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今亮點!原創科普文章:塞上江南的沙海奇跡

時間:2022-10-10 09:25:51    來源:科普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婧)20世紀70年代之前,北方萬里疆土黃沙漫漫、溝壑縱橫,如今的沙坡頭景區曾風沙肆虐,被稱為“沙多愁”。1958年, 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在沙坡頭地區穿越騰格里沙漠勝利通車。為了確保西北交通大命脈包蘭鐵路在沙漠區暢通無阻,勤勞智慧的寧夏人民與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 -起艱苦探索,創造出了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綜合治沙工程體系。無數個酷暑嚴寒的過往歲月里,他們用雙手把麥草一寸一寸固定在流動的沙丘上,如今,站在坡頭上,放眼望去,綠洲綿延。麥草方格治沙成果結束了長久以來“沙逼人退”的困局,是“人類治沙史的奇跡”。

這里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山峰迭起,平原錯落,丘陵連綿,沙丘散布,湖河交錯相連,稻香陣陣,如果不抬頭看雄偉的賀蘭山,還真以為是在富庶的江南呢。

“塞上川、黃河彎,大漠黃河有孤煙,黃土高坡連著天”,一首塞上民歌,唱出了集大漠雄渾,江南水鄉秀美于一身的塞上山川風光,而沙坡頭就是這山川風光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沙坡頭全景空靈寂寥、飄逸雋永,四處走走,會發現這里的一草一木,更或是每一粒沙,每一滴水都散發著讓人著迷的神奇氣息。

“西有沙山,一名萬斛堆。大河在南”在《明史·地理志》中 ,沙坡頭被這樣記載下來。打開中國的地形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華力西造山運動中隆起的祁連山和燕山造山運動中誕生的賀蘭山相遇而未見的地方留下了一個豁口,綿延萬里的騰格里大沙漠在西北風的長驅直入下帶著黃沙猝然與奔騰而下、一瀉千里經黑山峽急轉流入寧夏中衛境內的黃河相遇,在這里黃河一改其洶涌而為平緩,浩瀚大漠與綠如江南隔河相望,沙與河這對本不相融的矛盾體,在沙坡頭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相依相偎。

在寧、蒙、甘三省(區)的交接點,黃河第一入川口,沙坡頭是歐亞大通道,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集長流水舊石器遺址、孟家灣新石器遺址、秦代窯場、漢代河堰、絲路驛站、西夏皇家花園于一地,融長城文化、絲路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與現代治沙成果于一體,既有西北的宏偉雄奇,又兼江南的婉轉秀麗。唐、宋、元、明以來,史不絕書的“沙坡鳴鐘”成為宇內異景,形成了不可再造的世界級品位的絕世奇觀,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之為“世界壟斷性的旅游資源”。

1200多年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钡那Ч琶湓谶@里誕生。如今,白天,羊皮筏子上的黃河漂渡,駱駝背上的騰格里沙漠探險,金色沙堆上的天然滑沙,夜晚,天地靜穆,繁星閃爍,無數人在此流連忘返。

沙坡頭之所以有現在的綠草茵茵,還源于其輝煌卓越的治沙成果。20世紀70年代之前,北方萬里疆土黃沙漫漫、溝壑縱橫,如今的沙坡頭景區曾風沙肆虐,被稱為“沙多愁”。1958年,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在沙坡頭地區穿越騰格里沙漠勝利通車。為了確保西北交通大命脈包蘭鐵路在沙漠區暢通無阻,勤勞智慧的寧夏人民與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起艱苦探索,創造出了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綜合治沙工程體系。無數個酷暑嚴寒的過往歲月里,他們用雙手把麥草一寸一寸固定在流動的沙丘上,如今,站在坡頭上,放眼望去,綠洲綿延。麥草方格治沙成果結束了長久以來“沙逼人退”的困局,是“人類治沙史的奇跡”。

60多個春秋過去了,現在包蘭鐵路穿越沙漠的地帶漸漸從不毛之地變成花草樹木隨處可見的地方,昔日令人談之色變的萬里黃沙已經成為人人向往的美景勝地,這是幾代治沙人在半個多世紀里用生命和青春換來的人間奇跡。

標簽: 包蘭鐵路 騰格里沙漠 寧夏人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