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4月8日,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在渝舉行,標志著由騰訊西南總部聯合重慶市慈善總會開展實施的“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正式拉開帷幕。
騰訊公司副總裁兼西南區總經理蔡光忠介紹,“巴渝新農具計劃”項目將以鄉村人才數字化培訓作為切口,立足重慶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所在的區縣,通過“數字村務培訓”、“電商人才培訓”、“為村相關人才培訓”等三大核心培訓內容,未來5年內計劃培養35000名“新農人”掌握“新農具”,建設“新農村”。
圖為: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現場
(資料圖)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提升數字化能力是培養現代鄉村人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重慶市先后印發《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重慶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文件,加強數字化鄉村建設,構建數字農業農村人才技能培訓體系。
2022年9月,重慶地方政府聯合騰訊西南總部、騰訊研究院、微信共同發起的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項目——“新農具計劃”,帶動一批“新農人”全面掌握數字化經營工具。其中,新手主播“唐老臘”場均觀看人數超過3000人,最高單場銷售額超過1.1萬元。“如果每天一場直播銷售額穩定在5000元左右,按每天直播一場,我們光在視頻號直播間就能獲得15萬元的銷售額,可以說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唐老臘”負責人張石強說。
“新農具計劃”只是騰訊在重慶鄉村振興領域的眾多探索之一。近年來,騰訊在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方面的諸多探索都落地重慶,并總結出“1+4”模式:“1”是一大來源,以公益慈善為依托,撬動公眾廣泛參與;“4”是四大探索路徑,即“以數字連接為基礎,推動鄉村基層治理”、“以數字內容為載體,助力鄉村文旅發展”、“以數字工具為手段,促進鄉村產業發展”、“以人才培訓為抓手,激活鄉村的內生動力”。
在這一過程中,騰訊不斷思考總結,將擅長的能力以更靈活、可復制的方式覆蓋到更多區縣,惠及更多的百姓。“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由此誕生。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兼西南區總經理蔡光忠發言
蔡光忠介紹,“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包括開展數字村務培訓、電商人才培訓和為村相關人才培訓三大核心培訓內容,計劃5年內在落地區縣開展數字化培訓1700余場,推廣數字基層治理應用、數字便民服務、短視頻等數字化工具。
在數字村務培訓方面,項目通過推廣在線會議、在線文檔等應用,結合基層需要,提高鄉村在表單填寫、民主評議等方面的工作效能,提升村民的數字素養,構建基礎系統。此前,騰訊將擅長的連接優勢賦能于巫溪的縣域數字化基層治理,探索出了一條“政府善用、百姓會用、治理有用”的路子。
在電商人才培訓方面,項目借助微信視頻號、京東、快手等電商行業支持,針對有農產品銷售意愿的農戶開展助農直播帶貨線下專場培訓,邀請專業團隊以“課程+實操”的形式幫助新農人掌握視頻號、直播、小程序等工具,構建商業營銷系統。
在為村相關人才培訓方面,項目將借助相關資源,專門培養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構建綜合治理體系。此前,“耕耘者振興計劃”“鄉村CEO計劃”等鄉村人才振興項目已在重慶落地。
“我們希望各個幫扶縣域搭建起符合自己縣情的數字化底座,通過數字基層治理切實提升群眾對基層治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希望鄉村治理骨干和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能夠掌握更多農技知識、學會經營村莊的現代化能力,為鄉村連接起情感、信息與財富;希望普通農民各個都能掌握‘新農具’,讓大山的好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視頻號工具成為‘新農人’自己的‘致富經’。”蔡光忠展望道。
圖為: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現場
據悉,騰訊首期將公益支持“巴渝新農具計劃”,同時聯合重慶市慈善總會、重慶市鄉村振興基金會線上發起項目的公益募捐。“歡迎更多人以公益的形式理解‘新農具’的能量、關注‘新農人’的成長、關注家鄉的‘數字變革’。”蔡光忠說。
啟動會上,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也如約而至。4月12日至14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市鄉村振興局指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西南總部為特別支持單位,重慶市慈善總會主辦的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公益活動將正式啟動。蔡光忠表示,期待更多人加入到公益助力鄉村振興行列,讓“重慶好人”的烙印深深鐫刻進這座“公益之城”的基因。
標簽:
上一篇:木星的氫氣會燃燒起來,最終變成一顆小太陽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濮存昕執導《海鷗》:精心詮釋契訶夫走進北京人藝三樓排練廳,印著“秉承人藝傳統續寫新的光榮”的橫幅懸掛墻面中央。排練廳中,青年
2023-04-09 14:33
