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熱點聚焦:明年日歷書有啥新花樣 傳統文化成內容主流

時間:2022-12-26 15:48:08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明年日歷書有啥新花樣(主題)

傳統文化成內容主流(副題)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臨近歲末,新桃換舊符,日歷書作為新年新歲的“必更品”集中上市。有讀者反饋,今年日歷書的品種實在太少了。記者了解到,相對于前幾年的“爭奇斗艷”,今年的日歷書市場確實冷寂了許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整個日歷書市場大約只有四五十種,品種較往年大幅度減少,實屬“小年”。

就內容而言,今年博物類的日歷明顯增多。收藏一本“國風”日歷,讓濃郁的傳統文化浸潤一整年的生活日常,是最適合中國新年的“打開方式”。讀者的首選目標還是《故宮日歷》《國博日歷》。《國博日歷》將12個國博現象級展覽貫穿一年四季,365件重磅文物“刻度”進一年中的每一天,讀者居家也能沉浸式體驗跨時空文博之旅,隨時可解鎖對歷史的好奇心。

健康問題也是日歷書的熱門內容。《華西醫院辟謠小分隊健康日歷》每一頁都有華西醫院的專家團隊撰寫的醫學知識科普,并對常見的生活謠言辟謠,365天守護我們的健康。

上海辭書出版社從2018年9月起至今,5年已出了5版《民俗掌故日歷》。此次5.0版《民俗掌故日歷》在前4版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首次從歷代詩詞、民歌童謠中擷取佳作,把傳統詩詞與民俗掌故結合在一起。讀者在了解掌故知識的同時,也能日賞一畫、日誦一詩。

據《民俗掌故日歷》創始策劃人、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化讀物編輯室主任朱志凌介紹,民俗與詩歌的關系從來不曾疏遠。譬如《詩經》既是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一部風俗大全。《楚辭》里同樣隨處可見南方的風土人情。此次5.0版借助并延伸了上海辭書出版社于上世紀80年代創立的“文學鑒賞辭典系列”出版品牌,使民俗與詩歌的聯系在今日重現,二者相得益彰。

例如,“芒種”節氣時氣溫升高、雨量充足,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宋代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景象,與之搭配得當。節日風俗類的詞目中,古詩詞也帶來了不同的閱讀體驗。比如“種五生”條,搭配元代才女孫淑的《七夕》詩“鄰家小女都相學,斗取金盆看五生”,可見今人陌生的七夕習俗,曾是古代婦女、兒童競賽的一門巧藝。

這部《民俗掌故日歷》依舊由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仲富蘭教授主編,篆刻家、漫畫家潘方爾原創水墨漫畫。民俗與詩詞相互滲透和交融,傳統文化也在一頁頁日歷的翻動聲中“活”了起來。

標簽: 傳統文化 上海辭書出版社 華西醫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