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象街藝術區改造提升年內開工(引題)
宋莊小堡再造“新印象”(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陳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藝術家聚集地,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在海內外聲名遠播。近幾年,關注宋莊鎮發展的市民發現,隨著城市副中心的蓬勃發展,小堡這個老牌畫家村,在轉型升級中迎來了“新印象”——集聚了不少品質餐廳的小堡南街,不僅重新規劃了交通流線,還新建了口袋公園、停車場、體育公園;曾經設施陳舊、業態低端、景觀品質較差的小堡文化廣場,如今重裝亮相后,成了藝術淘寶城、網紅打卡地。
記者從宋莊鎮了解到,小堡村印象街藝術區改造提升方案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內開工。該項目不僅要保護小堡村多年形成的藝術根脈,更要形成有利于藝術創作激情迸發的良好環境,營造留住藝術家的濃厚氛圍。
文化廣場躋身“網紅”
宋莊藝術創意小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區的9個特色小鎮之一。著眼于基礎設施差、公共配套設施欠缺等諸多問題,宋莊鎮以小堡文化廣場、印象街藝術區、小堡南街這“兩點一線”改造工程為依托,在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上下功夫,著力推進小堡藝術區提質升級工作。
去年國慶假期首日傍晚啟幕的第12屆中國·宋莊藝術節,吸引了不少喜歡藝術的市民前來打卡。夕陽下,位于徐宋路旁的小堡文化廣場人頭攢動,伴著悠揚的小提琴聲,手工皮具、砂石畫、原創畫作等數十個商鋪開門迎客。
這是改造升級后小堡文化廣場的首次亮相,一下子就成了網紅打卡地。宋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堡文化廣場的更新,保留了原有建筑主體結構,重點提升了建筑外立面及內部空間,突出設計感,全面升級業態和品牌,引入佳作書局等“網紅店鋪”,為市民營造舒適、愜意的公共空間。
不僅如此,小堡南街也重新設計了交通流線,新增了口袋花園以及體育公園、停車場等配套空間。這條街的改造過程中,宋莊鎮也在藝術氛圍的營造上下了功夫,就連花園地面鋪設的地磚,圖案都由“小堡”二字設計而來,創意十足,藝術范兒拉滿。
建設開放的藝術街區
小堡文化廣場向北500米,徐宋路與潞苑北大街交叉口,即是被稱為小堡村“藝術門戶”的印象街藝術區。乘著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東風,這處藝術區也將為“新印象”添彩。
經過20多年發展,印象街藝術區內的經營業態主要以藝術家工作室、藝術機構辦公、畫材交易以及零散、低端商業為主。房屋建筑均為農民自建房、閑置工業廠房、自建多功能工作室,面臨環境品質差、基礎設施差、公共配套設施欠缺等諸多難題。由于缺乏規范統一管理,大多數藝術工作室屬于“閉門搞創作”,普通人很難走進去觀摩、交流,與市民對藝術創意小鎮的期待有不小差距。
“改造提升的最大亮點在于有機更新,以規劃為引領,充分尊重區域歷史背景,延續歷史脈絡和文化肌理,把藝術空間釋放出來。”首開集團商業地產相關負責人說,副中心規劃高瞻遠矚,印象街藝術區改造過程中,政府統籌、國企參與、專業運營,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堅持低密度、高品質。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容積率1.22。設計方案中還對“生活與購物”“美食與社交”“藝術與慢生活”空間進行了合理劃分,實現差異化經營,不僅要留住小堡村多年形成的藝術根脈,還要吸引更多藝術家入駐,降低城市化對藝術區的沖擊和擠壓。
吸引設計師品牌入駐
印象街藝術區屬于小堡村集體產業用地,由于不可進行權屬轉移,所以首開團隊創新設計了合作開發的新模式。小堡村作為項目立項主體,從首開集團借款對項目進行投資開發,同時把經營權委托給首開集團,土地和未來建成房產還屬于小堡村集體。在項目建設運營周期內,首開集團每年向小堡村遞增支付使用費,村集體留存約定的固定收益后,剩下的錢用于還款。
“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掙快錢,而是希望扎扎實實創造新的盈利模式,與小堡村一起成長,實現區域人居和諧、文化共生、環境改善、品質提升、經濟繁榮。”首開集團商業地產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這種合作開發模式,在土地權屬不轉移的情況下,村集體實現了項目投資開發,取得了長期收益,首開集團也從項目經營中獲得了投資回報。
印象街藝術區改造過程中騰退出的空間,將建設成為藝術家工坊。按照規劃,印象街藝術區還將引入近200個品牌,其中大部分是充滿藝術氣息的設計師品牌。整個園區可提供近3000個就業崗位,預計日均客流20000人次。
多元業態讓藝術更親民
針對當前宋莊藝術產業化程度不高的現狀,印象街藝術區在改造提升完成后,除了利用騰退空間建設藝術家工坊,滿足藝術家們不同創作需求,還將打造面積700平方米的蜂糖美術館,以及藝術畫廊、醍醐音樂會堂、青依藝術酒店等場所,為藝術家提供多樣化展示和拍賣空間,幫助藝術品更好流通。
此外,藝術區內還規劃了一定面積用于開展藝術培訓,為大眾和青少年與藝術家交流提供豐富的公共空間。還會入駐一家國際畫材中心,定期舉辦研討會,邀請藝術大師、教授等專家普及畫材相關知識,讓更多人了解有趣的繪畫材料和工具。藝術家食堂與創意手工巧克力店、精品超市、藝術書店搭配建設,能給市民更加多元的體驗。
為了讓印象街藝術區成為宋莊藝術創意的“點睛之筆”,首開集團除了明晰項目定位,打造藝術交流空間,還進行了色彩、第五立面、廣告牌匾標識等多方面的專項設計。就拿建筑外立面設計來講,大量使用小堡傳統的“磚元素”,沿街建筑使用紅磚,內部建筑使用灰磚,局部穿插特殊的排磚處理,打造充滿傳統風格的建筑肌理。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印象街藝術區改造提升年內開工(引題)宋莊小堡再造“新印象”(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陳強作為藝術家聚集地,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在海內
2022-11-02 15:41
