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文博類綜藝為何有“炸裂”觀感?_天天短訊

時間:2023-06-13 16:36:54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從《國家寶藏》到《何以中國》(引題)

文博類綜藝為何有“炸裂”觀感?(主題)


【資料圖】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 實習生王邵佳

6月10日下午,作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主題論壇隆重召開。受國家文物局的邀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副召集人于蕾以《從“國家寶藏”到“何以中國”》為題,分享了央視總臺文藝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所做的創作探索和創新實踐。

“思想+藝術+技術”以文藝賦能文博

過去五年來,從《國家寶藏》到《典籍里的中國》,從《中國考古大會》到6月10日晚剛剛開播的《尋古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策劃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文化節目。作為總臺出品的“文博+文藝”的開創之作,于蕾以從《國家寶藏》到“何以中國”大展的創新過程為例,深入解析和分享了總臺文藝創作的心路歷程。

從開播以來,被網友形容“炸裂”的視覺震撼體驗一直是《國家寶藏》的諸多亮眼標簽之一。于蕾表示,作為節目符號的“國寶盒子”在五年來已經經過從1.0版本到4.0版本的四次升級,從裸眼3D到XR技術再到數字展陳空間的實時交互體驗,“技術本體,是用文藝賦能文博的重要助力之一,技術的完美應用,能夠讓文物真正在觀眾眼前‘活’起來。”

從巴蜀國寶看歷史文脈賡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談及如何理解中華文明所擁有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和平性、包容性,與四川有關的文物頻頻被提及。

綿延2160年、文脈不斷的石室中學和蜀石經,隱藏著蜀學“冠天下而垂無窮”的密碼,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最好詮釋;栩栩如生地刻畫東漢時期四川人制鹽場景的東漢制鹽畫像磚,讓世人看到了中國海油鉆井人的傳承和創新;暢銷的《孫子兵法》,傳播了止戈為武的中國哲學,其中蘊含著和平性;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化的青銅神樹,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當我們在調研蜀石經的今生時,感受是十分震撼的。”于蕾表示,沒來調研前,并不清楚蜀石經的背后還有一所有著兩千年歷史的石室中學和一群生生不息的傳承者。此外,刻畫了漢代四川井鹽“大口淺井”生產繁忙景象的東漢制鹽畫像磚,是中國鉆井史扉頁性的文物,“我們總是講文物的前世今生,制鹽畫像磚的生產方式已成為前世傳奇,但中國人尊古不復古的創新精神,今生故事卻一直在繼續。我們會持續努力,用創新創造為新時代的丹青寫出精神。”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