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4276 篇文章
女性的一生要經歷從青澀—成熟—衰老的自然過程,伴隨著乳腺的發育—定型—萎縮等階段,女性的乳腺保健,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關注點。
(資料圖)
1.新生兒期
乳腺的“一生”中持續接受雌、孕激素調控刺激,雌激素促進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則促進乳腺小葉及腺泡生長。寶寶的乳腺在母體內就可能受胎盤分泌的雌激素影響,在新生兒期就可能長出乳核。老百姓中流傳著“吸一吸新生兒的乳頭、或擠一擠乳腺,能幫助未來哺乳通暢”的說法,這種傳統觀念是錯誤的,在新生兒期不應該隨意擠壓乳腺,避免損傷。同樣,過度的刺激可能引起青春期乳腺發育不良。
2.青春期
女孩大約在11歲左右月經來潮并發育第二性征。由于食物及環境中的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女孩可能在月經初潮前1~2年就發生乳房發育,表現為可以觸摸到乳核,有憋脹、疼痛等不適感。近些年我國女性性成熟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不必過度緊張。應該盡早發現、盡量改善導致發育的環境(如少吃可能添加激素的食物)。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在乳房開始完全發育時再佩戴胸罩,讓孩子不要因為害羞等問題而不穿,或者含胸駝背影響乳腺發育。作為乳房發育的“始發站”,青春期女孩想要做好乳腺的保健,可以進行一些胸肌鍛煉,胸肌是承托乳房的基礎,適當多做擴胸運動或俯臥撐有助于提高胸肌承托水平。運動時候應該戴運動胸罩,盡量避免運動引起的乳房過度擺動,從而造成乳房下垂。
隨著乳房的增大,可能出現乳頭凹陷,這會影響后期的泌乳和哺乳,應該及早就診糾正,盡量通過一些非手術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3.妊娠期
來到妊娠期,乳腺開始為哺乳做準備,乳腺腺管會分泌一些粘稠的液體,若不及時清理可能在乳頭表面形成一層結痂,堵塞乳頭外分泌。可以使用干凈的棉棒及時擦拭清理,保證乳管的通暢,為未來哺乳通暢做準備。
4.哺乳期
目前的學術研究證明,哺乳對乳腺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在哺乳期應該進行正確的哺乳,引導寶寶吮吸乳頭刺激乳汁分泌。還要定時排乳,預防乳汁淤積導致的乳腺炎,如果有乳頭皸裂可以在哺乳間期涂抹藥膏,注意在哺乳前做好消毒清潔,防止寶寶吞食。
5.非孕期的育齡期女性
育齡期女性最常見的問題是經前出現乳房腫脹和疼痛感,通常在月經前2-3天最為嚴重。這可能是由于乳腺腺管擴張、充血以及乳房間質水腫所致。隨著雌孕激素水平在月經來潮后撤退,上述癥狀大多會自行消退。
這個時期常見的疾病有乳腺纖維瘤及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如果觸及乳房內有腫塊或發現乳頭溢液、溢血等情況,應該及時就診乳腺專科門診,必要時進行穿刺或手術等治療。隨著乳腺癌年輕化趨勢,年輕也不是躲避乳腺癌的“護身符”,如果出現可疑癥狀,如持續溢血、摸到表面不光滑的乳房腫塊等癥狀,也要及時就診,排除患病可能。
6.圍絕經期及絕經后
圍絕經期的表現除了月經紊亂外,還可能伴隨潮熱、盜汗、失眠、易怒等讓人難以忍受的癥狀。前些年比較流行服用雌激素來改善圍絕經期癥狀,但并不是適合每位女性朋友。雌激素是刺激乳腺生長的“咒語”,僅僅在適當的年齡范圍內起正面作用。延長雌激素的作用時間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及婦科腫瘤的幾率,必須在使用前咨詢醫生。當然,絕經并不是乳腺疾病的“終止符”,我國女性乳腺癌的高發年齡在45~55歲,絕經后女性以及老年女性也有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應當定期體檢,關注乳腺變化。
乳房是女性曲線之美的象征,在不同時期做好乳腺保健,是醫務人員和女性朋友的共同使命。在“3.8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預祝廣大女性朋友節日快樂,并祝愿每位女性朋友擁有自然之美、健康之美。
作者: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乳腺科
賈紅燕 張傲雪
標簽:
上一篇:因荒漠化蔓延,歐洲地區的沙漠在延伸 | 綠會國際部分享_焦點快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蕪湖鐵畫將首次在京展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蕪湖鐵畫鍛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
2023-03-26 15:49
原標題:電影《不止不休》太原路演導演王晶攜張頌文分享幕后故事中新網太原3月26日電(記者胡健)講述一名調查記者故事的電影《不止不休》正在全
2023-03-26 15:36
原標題:工人版畫作品走進校園文化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婁嘉明趙志忠3月25日,三峽大學第九屆桃花文化節隆重開幕,來自中國一冶
2023-03-26 14:40
原標題:獨“鋦”匠心?非遺技藝讓殘瓷重生人民網記者王帆“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年長的人或許還記得,早年間,在悠長的小巷里,手
2023-03-26 14:35
