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隆基電話會紀要:“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二季度硅料會下來”)
以下為$ 隆基綠能.SH 2022 年上半年的 電話會紀要,財報解讀可回顧《光伏爆發、巨頭下場?隆基自導 “平衡術”》
一、管理層匯報
(資料圖)
上半年實現硅片出貨 39.6GW,對外銷售 21.6GW,單晶組件產品出貨超過 18GW,環比增長 80%,上半年 182 比例超過 70%。今年上半年公司貫徹產品領先戰略,研發費用 36.7 億元,同比增長 127%,電池組件研發儲備了多種技術,異質結和 TOPCon 刷新了記錄,并實現了規模化量產。展望下半年全球能源短缺和電價上漲是大背景,有望刺激光伏需求增長,隨著上游供給壓力得到緩解,公司力爭完成今年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
二、問答環節
1)經營情況
Q:庫存規模增長較大,原因是什么?訂單和客戶交付的情況來看,整體庫存會怎么演變?
A:上半年存貨增加是在組件端,主要原因是二季度歐洲地區出貨比較突出,訂單是過去三倍,但是歐洲結算方式是 GGP,物流周期較長,造成在途增加 5GW,與去年同期比存貨周轉效率有所提高,由于生產規模擴大,造成存貨絕對額比較大,我們認為和公司目前商業模式來說是合理的。
Q:鄂爾多斯項目和 HPBC 的進展怎樣了?
A:西咸 15GW 項目,通過項目優化達到 30GW 產能,泰州也在規劃,包括其他項目都在進行。4 季度會進行投產,30GW 項目明年上半年都會滿產。鄂爾多斯希望再找到一條針對地面電站的技術,研發環節在緊鑼密鼓的做準備工作,到明年 2 季度末開始進行設備安裝,我們還有段時間,現在還沒確定走哪條技術路線。
Q:Q2 現金流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原因是什么?
A:一是對銷售組件的驗收確認回款環節進行了改善,要求所有的合同都要有閉口時間,這方面去年做的不是太細,
第二個是在預收款方面,凡是長協的單子預收款都有增加。過去票據方面基本使用票據池來做的,今年都用銀行的授信,收到票就直接周轉。
Q:第三季度產能利用率的安排?
A:Q3 硅片產能利用率在 75% 左右,組件在 70%-75%。后面還是要看終端對組件價格的接受度來安排生產。
Q:組件毛利率下降的原因?
A:二季度交付的組件訂單是原來簽訂的價格,三季度毛利率與二季度差不多。
Q:上半年組件在分布式市場的出貨情況?
A:今年上半年分布式也延續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是上半年裝機的主要力量。公司分布式組件出貨在 7.1GW,占比 41%,同比增加 10pcts。預計下半年分布式出貨量還會增加。
Q:上半年出貨量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與經營性業績增速較低的原因?
A:隆基在供應鏈保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之前與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簽了占產能 60%-70% 的保障協議,對于上游原材料企業來說,他們希望開拓更多的客戶,不希望銷售過度集中,所以協議有一些超簽。那么隆基如果要保證自己的高開工率就必須去市場上搶料,那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硅片方面是有一些節制的。在硅料高位的時候也是一種風險管控措施。
Q:如果地面電站需求有比較大的增長的話,是否有可能上調今明年組件出貨的指引?
A:今年暫時無法判斷,明年我們自產的電池片的能力相比今年會有比較大的提升,我們現在自產電池的部分盈利還行,外購部分是不太盈利的。今年業績受到的最大傷害來源還是因為組件是期貨業務,實際消化的單子都是過去簽好的單子,盈利總是跟不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2)趨勢判斷
Q:市場需求預測?
A:去年預測今年需求在 220-240GW,到今年 Q1 印度搶裝的時候預期今年在 250-260GW,現在看今年全年可能接近 300GW。目前大家看明年在 380-400GW,2025 年到 600GW 是有可能的。未來裝機量大于 500GW,對于玻璃和 EVA 可能階段性會面臨挑戰,會不會出現多晶硅料的情況不知道。長期來講我們還是認為短缺是階段性的,過剩還是常態。
Q:需求預測是以組件還是裝機口徑?
