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
湖南桑植:(引題)
“非遺+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主題)
中國文化報駐湖南記者 張玲 通訊員 王成均 鄭秀
近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紀念館,紅色少年成長桑植基地正式啟動。該基地將迎來湖南省6萬名中小學生前來開展紅色研學。在這里,他們將瞻仰賀龍故居,參觀賀龍紀念館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紀念館,并學唱一首國家級非遺項目“桑植民歌”的經典曲目。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大革命時期,以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關向應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創建了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遺產。同時,桑植也是中國民歌之鄉,婉轉動聽的桑植民歌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桑植縣厚重的文化積淀。
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強以紅色旅游為重點的文化旅游產業,桑植縣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紅色旅游引領樣板區、革命老區快速振興區”的目標,成立了紅色旅游產業管理辦公室,積極創造營商環境,并打出了旅游與非遺融合發展的組合拳。2022年,借力張家界市承辦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機遇,桑植縣委、縣政府開展了“喝桑植白茶,唱桑植民歌,聽紅色故事”等活動,制定了“一本紅色書、一首紅色歌曲、一臺紅色情景劇、一套紅色情懷產品、一批紅色教育基地”的“五個一”行動,推動旅游和非遺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搭建了新舞臺。
除了紅色少年成長桑植基地,桑植民歌寨、湖南百年育英紅色教育基地等也紛紛落戶桑植。
位于桑植縣空殼樹鄉陳家坪村的桑植民歌寨遠近聞名,豐富的文化旅游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打卡。桑植民歌寨立足農耕、歌舞、飲食、風土風物等資源優勢,以桑植民歌、桑植仗鼓舞,土家族撒葉兒嗬等非遺展示基地為抓手,推動鄉村夜晚燈光秀、非遺田野演體驗長廊、游樂娛樂設施、經營性固定設施等文化和旅游項目建設。已建成300米的桑植民歌長廊、200米的農耕文化實物展示長廊、800平方米的民歌大戲臺和可容納2萬人的民歌廣場,并成立了土家擺手舞和白族仗鼓舞表演隊、民俗禮儀攔門酒迎賓隊、民樂民器打擊樂隊3支表演隊,讓當地的鄉村文化有了展示窗口。同時,桑植民歌賽還以節筑巢,以節引流,通過舉辦桑植民歌節、桑植民歌歌手邀請賽、油菜花節、鄉村夜景燈光秀、農村割谷節等,進一步拓展鄉村文化資源的利用方式。
自2021年5月建成運營以來,桑植民歌寨圍繞“農耕體驗+民俗演藝”“廟會節氣+家國情懷”“研學旅行+拓展訓練”“紅色回憶+愛國教育”“民族風情+親子游樂”“特色民宿+養老養生”“戶外運動+自駕露營”七大文化旅游賦能業態,把一個傳統農業村建成了一個文旅融合村。截至目前,桑植民歌寨共接待游客16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200多萬元,提供就業崗位近200個。此外,位于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劉家坪白族鄉的百年紅色教育研學基地,自2019年9月正式營業以來,接待省內外游客29.3萬人次,開辦紅色研學班次930個。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7名演員入圍終評3月30日,中國文聯、中國劇協、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發布會,介紹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演
2023-03-30 14:39
原標題:《長沙夜生活》新陣容曝光(引題)周冬雨給王櫟鑫發“好人卡”(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電影《長沙夜生活》近日發布“長沙一夜”預告
2023-03-30 14:51
原標題:湖南桑植:(引題)“非遺+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主題)中國文化報駐湖南記者張玲通訊員王成均鄭秀近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中國工
2023-03-30 14:48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經過項目匯報會、綜合評議
2023-03-30 09:51
原標題:中國國際時裝周:印花藝術的新時尚圖為中國國際時裝周“蝶影蟲蟲·東雅兒”時裝發布會。(許之豐)在蝶影蟲蟲的色彩世界里,每一種顏
2023-03-30 09:44
