晰。最近,經過專家的評估鑒定,首博將為于昆明頒發捐贈證書,老先生笑著說:“這是對老伴兒最好的紀念。”
首博專家介紹,這批火花收藏題材豐富,以新中國成立后各地火柴廠出品的火花為主,包括北京火柴廠出品的京劇臉譜火花、開封火柴廠出品的《清明上河圖》火花、武漢火柴廠出品的故宮博物院文物火花、法國盧浮宮珍藏火花等。“這批火花不僅反映出一定時期內經濟發展、歷史演變、地理概況以及文化藝術、民族風俗等各方面內容,還整體反映了近現代輕工業制造技術的演變,以及火柴這種常見日用工業品的興衰流變,對于有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價值。”
首博目前累計收到2000余條征集信息,有不少市民無償捐贈了珍藏的傳家寶、老物件。一個家庭的筆記,也有望成為北京大歷史的一個小注腳——市民王家貞捐贈的45冊生活賬本,是丈夫毛厚高從1972年4月開始直到2000年8月去世,每天詳細記錄的家庭收支。一天天、一筆筆串聯起來的小賬本,不僅為一個家庭留下了寶貴的生活檔案,還是近半個世紀北京城市和社會發展變化的見證。
“每件藏品都記錄著一個群體、一個人的動人故事,我們感謝每一位捐贈者,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文化遺產守護者。”首博相關負責人說,對于博物館而言,藏品的價值不在于市場價格,而在于它們蘊含的獨特的歷史、文化信息,該館將定期發布最新征集藏品的研究成果,并呼吁社會各界無償捐贈。個人與機構捐贈者都將享受證書表彰、永久記錄、免約參觀、消費打折、每年預約提看捐贈藏品等權益。
上一篇:以高品質電影贏得好口碑(金臺隨筆)-全球快播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一對老夫妻半個世紀的珍藏——(主題)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首都博物館正在對館內展陳進行提升改造
2023-02-20 13:45
原標題:以高品質電影贏得好口碑(金臺隨筆)王瑨兔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春節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取得
2023-02-20 13:34
原標題:當芭蕾遇上中國古典名著(引題)?足尖紅樓浪漫舞動(深觀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當芭蕾遇到中國古典名著,會幻化出怎樣
2023-02-20 13:47
原標題:幾代考古人接力找尋“最早的廣州”卜松竹嶺南文化經緯度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在《重建早期中國的歷史》中說:“中國考古學家一開始
2023-02-20 13:54
原標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票房突破1億元鄭州日報訊(記者秦華)漫威電影宇宙第五階段的首發之作——超級英雄電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開幕(引題)?30組原創音樂人草地開唱(主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上周末兩天每天下午3時至晚上10時
2023-02-20 09:50
原標題:文旅產品宣介,還需用心用情落到實處【文化評析】近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文旅局發布的一條名為《WhoamI》的短視頻火了。該局局長降
2023-02-20 09:45
原標題:李林曉《鎖麟囊》贏得滿堂彩(主題)恩師張火丁贊其十年學藝迎來質變(副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謝謝大家,我會繼續努力的。”前晚,
2023-02-20 09:37
原標題:新創大戲、經典好戲上周末場場爆滿(引題)京城舞臺迎來新一波觀演熱潮(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雖然雨雪、大風
2023-02-20 09:33
原標題:越來越年輕的非遺——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觀察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
2023-02-20 08:39
河北肅寧:民族樂器產業奏響高質量發展旋律2月18日,河北省肅寧縣一家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的工人在生產車間內制作樂器。民族樂器制造業是河北省肅
2023-02-20 08:44
原標題:“儷人行”“青衫渡”一周兩次登臺國家大劇院(引題)?青年奏國樂古風古韻新表達(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繼2月12日“寶藏國
2023-02-20 08:53
原標題:賀蘭山中發現最早的西夏瓷窯址:反映了兩宋與西夏交融的歷史澎湃新聞記者高宇婷寧夏賀蘭山內一項重大考古項目的發掘,使得西夏王朝的
2023-02-19 17:35
原標題:河北尚義發現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最新實證國家文物局15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5項重要考古成果。河北尚義四臺
2023-02-19 11:39
原標題:行進中的經典北京人藝《雷雨》再上演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記者高凱)一座周公館,幾代《雷雨》人,2月17日晚,北京人藝經典劇目《雷
2023-02-19 11:51
原標題:今日雨水:雨潤大地氣象新中新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上官云)斗轉星移,冬去春來。“雨水”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恰好處在數九的“七九
2023-02-19 09:45
原標題:長影開展全國首次小屏虛擬制片深度測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柳姍姍彭冰)日前,長影第三攝影棚開展全國首次針對小型LED屏的
2023-02-19 08:35
原標題:今日雨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子蘊今日6時34分,雨水至。從今天開始,雨量漸增。春雨過后,陽光開始浸染早春大地。值此時節,草木開
2023-02-19 08:53
原標題:走出一條更具東方美學的動畫道路(主題)——訪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游戲學院教師蔡智超(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張玉梅于園媛許馨儀編者按
2023-02-19 08:54
原標題:聲音從頭頂飛過《中國乒乓》做了啥?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經歷了春節期間臨時撤檔、延期,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以下簡稱《中國
2023-02-19 08:48
原標題:電影票房、劇集點擊率、圖書動銷量、熱搜與熱評……一個個數據都在佐證,中國科幻題材正乘風破浪駛向廣袤宇宙(引題)專訪劉慈欣:我
2023-02-19 08:56
原標題:《情滿九道彎》演繹北京胡同情懷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京味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情滿九道彎》,2月17日起,在中央電
2023-02-19 07:50
原標題:《巨區林屋·軸》王蒙[元]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自號“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畫家
2023-02-19 05:45
【進擊吧,國產科幻2】原標題: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工人日報》專訪——(引題)“有生之年,會看到許多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主題)工人日報
2023-02-19 05:42
【視線】原標題:《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發布(主題)游戲產品注重中華文化內涵(副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日前,《2022
2023-02-19 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