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青海皮影雕刻“匠人”:融合傳統與現代才能演繹世間百態
中新網西寧12月23日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李雋 周曉華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每逢節日,青海鄉村都會有皮影藝人扯一塊白布,亮一盞青燈,尺把小人便將世間百態精彩映現于皮影上。
冬至剛過,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扎巴鎮雙疙瘩村的65歲皮影雕刻非遺傳承人金文錄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選料、雕刻、上色……金文錄沿襲著千年皮影的傳統雕刻手法,用匠心傳承著這一古老的技藝。
“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每逢節日,村里必有皮影戲演出,每次演出,我就會跑去觀看學習,在家臨摹練習,從那時候起,我就迷上了皮影戲。”金文錄回憶說,因為喜愛,長大后的他從學拉二胡、板胡起步,最終如愿以償加入了皮影戲班,經常下鄉演出。
演皮影戲,首先要雕刻“影人”。在老家雙疙瘩村,有一位皮影雕刻大師李迎春。2003年,金文錄拜師李迎春門下,正式開始學習皮影的雕刻制作技術和技巧。
“制作皮影的原料要用牛皮,小時候買一張牛皮要30多元,家里負擔不起,就用雨鞋的紙盒學習雕刻,但紙板不像牛皮柔軟,下刀程度和深淺不好掌握。”金文錄說。
憑借多年對皮影戲的了解,加上師傅耐心細致地傳授,金文錄一年之后就可以獨立完成作品。為了能讓雕刻手藝精益求精,他多次去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區,甚至陜西省等地求學,向各路皮影戲雕刻制作的行家和大師們學習。
畫新的影樣兒、買皮子、刻影人、給影人上色……夜以繼日地練習基本功,指尖起血泡、腰酸脖子疼是常有的事。在經過不斷的磨煉實踐后,金文錄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民間藝人,常常被邀請到各地參加演出。
“皮影也是工藝品,是個‘功夫活’,要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等十幾道工序。”金文錄說,制作一個“影人”,要刻畫上千刀,快則半個月,慢則一個月。
制作皮影首先是選用牛皮或驢皮,經水泡、脫毛、鏟薄、打磨,使皮子平整光潔、呈半透明狀,落樣將圖案紋樣用針扎或描線的手法拷貝到半透明的皮張上,并保持一定的濕度,便于走刀,之后要在皮面上描繪圖案,再用刻刀一點點雕刻。
“影人刻好后上色也特別重要,上色要用透明色彩,色彩中添加皮膠增加附著力,要求色彩艷濃、形體清晰、突出裝飾效果,上色后涂一層薄清漆,起到色彩鮮艷持久的作用。”在金文錄看來,這每一步都說起來簡單,而做起來則需兼具耐心和技巧。
為了不斷創新和學習新的皮影樣式,在平時生活中,金文錄不論在寺院墻壁上還是從古畫花瓶上,只要看見這些圖片他便拍下來,回來打印出來再仔細研究琢磨人物的神情貌態。
“只有在平時的生活中留心身邊的一些畫,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才能雕刻出有當地文化的皮影且被人們重新看好。”金文錄說。
金文錄告訴記者,燈與影的默契相融,演繹著世間的悲喜滄桑,寄托著百姓對平安福祉的祈盼。
據介紹,以前的“影人”造型為“五分臉,七分身段”,也就是只能看到一只眼睛半張臉的側臉造型,而他重新設計的“影人”從側影變成正影,突破了皮影雕刻的傳統手法。在題材拓展上,他還對皮影的底圖、元素深入發掘,從古代文化素材到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大大豐富了皮影的表現內涵。
“皮影藝術之所以能沿襲千年,就是因為它小巧靈活,到處演出很容易。我認為只有將傳統與現代融合,才能展現世間百態,運用文化的魅力讓其更加喜聞樂見,才能真正為社會、為觀眾服務。”金文錄說。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青海皮影雕刻“匠人”:融合傳統與現代才能演繹世間百態中新網西寧12月23日電?作者李雋周曉華“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2022-12-23 15:55
原標題:我有三尺峰,斬盡不平事——評網劇《月歌行》由愛奇藝出品,懿德文化創意聯合出品,愛奇藝·藝匠工作室制作的古裝仙俠愛情劇《月歌行
2022-12-23 15:34
原標題:《穿靴子的貓2》舉行觀影會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日前,由夢工場拍攝的動畫片《穿靴子的貓2》在津舉行觀影會,全場觀眾在正式上映前
2022-12-23 14:39
原標題:電影頻道佳片有約(引題)《夏日么么茶》:電影和音樂相輔相成(主題)一首《我心永恒》道出了《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露絲生離死別
2022-12-23 13:54
原標題:網絡文藝與傳統文化相互賦能傳統文化綿延數千年,當代文藝創作可從中萃取精華,為己所用;網絡文藝作為互聯網時代新興文藝樣式,富有
2022-12-23 11:35
原標題:進入人物才能駕輕就熟(引題)吳越屢屢挑戰高難度角色(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最難演的角色演出圈展現基層干部群像的《縣委大院》
2022-12-23 10:33