原標題:“冰箱”詞義里的時代變化楊絳先生1984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老王》,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其中一段文字這樣寫道:“有一年夏天,
2023-03-26 13:53
原標題:一招破解文字密碼!《說文解字》怎么做到的?你知道每個漢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義,可以被逐一拆解嗎?作為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
2023-03-26 13:33
原標題:喬峰扛著音箱玩《鬼泣》了!(主題)鑒定對象:《Hi-FiRush》?上線平臺:PC、X-BOX(副題)文 劉克洪在Metacritic官網上202
2023-03-26 13:32
原標題:楚雄千年彝繡亮相上海時裝周文匯報訊(記者沈竹士)作為2023秋冬上海時裝周的一部分,“夢回千年牽手時尚——楚雄彝繡上海發布”活動
2023-03-26 13:52
原標題:天真只為書卷香(主題)——在《讀者》插圖中感受藝術之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田呢【藝境觀象】1981年,《讀者》在甘肅蘭州黃河之濱
2023-03-26 11:43
原標題:洛陽推出實景劇本殺涉及多家博物館(引題)?游客花1688元可夜宿古墓博物館?(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屈暢實習生侯翔宇3月24日,河
2023-03-26 11:35
原標題:溫故而知今(主題)《畢竟東流去——清史筆記》序(副題)李國文小平寫舊體詩,很見功夫。這次讀他的歷史隨筆,感到他另一支筆的力量
2023-03-26 10:49
原標題:網紅書店不少報刊一份難求(引題)在三亞想買份報刊,咋就這么難?(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來三亞旅游的宋先
2023-03-26 10:38
原標題:角逐2022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它們是“種子選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喬雪陽中華文明有8000多年起源史、5000多年形成史。正是一次次的
2023-03-26 10:52
原標題:河南洛陽出土兩套北朝圍屏石床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智慧貼金涂朱、雕刻精美、神獸護門、儀仗出行……3月23日,在河南省洛
2023-03-26 10:45
原標題: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煥新升級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坐地行萬里,“一眼”五千年。3月21日,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全面煥新升級,以全新的數字
2023-03-26 10:37
【藝評】原標題:是花就會盛開,是樹就會逢春蘇墨張頌文火了。憑借《狂飆》中的精湛演技,這位46歲的中年男演員,終于站到了C位。不僅是張頌文
2023-03-26 05:42
原標題:非遺傳承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尚仕權正在自家的小院里吹奏嗩吶。日前,在嗩吶之鄉——重慶金橋鎮綠水村的農家小院里,48歲的非遺傳承人
2023-03-26 05:52
原標題:田野調查顯示,云南有很多少數民族樂器還未被人熟知便已瀕臨失傳——(引題)為少數民族樂器留下記憶(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
2023-03-26 05:37
【新書榜單】原標題:解讀好的教育闡釋吃的哲學《媽!這是我的人生》 王食欲 永愛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什么是好的教育?這是個很難給出標準答案
2023-03-26 05:39
原標題: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3月24日,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北京
2023-03-26 05:41
【作品廣議】原標題:珍惜凝視的機會肖承森凝視 趙曙合漫畫源于生活,和很多藝術門類一樣,漫畫通過關注生活,發現生活很精彩,也很無奈。讓
2023-03-25 07:47
原標題: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莫言的多部小說被翻譯到國外,為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3-03-25 05:43
原標題:歐陽江河出新詩集“創造”跟得上他思維飛翔的讀者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磅礴的當代漢語,精微的知識考據,用來形容歐陽江河的最
2023-03-25 05:36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0期)都是駐村干部 陜西 李天躍如今我們這行叫“討” 吉林 孫德民為兒再移山 黑龍江 郝延鵬抄答案 山東 于昌
2023-03-25 05:42
原標題:《故鄉,年少故事》:日本作家寫給孩子的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劉珈汐說起經典兒童文學,你會想到哪些書?《長襪子皮皮
2023-03-24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