A:公司內是以組件出貨為口徑。
Q:HPBC 明年的出貨量預期?
A:明年 PERC 產能 50GW 左右,HPBC 30GW 全部滿產,明年實際有 25GW 的出貨。鄂爾多斯新的技術明年二季度末安裝設備,明年年底有幾個 GW 級別的產出。
Q:硅料價格趨勢?
A:明年一季度硅料就不缺了,二季度硅料會下來,但如果明年有 400-500GW 的需求,二季度價格也不會下來。
歐洲目前貨物要的很急,但是安裝能力不足,已經形成貨物堆積。國內需求延遲,也可能硅料價格下跌更早。
Q:硅料投資收益的具體情況?對硅料供給的判斷?
A:和行業內企業有股權合作,今年上半年確認收益大概 14.7 億元。下半年硅料新產能密集投產,預計 2022 年年末硅料產能達到 135 萬噸左右,明年全年預計新增 150 萬噸左右,比今年的 90 萬噸有 60%-70% 的增長,預計會大大緩解供給壓力。
Q:明年兩個新技術的盈利溢價?預期的持續時間?
A:我們希望產品能給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也希望能增厚增強公司的競爭力。我沒有得到授權,不能在這個階段向大家公開效率、成本、盈利、市場策略這些信息。
Q:下半年組件的出貨和結構預期?
A:這個不能說的太準確,目前我們沒有修改年初的出貨計劃。我們也掌握一個原則,在這個階段我們不會在乎短期的市場份額,還是以盈利優化以及下一階段的能力建設為主。以沒有調整的目標來看,下半年預計有 30GW 出頭的組件出貨量,結構上預計與上半年類似,如果價位沒有太大變化的話。美國主要要看美國海關的執法細則,能不能讓我們的證據鏈通過,可以的話下半年相比上半年會有比較好的增長,如果受阻的話預計出貨量也不會太大。訂單的結構也會看利潤的情況,會傾向于有利潤的訂單。
Q:Q2 組件和硅片的毛利率?Q3 的預期?
A:硅片 Q1 毛利率是 24%,Q2 略有下降,主要還是因為硅料價格。組件 Q2 是 12%,比 Q1 有所下降,大概 6pcts,也是交付訂單價格與上游價格不匹配的原因。Q3 與 Q2 相比預計相差不多。
Q:國內新能源消納的壓力比較大,儲能政策路徑還不清晰,后續大型地面電站可行的方案?
A:能源轉型分四個階段。
一是充分利用非物理性的價格機制,比如對火電靈活改造進行部署,做的不理想。需求響應國家在推,德國 42% 是光伏加風電,沒有用大規模的儲能,因為需求響應。我國現在光伏 + 風電電量 10%+。
第二是大力發展抽水蓄能以及改造,抽蓄是最成熟的手段,國家已經意識到,在做調整,給化學儲能降本和規模化讓渡 10-15 年時間。在此基礎上,規模化引入化學儲能,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支撐。加上氫能發展,未必是削峰填谷的動作,但是削峰是可以做到的,對新能源的消納構成正向的影響。
Q:明年分布式比例情況,以及 HPBC 的優勢?
A:隆基的技術路線醞釀那么長時間,肯定會有一個很好的亮相。確實是十分好的針對分布式的產品,地面電站其實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計劃來講,分布式已經不夠賣了,不會給地面電站。
3)戰略規劃&風險應對
Q:公司在新技術路線上的選擇發聲很少,確定的技術領先性有多少?