原標題:“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對現代的啟迪”學術交流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亮3月28日,“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
2023-03-30 09:52
原標題:《不止不休》熱映各方呼吁消除乙肝歧視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姬薇近日,由吉利德科學提供公益支持的電影《不止不休》正在全國熱映,影片
2023-03-30 09:52
原標題:首個郎窯主題大展集結百余件重器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誕生于康熙盛世的郎窯瓷是督陶官郎廷極主持燒造的瓷器,蜚聲海內外。3月28日
2023-03-30 09:39
原標題:國際最新研究:文藝復興“古典大師”油畫或加入蛋黃等蛋白質中新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
2023-03-30 08:44
原標題:中國動畫電影海外交流正當時今晚報記者丁曉晨2023年第12周電影周票房冠軍屬于一部海外引進的動畫片——《鈴芽之旅》。截至目前,該影
2023-03-30 08:44
原標題:維護保養結束,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開門迎客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李俊萱高倩就像汽車上路需要保養,舞臺也需要休養生息。每年初
2023-03-30 08:45
原標題:國寶畫重點丨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座古港遺址里都有啥?八座形制各異的宋代碼頭兩艘宋代沉船數以噸計的瓷器殘片……溫州朔門古
2023-03-30 08:33
原標題:北京國際電影節時隔3年重回春天(主題)電影節于4月22日至4月29日舉辦?將組織九大主體板塊及相應活動(副題)北京青年報訊(記者肖揚
2023-03-30 08:48
原標題:《宇宙探索編輯部》4月1日公映(引題)楊皓宇和你“在宇宙盡頭交個朋友”(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 “滿世界找外星人
2023-03-29 17:39
原標題:《回響》:故事的失調遮蔽了心靈的回響《回響》是馮小剛繼《北轍南轅》之后執導的第二部網劇,改編自作家東西的同名小說。該劇講述女
2023-03-29 15:40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潁上花鼓燈:淮河畔的“東方芭蕾”中新網安徽潁上3月29日電(劉浩張天峰)咚!咚!咚……近日,在安徽省潁上縣尤家花園,隨
2023-03-29 15:52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實證中華文明起源和燦爛多元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應妮)從一百萬年前的湖北的“鄖縣人”3號頭骨,到
2023-03-29 14:44
原標題:《他是誰》:刑偵劇的又一次“狂飆”?3月中旬,張譯主演的《他是誰》和馮小剛執導的《回響》雙峰齊出,都是刑偵懸疑劇,卻各有千秋。
2023-03-29 14:53
原標題:“輝煌中軸”展覽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這是3月27日拍攝的展出的永定門石匾。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館“輝煌中軸”展覽開展。展覽匯集全
2023-03-29 14:45
原標題:陜西寶雞一西周時期墓地發現大量東方文化因素中新網西安3月28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8日從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一西周時
2023-03-29 14:33
原標題:游戲音樂形式越來越豐富并隨著游戲“出海”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力(引題)上海如何培養出更多游戲音樂創作“黑馬”(主題)解放日報
2023-03-29 11:48
原標題:“折騰明星”還能救一下真人秀的人氣今年春天的綜藝節目,依舊以綜N代為主打,戀綜、慢綜藝、腦力競技、脫口秀、推理綜藝、音樂綜藝、技
2023-03-29 11:38
原標題:雜技魔術精品節目亮相濟南3月27日晚,在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的山東劇院,演員表演雜技節目《集體花盤》。3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
2023-03-29 10:54
原標題:莫把非遺當噱頭這兩年,借力各類短視頻平臺,非遺火了。非遺“出圈”是好事,但在“傳承發揚”和“商業價值”之間應該把握好一個度,
2023-03-29 10:55
原標題:復排話劇《大愛如涓》遼陽上演遼寧日報訊記者趙乃林報道涓涓細流,大愛無聲。3月22日,由鞍山市藝術劇院創作復排的大型原創多媒體話劇
2023-03-29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