原標題:新編京劇《巾幗英杰》演繹家國情懷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CCTV空中劇院》“2023年天津行”精彩繼續,天津市青年
2023-04-09 13:34
原標題: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開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區中新網天津4月8日電(龐喻文王英浩石喬)8日上午,天津市首屆“牡丹文化節”暨南開區第
2023-04-09 11:47
原標題:首屆楚文化節在荊州開幕4月8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節目。當日,首屆楚文化節在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門賓陽樓護城河水上舞臺開幕。本次
2023-04-09 11:53
原標題:作為記者,我有意見鑒定對象:《不止不休》上映時間:3月24日這是一部反映新聞記者追求職業理想的電影,但我看完卻并無多少感動之意。
2023-04-09 10:39
原標題:“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攜萬余冊精選圖書及精品藏書票亮相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應妮)第二屆“嘉德國際藝術圖書展”8日在京正式向
2023-04-09 10:40
原標題:“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亮相廣州手藝人展示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陳楚紅攝手藝人展示廣繡。陳楚紅攝粵劇表演者展示廣州
2023-04-09 10:46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北大交流阿諾導演講述創作故事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4月7日,《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在北京大學進行特別放映,影片導
2023-04-09 09:44
原標題:大義滅親在宋代真的存在嗎在傳統戲劇中,關于包公不畏權貴、大義滅親、秉公斷案的作品早就深入人心。近年來的一些影視作品中,包公已
2023-04-09 09:56
原標題:追溯“冰與火之地”的文化地圖北歐,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北歐一般指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這五個國家,及其
2023-04-09 09:49
原標題:梁友安這樣的職場姐姐我喜歡什么題材熱就一窩蜂上的娛樂圈啊,有時候卷得讓人想喊一聲“佩服”的程度。這不,卷了幾年的“姐弟戀”,
2023-04-09 09:3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將于5月舉行中新網天津4月8日電(王在御)記者8日從首屆天津音樂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銀之聲”首屆天津音樂節將于2
2023-04-09 09:39
原標題:愛上一座城,始于顏值終于文化尹曉燕從揚州高鐵站出來,詩意撲面而來:汽車駛入“煙花三月路”,拐個彎就到了“春風十里路”。如果城
2023-04-09 08:51
原標題:2023上海市民文化節啟動4月8日,孩子們在上海市寶山區顧村公園“櫻畫書藝”活動上創作。當日,已走過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節以“城市美
2023-04-09 08:41
原標題:芫荽之味馬慶民春季天氣漸暖,野菜開始肆意滋長,人們的餐桌上也變得熱鬧起來,散發著春天的清香。昨天,母親發來視頻,向我炫耀起她
2023-04-09 08:56
原標題:且將新火試新茶江初昕《花瓶里的玫瑰》 文森特·梵高[法]喝茶是我平時生活里的一件要緊事,不可一日無此君。一杯清茶在手,享受著幻
2023-04-09 05:41
原標題:“網紅”阿婆蔡璐年近九十歲高齡的阿婆最近迷上了拍短視頻,每天抱著手機茶飯不思。年夜飯的餐桌上,家庭微信群里突然彈出阿婆拍的一
2023-04-09 05:45
原標題:帶著心靈去踏青章長生春天,萬物蘇醒。抬眼望去,春色彌漫整個世界:山青了、水秀了,花開了、草綠了,風暖了、天藍了 處處桃紅
2023-04-09 05:42
原標題:堂前燕子銜春泥張珠靜前陣子回老家,我在老屋的檐下看到了被棄用的燕巢。小時候,每年春天,都有兩只燕子不知從何處出發,飛過多少個
2023-04-09 05:36
原標題:釣源桃花曾招娣聽說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釣源有個花朝節。周末,一個前同事邀我們去賞花。一聲聲鳥鳴喚醒了釣源的春天。還未進釣源村,
2023-04-09 05:54
原標題:《隨園詩話》的現代性演講人:張寅彭演講地點:上海大學文學院網絡課堂演講時間:2023年3月本次講座旨在探討清代袁枚《隨園詩話》的現
2023-04-08 15:37
原標題:北影節科技單元展映活動啟動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暨中國科學技術館特效電影展映活動全面開啟。從
2023-04-08 14:40
原標題:北師大實驗中學800多名師生大觀園沉浸式路演(引題)?高中生化身寶玉黛玉大觀園里演紅樓(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黃亮北京青年報訊(記
2023-04-08 14:39
原標題:《燃燒的巴黎圣母院》揭秘那場人類文明之殤人民日報記者肖揚4月7日,法國災難電影《燃燒的巴黎圣母院》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昨日晚
2023-04-08 14:34
原標題:師生同臺飆戲(引題)?《紅樓夢》從教材“走進”大觀園(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舞臺上,師生化身“紅樓夢中人”,精彩的對
2023-04-08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