A:在研發上是多條技術路線并進的方式,每條路線也都在全球領先的位置。我們要對各個技術路線都做比較充分的評估,這個評估跟時間也有關系,也許某個時間覺得某條技術路線合理,但是過一段時間可能另一條技術路線就有突破。
隆基對于抓機會這一點是不太在意的,還是要看有沒有長久競爭力,有些方面晚上半年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還是要給客戶帶來足夠的價值、給公司帶來足夠的競爭力。
HPBC 是我們現階段篩選出來的技術路線,我們也認為它還有升級的空間。既然隆基做出了這種決策,那我們一定能讓客戶滿意,也會給客戶帶來價值,也會增厚隆基競爭力。產品推廣面世的時候大家能看得到。
Q:組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A:a. 底層技術,目前就是在電池還有兩個臺階性進步,一個是單結晶硅電池做到 26%-27%,另一個就是疊層中長期做到 30% 效率以上,我們現在在各個技術路線都投入了比較強的研發力量,包括疊層電池方面,目標還是持續領先;另
b. 應用方面,在分布式上,我們和森特的合作做出了很好的能力和產品力的建設,尤其是與建筑產品的結合方案做的要比較好,強化了屋頂的結構,這種洞察也不止是在分布式上
c. 地面電站上,今天的電站上網電價 3 毛錢左右,1 瓦一年 2-3 分錢運維費不是大問題,10% 不到。隨著未來電站出現 1 美分多一點的電價,再有 2-3 分錢的運維費就是巨大的負擔。也是電站生命周期的重要成本構成,在地面電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們反對對成本價值影響小,又帶來可靠性風險的做法,比如組件超大尺寸,硅片薄片化,我們持謹慎態度
Q:HPBC 專利布局情況?
A:公司這方面完全有把握。
Q:中期組件市占率目標 30% 左右,硅片和電池市占率目標?是否會向上游硅料擴產?明年各環節的出貨量水平?
A:長期來看我們錨定組件 30% 市占率,往上游我們要建立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體系,往下要往服務和場景化解決方案去延伸。目前硅片產能大概是組件產能的 1.5 倍,是電池產能的 2 倍左右。隆基也十分愿意在硅片環節為全行業提供服務,我們在硅片環節也是有一些長期愿意合作的客戶。目前硅片產能與未來我們規劃的組件產能來說也還是不夠,電池產能也是類似的。硅料環節我們目前還沒有計劃做深度介入,我們在通威這邊本來也有一定的股權,還不認為這個環節會卡脖子,未來兩年供應應該是比較充足的。
Q:對通威做組件的看法?組件的戰略重點是市占率還是盈利能力?
A:通威不做,也有其他人做,我們也沒有特別的感受。05-08 年沖進光伏行業的人都賺到錢,因為相對短缺,但是過剩一定會發生,但是不知道發生在什么時間,但是這種情況下來說,這個行業才能看出一個企業的業務是不是有可持續性。對隆基來講,長期有市占率的規劃,短期我們不把他當成目標,我們把是不是盈利作為重要目標,但是戰略是長期來講把 30% 的市占率當成目標。
Q:對潛在庫存減值的應對?
A:產業鏈價格上升的時候,全產業鏈都會享受到紅利。硅料價格下降的情況下,全產業鏈都會受到波及,隆基也會。硅片現在庫存量 2-3 天,加快周轉,不要在產業鏈價格高位的時候,形成管理上的庫存負擔。
Q:新電池技術如何應對新的挑戰?管理方式上?
A:隆基在研發非常重視,時間和經歷也比較多,去年年底成立中央研究院,建立完整高效的可研管理體系。幾個路線一起走,會出來融合性技術。
誰都想最快速找到 26%-27% 低成本路線的目標,但在沒有找到之前,我們謹慎對待每一步,早半年晚半年不是過渡在意。如果有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晚半年推出來,市場也還是你的。市場壓力逼得沒辦法了,用過渡技術先度過一下。
Q:現在的單瓦盈利是我們能接受的底限?不愿意讓更多的盈利?
A:如果這么做能帶來格局改變等更有意義的事情的話我們是愿意做的,但是在原材料短缺的時候是沒有意義的。
Q:近期如何做硅料的庫存管理?
