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全國法院一站式建設優秀改革創新成果,通報人民法院在深化一站式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錢曉晨介紹,2022年,9677家人民法庭入駐調解平臺,在線對接派出所、司法所、街道辦、村委會等基層治理單位75511家,就地預防化解糾紛33.21萬件,是2021年的32.57倍。
訴源治理縱深推進,源頭減量工程邁出堅實步伐。近年來,訴至人民法院的社會矛盾糾紛以年均10%以上增幅持續增長,但通過源頭減量、訴前調解,人民法院收案量在2020年出現持續增長15年后首次下降,2022年再次實現同比下降。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的民事行政糾紛占法院糾紛總量比例從2019年的90%下降到2022年的64%,也就是進入人民法院的糾紛三分之一通過訴前調解方式得到實質高效解決。
“法院+社會”糾紛解決體系更加完善,在線多元解紛綻放蓬勃活力。最高人民法院會同12家中央行政機關、全國性行業協會建立“總對總”在線多元解紛機制,2022年“總對總”合作單位參與調解糾紛114.35萬件,同比增長422.6%;調解成功率達78.9%,比2021年高出15個百分點。各地法院加快推動本地區多元解紛實踐,金融、家事、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成效明顯,市場化解紛試點穩步推進,一批特色品牌調解室在訴訟服務中心生根開花,人民法院在線調解優勢得到充分釋放。截至2022年底,對接人民法院的調解組織、調解員達9.6萬家、37.2萬名,在線調解糾紛量累計3832萬件。訴前調解成功量自2019年以來以年均83%的增幅持續增長,2022年訴前調解成功895萬件,同比增長46.6%,平均每個工作日有5.4萬件糾紛在線調解,每分鐘就有75件成功化解在訴前,每2.2個調解案件就有1件通過遠程視頻方式開展。
“三進”強基工程全面實施,覆蓋城鄉社區街鎮的基層糾紛解決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各級人民法院以調解平臺為支撐,以人民法庭為“前哨堡壘”,廣泛建設鄉村調解室、社區微法庭等基層解紛站點,全面開展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工作,人民法庭與越來越多的基層治理單位實現在線對接,全流程在線開展風險預警、矛盾排查、民意溝通、就地化解、視頻調解、立案審判等工作。
智慧訴服水平明顯提升,“數字正義”持續在線。2022年,“人民法院在線服務”移動端提供網上立案1071.8萬次,同比增長30.6%,平均每分鐘就有61件案件實現“掌上立”。43.38萬名律師應用律師服務平臺辦理訴訟事務,基本覆蓋全國訴訟律師,人民法院提供排期避讓提醒服務37.7萬次。二審網上立案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山東、浙江、河北第一批試點地區二審網上立案平均周期29天,較試點前全國法院平均周期縮短三分之二以上。2022年,人民法院電子送達9264萬件次,同比增長123%。網上保全標的額達26553億元,是2021年的2.1倍。四級法院應用委托鑒定系統開展工作,線上平均鑒定周期21個工作日,比線下鑒定周期縮短31%。
普惠式訴訟服務體系加快建設,最優窗口工程贏得群眾廣泛稱贊。各級人民法院全面推進一窗集成、一站通辦、一號響應、一次辦好工作,加強集成式訴訟服務建設。持續釋放跨域立案服務效能,人民法院累計提供跨域立案服務16.7萬件。全面升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做到訴求直通,件件響應。2022年,全國法院12368熱線接聽群眾來電1465.3萬件,是2021年的2.8倍。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秀萍
上一篇:抖音尋人7年:聯合2.6萬名志愿者,幫2萬個家庭團圓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剛柔并濟的《楓葉如花》作者:石俊越劇《楓葉如花》讓我們看到了越劇編創演的全方位突破和富有現代特色的審美效果。越劇在上世紀末和
2023-02-16 05:51
原標題:《穿過月亮的旅行》發布預告(引題)張子楓胡先煦搭檔夫妻(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電影《穿過月亮的旅行》發布“奔赴見你”版海報及
2023-02-15 16:45
原標題:熱搜第一!《滿江紅》周邊下架2月14日, 滿江紅周邊下架 引發網友關注,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據了解,2月13日晚,一眾籌網站發布了“
2023-02-15 16:42
原標題:《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分別為173分鐘和159分鐘,這似乎挑戰了關于電影時長的一些傳統觀點(引題)?電影越來越長,會成為趨勢嗎?