原標題: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引題)《致·踐耳》黑膠唱片首發(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紀念朱踐耳百年誕辰黑膠唱片《致·踐耳——紀念朱
2022-11-02 15:30
原標題:景山展出皇家園林詩書畫印北京日報訊(記者任珊)昨天,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和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紫禁之巔皇都
2022-11-02 15:28
原標題:94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去世老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于11月1日上午去世,享年66歲。陸樹銘因曾主演1994年的古裝劇
2022-11-02 15:33
原標題:5年開展600余場活動吸引上千萬人次參與(引題)“周末藝聚”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化多元化(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與身著民國服飾的
2022-11-02 15:35
原標題:山西展出240余件跨越百萬年文物追溯中華文明起源中新網太原11月1日電(記者胡健)從243萬年前人類的第一粒火種,到4000多年前最初中國的
2022-11-02 08:33
原標題: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光獎”揭曉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王鵬)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7屆電視文藝“星
2022-11-02 08:33
原標題:詩意舞臺“湘音”繚繞(主題)原創歌劇《邊城》在中央歌劇院劇場成功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高倩方非攝吊腳樓靜靜矗立,水車緩緩轉
2022-11-02 05:47
原標題:京西二寶塔花紋匠藝高作者程東東在房山區西北的云蒙山南麓,河北鎮萬佛堂村,有一座曾經盛極一時的礦井——北京礦務局房山煤礦,采煤
2022-11-01 17:45
原標題:重慶“沉浸式劇本殺”,開創夜間旅游新模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楊孝永夜市文化一直是山城旅游的一大特色與亮點,也是重慶人
2022-11-01 15:49
原標題:昆曲邂逅舞蹈再續“紅樓”因緣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群10月29日,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方昆曲劇院的原創昆劇《曹雪芹》在
2022-11-01 15:46
原標題:蔡文姬開唱驚不驚喜?(主題)《胡笳十八拍》《二十四詩品》新專輯上線(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連續兩周,竇唯在音樂平臺發布了兩張
2022-11-01 15:48
原標題:《水滸傳》中出現十數次、《東京夢華錄》專章記述、詩家先賢念茲在茲的文化地標,上榜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引題)北宋東
2022-11-01 15:41
原標題:豆瓣評分9 1分,TVB最新臺慶劇收視口碑雙豐收(引題)《上車家族》幽默講述買房甜酸苦辣(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TVB最新臺慶劇《上
2022-11-01 15:38
原標題:山東非遺:富起來、學起來、強起來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金秋時節,山東濰坊青州市的“海岱非遺文旅空間”迎來一批又一批訪客。
2022-11-01 09:31
原標題:山西發現兩座春秋晚期墓葬(主題)為晉文化和晉國歷史研究再添新證(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光明日報太原10月31日電(記者李建斌)
2022-11-01 08:32
原標題:《乘著大巴看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訊(記者牛夢笛)不久前,由央視頻聯合福建省文
2022-11-01 08:36
原標題:4 6億年前,生物大輻射被誰按下“暫停鍵”科技日報記者張曄距今約4 6億年的奧陶紀大輻射,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生物輻射事件之一。
2022-11-01 08:47
原標題:只念了一年半小學,秀英奶奶把河套平原寫成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從識字無多,到能寫能畫,再到能用電腦打字、寫書,這樣一個艱
2022-11-01 08:34
原標題:叢林求生,總是需要奇跡杜佳冰17歲的朱莉安和母親乘坐的飛機遭遇大雷雨云,從三千米高空墜入叢林。直到40年后,秘魯空難唯一的生還者
2022-11-01 08:32
原標題:海南非遺傳承人畫像:技藝傳世青藍相承海南日報記者尤夢瑜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
2022-11-01 07:43
全球連線原標題:溯史尋跡公眾走進考古工地探尋最早北京城近年來,“公眾考古”這一概念被越來越多人所認知。2022北京公眾考古季期間,20組家
2022-11-01 07:40
原標題:江蘇連云港考古新發現一處大規模墓葬群近日,江蘇省連云港市已針對海州區新發現的一處大規模墓葬群完成系統發掘工作并順利通過江蘇省
2022-11-01 07:46
原標題:先農壇里慶豐收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鄒雅婷)近日,“2022先農壇一畝三分地農耕體驗季·收割水稻嘉年華”活動在北京先農壇舉辦。此
2022-11-01 07:40
原標題:玻璃映照絲路華彩黃翼文 圖?流光溢彩,如珠似玉,造型多樣……在湖南長沙博物館“砂與火之歌——絲路玻璃文化展”上,琳瑯滿目的古代
2022-11-01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