A:硅料價格很難準確判斷,如果明年是接近 400GW 的市場,明年 Q1 硅料應該就不缺了,Q2 價格預計會下來,當然也可能預測不準,如果需求有 500GW 那也可能不寬松。現在歐洲安裝能力不太夠,產品出現了一些堆積,加上國內市場難以啟動,也保不準在更早的時候出現需求不足的情況,所以也無法準確說。我們盡可能在硅片端降低庫存,在組件端希望通過合約來約束客戶在產業鏈價格下行的過程中執行訂單
4) 技術與研發問題
Q:對 HJT 技術的思路和看法?
A:HJT 路線我們不斷有突破,P 型異質結,無茵異質結。經濟性來講,由于設備投資高,低溫銀漿耗量高,量產效率比起過渡路線,Topcon 和 HPBC 高不出太多,綜合來看還需要時間進行突破。
隆基不排斥最后是哪一種技術,以及是否有技術的融合。最終是低成本實現 26-27% 效率的量產途徑,我們會加大投入。HJT 目前還存在投資回報和經濟性的問題。
Q:如何看待友商擴 Topcon 以及新的技術路線?
A:晶硅電池理論效率 29.4%,實驗室到 28 就極限,量產26-27就是極限效率。過去隆基希望尋找到低成本實現 26-27 電池的技術,目前這些方面都在正常進展過程中,Topon 技術路線我們自己評估距離 26-27 有1 個點左右的差異,是一個過渡性的路線。HPBC 路線應該還有下一代提升空間在里面,以及還有很好的外觀,良好的功率效果,分布式會帶來十分高的價值。
Q:明年電池新產能的領先性?
A:這個也很難判斷清楚。目前我們是有信心的,能有多長時間也要看同行業的研發進展情況。
Q:硅片降本的思路和方向?對 N 型替代的措施?
A:同行在進步,絕對差距在縮小。尺寸、厚度、N/P 對于一般硅片企業來說都不是問題,沒有顛覆性。
硅片繼續降本的空間已經比較小了,對度電成本的降低的影響也比較小了,現在單爐投料有 600 多 kg,多棒加起來有 3-4 噸的水平,再做的多也會增加風險。在硅片質量方面還有一些進步空間,比如結構缺陷、雜質控制等,還有一些工作可以做。
N 型不存在升級的問題,用純度更高的原料,把摻雜劑改成磷,這就升級了,比摻鎵還更好控制。
5)海外業務
Q:美國市場反規避落地后會如何演繹?
A:6 月 21 日出的新的反傾銷法規,追溯到硅粉等,證據鏈已經提供等待海關回溯。未來會考慮用海外的供應鏈供應美國市場。
Q:新產品海外的定價策略?明年分布式比例是否會繼續提升?
A:新產品確實是一個十分好的針對分布式的產品。其實在地面電站上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可能在分布式都不夠賣,所以沒辦法分給地面電站。應該在分布式會替代一部分 PERC,在偏低端的分布式市場也會用 PERC 產品。
22、去美國建廠要考慮哪些指標?哪些環節在外建廠的競爭力比較高?
美國是在全環節都做產能補貼,包括綠氫方面。我們做了多方面研究,但也咱不能現在向大家公布。
Q:展望 2023 年的歐洲需求?
A:下半年冬季歐洲對能源的需求更為緊迫,歐洲進一步上調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目標,預計歐洲還是會保持比較快的需求增速。德國 7 月提高了分布式項目的上網電價。
Q:對歐洲潛在貿易政策的看法?
A:考慮到能源成本以及其他配套,在歐洲建產能可能只有組件有可行性,所以向歐洲的轉移預計會比較慢。歐洲的需求目前是擺在那兒的,跟美國客戶也有約定,在法案執行期間產生的費用都由客戶承擔,所以即使有相關的法案出來我們也會有所應對,我們會跟客戶保證我們的供應鏈是可追溯的。
Q:海外擴產的規劃?