2023-02-15 16:34
原標題:讓考古遺址博物館更加有聲有色吳萌日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立項名單第四度“上新”。至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55家,立項80家。
2023-02-15 16:39
原標題:《星落凝成糖》收官“蜜糖三部曲”(引題)陳星旭一人飾四角(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古裝神話愛情劇《星落凝成糖》定檔2月16日起
2023-02-15 15:49
原標題:言承旭再次出演愛情劇(引題)“不老男神”還能俘獲觀眾的心嗎?(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2001年,言承旭憑借《流星花園》道明寺一
2023-02-15 15:46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發布2023“考古中國”五項重要考古成果中新網2月15日電據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號消息,國家文物局2月15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
2023-02-15 15:53
原標題:湖北建始:香甜的非遺文化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花坪鎮,非遺傳承人吳際安正在制作花坪桃片糕。吳氏后代不斷改進和創新工藝,制作花坪桃
2023-02-15 14:55
“新語”原標題:文博數字人有外形也要有內功著眼長遠,數字人發展不僅關乎技術之“形”,更在于創意含量與文化內涵之“芯”,既要有外形也要
2023-02-15 14:55
原標題:《流浪地球2》衍生品銷售火爆(主題)打破國產大片只關注票房的局限(副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春節檔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2》票房
2023-02-15 14:39
原標題:上海京劇院新版京劇《大唐貴妃》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2月14日,京劇演員史依弘在媒體見面會上演唱《大唐貴妃》中的唱段。2月14日,上海
2023-02-15 14:37
原標題:展演廳丨北京人藝《茶館》再開張,年后再演“看家戲”編者按:文藝演出以多姿多彩的形式、精彩紛呈的內容、鮮明高超的藝術感染力,深
2023-02-15 14:47
原標題:山西發布運城東渠遺址考古成果:或可證實“后稷教民稼穡于稷山”中新網太原2月14日電(記者楊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對外公布
2023-02-15 13:55
原標題:被觀眾認可是最幸福的事李響是導演徐紀周專門為李健量身打造的一個角色。李健和徐紀周相識于電視劇《命案十三宗》片場,一個是藝校在
2023-02-15 13:51
原標題:好作品經得起時間沉淀今年開年,熒屏、銀幕均出現了高質量作品,9分的《狂飆》,8分的《三體》以及8 2分的《流浪地球2》等,由點到面
2023-02-15 10:47
原標題:106組戰國中山國文物亮相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新網重慶2月14日電(記者鐘旖)展覽“戰國·中山國”將于15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式
2023-02-15 08:49
原標題:網絡行業劇:展現行業不失真,刻畫人物不失焦行業劇,簡而言之,就是以某個行業為背景,講述從業者工作與生活的一類劇集。自國產電視
2023-02-15 08:51
原標題:頭腦空空的演員終將走向“絕望名場面”“太尷尬了”“他到底在表達什么”“說得很好,下次別說了”……最近,一些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
2023-02-15 08:45
原標題:角色塑造真實立體感人故事打動觀眾(引題)《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在津點映(主題)由市委宣傳部聯合攝制,天津橙子映像傳媒出品、制
2023-02-15 08:32
原標題:《小王子》出版80年,我們都還愛著它(引題)公版圖書如何做出新意(主題)解放日報記者施晨露“你在玫瑰花上耗費的時間,才使你的玫
2023-02-15 08:40
原標題:長影電影院自助圖書館正式啟用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柳姍姍?彭冰2月14日,長影電影院引進的長春市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正式投入使用
2023-02-15 07:39
“藝術為城市添彩”原標題:四川成都高新區營造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引題)尋常巷陌間,繪生活畫卷(主題)人民日報記者宋豪新?核心閱讀走進老
2023-02-15 07:34
原標題:“有文化的直播”以知識化人曾幾何時,“三二一,上鏈接”“寶寶們快下單”,網絡直播間充斥著“叫賣式”吆喝、“限時購”戲碼,滿是
2023-02-15 07:55
原標題:用孩子看得懂的方式設計博物館每到踏青季,許多家長會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展覽館。然而,當兒童身處偌大展廳,嚴肅的展陳有違他們活潑
2023-02-15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