原標題:跨年晚會紛紛官宣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隨著新年臨近,各大衛視紛紛官宣跨年演唱會。縱觀目前已官宣的信息,奮斗者和虛擬偶像將成主角
2022-12-23 10:54
原標題:18個版本藏醫巨著《四部醫典》影印珍本在西藏出版發行中新網拉薩12月22日電(記者趙朗)記者22日從西藏藏醫藥大學獲悉,《中國藏醫藥
2022-12-23 10:52
原標題:不忘藝耕為民堅持世界眼光光明日報記者董城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5周年。15年來,總計有觀眾1200余萬人次走進國家大劇院觀看
2022-12-23 10:40
原標題:延續劇的熱度和關注度,也拓展電影題材(引題)劇集推出電影版,是門好生意(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近日,由2019年熱門劇改編的電
2022-12-23 09:51
原標題:楊千嬅音樂會香港落幕與歌迷分享27年音樂故事中新網香港12月22日電連續兩天舉行的“楊千嬅音樂會2022”近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落下
2022-12-23 09:37
原標題:接受指令后輸出圖像,數秒鐘可生成一幅畫(引題)人工智能,如何妙筆“生”畫(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喻思南?核心閱讀輸入一段話,“繪
2022-12-23 08:41
原標題:從“一喜”到“二喜”:名氣有了,真誠少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簡稱“二喜”)頒獎禮上,“某某某”“少爺和我”“小婉管樂
2022-12-23 08:42
原標題:唐代三大金銀器窖藏首次聯合展出22日于鎮江亮相12月22日,法門寺博物館與鎮江博物館聯辦的“盛世風華——大唐地宮的驚世寶藏”特展在
2022-12-23 07:51
原標題:河北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發現大量漢代遺存新華社石家莊12月22日電(記者鞏志宏)近日,為期4個多月的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
2022-12-23 07:52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今日迎建院15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2022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5周年,國家大劇院繼續秉承“親民、簡樸、熱烈、精彩”的原
2022-12-23 05:41
原標題:冬至陽生春又來【節氣里的韻味中國】“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農歷壬寅年也行將結束。在冬至這一天,白天在全
2022-12-22 14:45
原標題:有聊|田曦薇:我自四兩撥千斤,真心用心從心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劉越)山河之間看炊煙向晚,風雪嚴寒共燈火一盞。這個冬天,一部
2022-12-22 08:47
原標題:導演卡梅隆講述影片背后的故事:《阿凡達2》是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正在熱映的《阿凡達2:水之道》受到國內外影迷廣
2022-12-22 08:51
原標題: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的美學意涵構建“幸福中國”是百姓的熱切期待,也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熱播的系列紀錄片《這十年·幸福
2022-12-22 07:43
原標題:在圖像中重讀經典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應妮)2023年是首版《小王子》出版80周年,接力出版
2022-12-21 21:43
“護文化遺產彰時代新義”原標題:支持傳習授徒,加快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江西宜春袁州區——(引題)古老夏布,織就新錦繡(主題)人民日報記
2022-12-21 14:48
原標題:權威快報丨“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揭曉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2”活動12月20日在京揭
2022-12-21 08:46
原標題:《阿凡達:水之道》創IMAX全球影史第二高開畫成績(主題)中國以僅占1%的銀幕數貢獻27%的票房(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IMAX昨日宣布
2022-12-21 07:34
“堅持“兩創”書寫史詩·新征程新輝煌”原標題: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核心閱讀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2022-12-20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