A:美國補貼是在全環節,綠氫也有補貼。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披荊斬棘》第二季初舞臺一眾老歌中,李承鉉翻唱方言搖滾《莫欺少年窮》引發大眾討論——(引題)“回憶殺”外,綜藝不妨給新歌更多
2022-08-25 20:46
原標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放(主題)明清歷史檔案展“亮寶”聚人氣(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近日面向
2022-08-25 18:28
“文化觀察”原標題:國產科幻片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取得全面進步(引題)從三年一部到一月三部的飛躍(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2019年春節檔,國
2022-08-25 16:33
原標題:第二屆“北京·國際范兒”短視頻大賽啟動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陳杭)8月24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中央廣播電視
2022-08-25 16:27
原標題:改正上一版疏漏訛誤吸收紅學研究新成果(引題)紅研所校注本《紅樓夢》新版發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中國
2022-08-25 15:47
原標題:《崖上的波妞》繪本引進出版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簡體中文版《崖上的波妞》繪本近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
2022-08-25 15:39
原標題:青海作家首獲魯迅文學獎中新網西寧8月25日電(李雋陳文年)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說家索南才讓
2022-08-25 15:30
原標題:紀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選集”重磅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202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保護文物,妥善應對臺風和風暴潮中新網8月25日電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國家文物局25日發布《關于文博單位妥善應對臺風、
2022-08-25 15:36
新華全媒+丨原標題:科研人員幫助亞洲最大的完整恐龍化石“長”了2米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吳曉穎張超群)亞洲完整恐龍化石中的最大者——
2022-08-25 07:35
原標題:文物“活”起來變身可愛人物(主題)故宮出品首部兒童劇《甪端》(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由故宮博物院和藝瑞奇國際文化(北京)有
2022-08-25 05:40
原標題: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舉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昨日,“金聲玉振”金派梅花大鼓非遺展演在中華曲苑上演。金派梅花大鼓是市級非遺
2022-08-24 16:41
原標題:中央芭蕾舞團來津上演“戲劇芭蕾曠世杰作”(引題)《奧涅金》十月登天津大劇院(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記者從天津大劇院獲悉,
2022-08-24 16:46
原標題:博物館文創產品頻頻“出圈”的背后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舒靜、施雨岑、韓佳諾“誓要拿下‘綠馬’”“等了20多天
2022-08-24 15:41
“解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原標題:安徽合肥三十頭鎮中心小學教師楊波帶領學生組建音樂社團(引題)田埂上長出合唱團(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游
2022-08-24 15:43
原標題:探索中國上古時期的年表(主題)——《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發布(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韓寒“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終于能向整個項目組
2022-08-24 15:47
原標題:賈平凹之女賈淺淺擬入中國作協引爭議,作協回應8月17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公示2022年會員發展名單,擬發展會員994人。其中,著名作家
2022-08-24 15:48
原標題:人間好時節丨處暑點擊觀看視頻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元代吳澄所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
2022-08-24 05:33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那些事兒處暑央視網消息:“處暑,七月中。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該節氣后,我國大部分地
2022-08-24 05:36
原標題:處暑:最好新秋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23日我國將迎來處暑節氣,這標志著炎熱暑天即將結束。此時節,涼意漸起,秋水瀲滟,秋
2022-08-24 05:36
原標題:暑期社會實踐課堂搬進一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洪濤通訊員肖漢仲冉7月至8月暑假期間,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組織學生深入企業一線
2022-08-23 15:49
原標題:天津兒藝經典木偶劇回歸(引題)《沒頭腦和不高興》下月省親(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高爽)由天津市兒童藝術劇團獨立出品制作的兒童
2022-08-23 15:24
原標題:《歡樂頌3》中飾演不討喜角色(引題)張慧雯:演員要敢于接受挑戰(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正在東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歡樂頌3》(上圖
2022-08-23 15:31
原標題:今日處暑(引題)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主題)陜西日報記者張家禎伴隨著清爽的秋風,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到來了。8月
2022-08-23 15:35
原標題:故宮上新發布“國寶南遷傳奇”中國旅游報訊(見習記者魏彪)8月22日,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回聲:國寶南遷的傳奇》新書發布會。文化和
2022-08-23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