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加拿大作家瑪麗·勞森成名作《烏鴉湖》:當回到自己人生的原點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陳俊宇
(相關資料圖)
近日,加拿大著名作家瑪麗·勞森的長篇小說《烏鴉湖》由譯林出版社推出,這是繼布克獎入圍作品《小鎮索雷斯》之后,第二部引進國內的瑪麗·勞森作品。
作為近年來國際文學獎項的熱門人物,瑪麗·勞森屢屢入圍布克獎、都柏林獎、福里奧獎,與保羅·奧斯特、J. M. 庫切、翁貝托·埃科等作家同臺競技。她被譽為“近十年最好的加拿大小說家之一”,評論家認為她的寫作“深入了人類精神的荒野”。
《烏鴉湖》是瑪麗·勞森寫作生涯的第一步,也是讓她在全球一舉成名的作品。她以標志性的簡潔語言,徐徐展開一個發生在嚴寒北方的家族故事:一場車禍,讓四個孩子驟然成為孤兒,他們不只面臨眼前的生存危機,還將遭遇他們完全被改變的未來,他們將做出巨大的抉擇與犧牲、誤解與原諒,其中的復雜滋味,將貫穿他們終生。
以洗練之筆與犀利目光,瑪麗·勞森洞悉家庭、情感與人心的迷宮;以細膩的關照與動情的文字,她在普魯斯特般的失落與遺憾中,書寫人性中的善,講述愛何以堅韌,人與人之間何以守望相助。
在加拿大往北再往北,有一個名叫烏鴉湖的地方。這里本是無人之地,經過一群辛勞之人的開拓,生長出了一片小小的農業社區,在散布的池塘、樹林和鐵軌中間,人們世代以耕種為生。這里是動物學家凱特·莫里森成長的地帶,也是她已多年未歸的故鄉。
凱特·莫里森是整個家族中唯一通過求學走出鄉村、扎根城市的人,在多倫多,她有穩定的事業與感情,而烏鴉湖仿佛遙遠的陰影,那里埋藏著她苦澀的過去,她不愿輕易提起。但一封來自烏鴉湖的信,迫使她北上而歸,回到那片冰藍色的天空下,面對自己人生的原點:她的家,她的三兄妹,他們在一場死亡和一連串悲劇之后所做的抉擇。
在苛刻的生存條件中,兄妹四人不得不做出與其年齡不相匹配的事。有人付出,就意味著有人接受;有人犧牲,就意味著有人可能將終生背負懊悔和愧疚;有人放棄,就意味著有人要陷落于失落與遺憾。理解、誤解、恨、愛,復雜的情感在這個小小的家庭升起、延燒,灼痛本來天真的心,所有的傷疤和痛楚像一扇密室的門,將在凱特·莫里森返回烏鴉湖的那天,訇然打開。
與《小鎮索雷斯》及瑪麗·勞森的其他著作一樣,《烏鴉湖》依然發生在看似疏離與孤寂的遙遠北方,卻飽含強烈的情感濃度。因其嚴寒,所以人們彼此靠近,因其遙遠孤寂,所以人與人之間更加緊密;情感與人心在此激烈碰撞。“我所感興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何隨時間而發展”,瑪麗·勞森以其簡潔的文字、優美的節奏、精致的結構,滿懷慈悲地書寫一個關于家庭、關于情感、關于人性的故事。
《烏鴉湖》作為瑪麗·勞森進入文壇的第一部作品,收獲了異乎尋常的成績。它入圍都柏林文學獎,在加拿大創下蟬聯暢銷榜75周的超長紀錄,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環球郵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列為年度書單,并入選《今日秀》讀書俱樂部選書。
《紐約時報》在評論中指出:“瑪麗·勞森用一個轉折將所有情節串聯在一起,探索的是階級及其頑固性、兄弟姐妹之間的對抗、童年經歷對成年生活的影響、負罪感的復雜本質,以及遭受厄運的人如何能夠保有堅韌的善。……瑪麗·勞森以一種冷靜的方式處理反省與暴力,這讓她成為一個值得閱讀的作家?!?/p>
《烏鴉湖》關注平凡生活中的情感細節,以關懷和慈悲,審視普通人的日常,凝視看似瑣碎的細節中,涌動著的愛意與善意?,旣悺谏P心的是人如何生存,關系如何存在,而最終,她愿意給故事一層溫情的光澤,給人們一份希望與歡欣。
標簽:
上一篇:心歸處,是敦煌——敦煌藝術創作談在滬舉辦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加拿大作家瑪麗·勞森成名作《烏鴉湖》:當回到自己人生的原點
2023-08-26 08:58
原標題:心歸處,是敦煌——敦煌藝術創作談在滬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
2023-08-26 08:56
新華全媒+原標題:“源頭活水”哪里來(主題)——從網絡視聽精品創作
2023-08-26 08:01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明嘉靖年間古石碑對研究家風家訓有史料價值中新社
2023-08-26 07:53
原標題:中新網評:《我經過風暴》為何“如有雷同,不是巧合”?中新網
2023-08-26 06:05
原標題:《念念相忘》講述青春愛情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苗春)國
2023-08-25 17:01
原標題:網絡平臺加強經典影視作品修復工作(引題)用高科技留存影像記
2023-08-25 16:00
原標題:青年藝術家作品亮相“心印”展覽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心
2023-08-25 14:07
原標題: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企鵝島智慧城市主題展演活動落幕工人日
2023-08-25 14:02
原標題: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節目暫停播出據浙江衛視消息:鑒于對
2023-08-25 13:58
原標題: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吳鐸思通訊員張路8月23日
2023-08-25 14:03
原標題:《看不見的頂峰》記錄盲人張洪登頂珠峰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
2023-08-25 13:06
原標題:《她的城》《裝腔啟示錄》同期熱播,演繹女性家庭和職場故事(
2023-08-25 10:58
原標題:中國電影博物館2023年國際電影展映首站泰國電影展將啟中新網北
2023-08-25 09:59
原標題:2023年中國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峰會在青島召開8月24日,2023年中
2023-08-25 09:52
原標題:抖音首部相親題材紀錄片《現代相親故事》上線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8-25 08:04
原標題:配合文物搬遷及布展需要(引題)上博本館10月將關閉所有展廳(
2023-08-24 15:55
原標題:“為愛戌度時光”七夕游園古北之夜活動舉辦工人日報-中工網記
2023-08-24 16:01
原標題:文化新觀察丨古老石窟寺如何傳下去、“活”起來?茫茫戈壁,莫
2023-08-24 15:52
原標題:中國建筑科技館“中國民居——傳統居住研究展”于8月22日開展
2023-08-24 15:54
原標題:講述中華文化從詩畫江南里看杭州亞運會央視網消息:杭州亞運會
2023-08-24 16:06
原標題:挑戰的角色越來越多樣(主題)閆妮兩部不同類型新片《學爸》《
2023-08-24 14:56
原標題:“非遺+紅色旅游”(引題)開出文化傳承絢爛之花(主題)中國
2023-08-24 15:01
原標題:總臺七夕特別節目全網熱傳,相關視頻播放量破3億(引題)以時
2023-08-24 13:58
原標題:粉蠟箋紙第三代傳承人王敬濤堅守傳統技藝(引題)“紙中牡丹”
2023-08-24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