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秸稈打包變“罐頭” 越冬草料不用愁

時間:2022-11-25 22:11:50    來源:中國農網    


(相關資料圖)

初冬時節,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中子鎮小屯村的肉牛養殖場一片忙碌。11月18日,記者剛到小屯村肉牛養殖場,便聽見鍘草柔絲機的轟鳴聲,在青儲包膜機的高速運轉下,一分鐘左右時間,一個草料青儲包就打包成形。圈舍內,20余頭健壯的西門塔爾肉牛或臥或立,時不時咀嚼一口草料,顯得怡然自得。

養殖場老板熊仕坤是一個90后小伙,他于今年6月返鄉創業,在小屯村投資35萬元,新建了占地400平的肉牛養殖場。小屯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以閑置廠房和村集體經濟永久性項目資金15萬元入股,建立了牧草加工坊,并成立朝天區坤農牧草種植加工合作社,從周邊村民回收農作物秸稈,制成飼料用于養牛。

熊仕坤在養殖場。

“我做過調查,每逢夏收秋收,朝天區各鄉鎮有大量需要處置的秸稈廢料,僅玉米秸稈,每年保守估計就10萬噸以上,至少能飼養肉牛1萬頭。”熊仕坤說,他以200元每噸的價格回收秸稈養牛,既提高了群眾收入,解決了養殖場冬季飼料不足的問題,又減少了焚燒秸稈造成的環境污染,一舉多得。

“截至目前,養殖場已經收購了中子鎮、曾家鎮、水磨溝鎮等鄉鎮120余噸秸稈。”熊仕坤介紹,養殖場加工制作的草料青儲包可以存放兩年左右,是肉牛的草料“罐頭”,除了自給自足之外,還能對外銷售。在冬季,附近肉牛羊養殖場草料缺乏之時,草料青儲包可以賣至600元/噸以上。熊仕坤說,根據現有圈舍規模,他的養殖場每年可出欄肉牛40頭左右,加之對外銷售草料“罐頭”,年產值可達100萬以上。

“養殖場不僅帶動了我村群眾就業,還為集體經濟增加了收益。”朝天區中子鎮小屯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林介紹,目前小屯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已和養殖場達成協議:養殖場用工,必須優先考慮本村群眾;牧草加工后銷售的草料“罐頭”,純利潤20%將納入集體經濟;養殖場每年賣出肉牛純收益5%將作為集體經濟收益。根據養殖場現有規模及經營情況,養殖場預計可為該村集體經濟帶來3萬元以上的收益。此外,養殖場使用該村閑置廠房,村集體經濟還可獲得6000元租金。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產業發展,在帶動群眾發展養殖、就業務工的同時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李建林說,小屯村將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取得實績。

作者:胡靖南 鄢懷林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

標簽: 集體經濟 股份經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