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资源-亚洲最新-亚洲最新网站-亚综合-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快看點丨王裕民 從“閃客”到“皮影動畫王”

時間:2023-05-16 15:49:41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王裕民 從“閃客”到“皮影動畫王”

天津日報記者 胡春萌


【資料圖】

王裕民,動畫導演、數字藝術家,他是中國第一批嘗試FLASH動畫創作的網絡動漫藝術家,2005年在首屆中國網絡動畫金閃客獎評選中被評為中國十大閃客之一。近20年的動畫創作歷程,他創作執導多部動畫長篇及短篇,在國際及國內榮獲多項榮譽,從學習最時尚、新潮的數碼技術,到回歸中國傳統藝術,專心投入皮影動畫的創作中,2019年創作的皮影動畫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國家廣電總局選送參展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并在2020年榮獲TBS亞洲數碼大賽中國區銀獎。如今,他是B站上的“皮影動畫王”,與“粉絲”交流皮影動畫的創作技法和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走出去走回來”,他不斷探索實踐將中國古典繪畫以及民間藝術融入動漫創作的路徑。

中國動畫要從民間藝術吸取力量

記者:中國網絡FLASH動畫,您可以說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了吧?

王裕民:我做得比較早,我是從2004年開始做網絡動畫的,當時還是FLASH時代。我是學美術教育專業的,但是從小喜歡動漫,小時候就夢想做動漫這方面工作。我畢業之后先是在深圳做了幾年動漫行業,后來開始接觸到網絡動畫,當時成立了動畫工作室。那個時候網速比較慢,大部分人上網,除了看文章之外,就是看FLASH動畫比較多,我們又是當時第一批做這個行業的人,那個時候還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后來做了幾年,隨著行業的變化,我就轉行做電視動畫,團隊做的一些短片,在國外獲了一些獎。

記者:后來怎么確定皮影動畫這個方向了?

王裕民:2011年,我創作的動畫短片《太陽神樹》榮獲德國漢堡國際動漫大賽“中國國家獎”并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展播。通過這個機會,我和很多國家的作者交流,看到了很多不同風格的動畫作品。我就發現其他國家的一些優秀的動畫作品,它的藝術風格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反觀自己的作品,還有當時國內主流的國產動畫作品,的確是有一部分挖掘中國文化的作品,但是還是受之前日本、美國動畫風格的影響很大,很難有鮮明的藝術特點。

動畫它也是美術作品的一類,它基本上就是兩方面的表達,一個是精神內涵、內容,還有一個就是美術風格。評價一部動畫作品,基本上就是通過這兩方面來分析。所以有的時候在國際動漫節等比賽上,組委會更重視的是文化交流,不是特別注重動畫技術。動畫的文化實際上就體現在內容和美術。美術就有點像一個人外在的長相、穿衣風格等,會讓其他人一打眼就看到你的特色,被吸引了,然后再進一步深入了解你想表達的精神內核和內容。

記者:如果美術風格沒有做好,可能動畫內容很難傳達出去,因為觀眾根本不會被吸引、看不下去,尤其是在網絡時代,短視頻時代更甚。

王裕民:對的。我當時意識到這個問題,回來之后就開始研究怎么確立動畫的藝術風格,一開始還沒考慮民間藝術,當時我想得更多的是從一些古畫來汲取靈感。我就一直在尋找、嘗試,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創作水墨畫這種風格的動畫,要不就是創作者本身有比較高的水墨畫造詣,要不就是要和名家合作,才能做好。有一段時間我覺得這方面實現起來可能有一些困難。于是就在找民間藝術方面的風格。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皮影藝術的非遺傳承人。這位傳承人當時也希望將皮影藝術進行創新發展,他除了雕刻傳統的皮影人物外,也在向動漫人物方向去嘗試,雕刻動漫IP一類的內容。所以這就啟發了我,我想把皮影的風格結合在動畫里面。

一開始我考慮的只是單純利用皮影的藝術風格,可是隨著我們團隊對皮影研究的深入,我們也走訪了全國各地的很多皮影劇團,河北唐山的、廣東陸豐的、山東泰山的皮影劇團等,我的想法就漸漸改變了。很多人說皮影藝術發源于陜西,通過黃河流域發展到全國之后,它又跟各地戲曲產生了一種碰撞,與地方文化結合了之后,皮影的雕刻技巧、畫風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所以現在就變成了我國有很多不同的皮影流派。研究了好幾年,我就覺得我鉆進皮影藝術里去了,我發現皮影藝術的文化底蘊特別深,它的發展史和中國歷史是關聯的,這就為我們創作動畫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和一些觀點。我們會在創作中分析,不同的故事題材和人物,我們該借鑒哪一個流派或地方的皮影特點,從而更好地讓內容與形式融合。

早期我們團隊做動畫片還是以創作新的故事為主,后來隨著對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熟悉,我們就越來越覺得,中國經典故事和古典文學的魅力是非常大的,這些歷久彌新的故事,它從故事邏輯、語言藝術到思想內涵上,都遠超現在很多新編的故事,它的風格與傳統文化元素也更為契合。

當年,有一位指導過很多國內知名動畫片的專家前輩曾經對我說:你新編的古代背景的故事還不如改編古典文學。當時我們還年輕,不太理解他這個話的深層含義,但我在創作過程中慢慢琢磨,也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后來我就覺得他這個話是對的。我們為什么不拿我們中國最好的東西來做動畫呢?所以我們現在的皮影動畫以改編古典文學名著為主要創作方向。

皮影動畫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數字化創新

記者:您是如何開始做短視頻賬號的?

王裕民:從2020年開始,我們就做短視頻號“皮影動畫王”,把我們這些皮影動畫作品通過短視頻平臺做一個展示,還有一些不同風格的動畫作品和一些關于動畫創作觀念的視頻。在這個行業20年,我們團對從一個做FLASH的小團隊發展壯大,做主流的動畫片,現在就又回到了一個小的團隊,來專門做這種小的領域里的風格動畫,我希望我們在皮影動畫這個小領域里面做到國內第一。

記者:您覺得當年看FLASH動畫的觀眾和現在短視頻觀眾,他們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王裕民:FLASH動畫剛興起那個時候,網絡資源比較匱乏,大家獲取信息相對比較難,那個時候你只要美術功底好,動畫能交代出一個故事來,或者做一個MV動畫,只要歌曲意境能在畫面上有體現,很多網友就會比較喜歡,通過各種方式和你聯系,然后也會帶來一些活兒或合作。對于初入行的人來說,比較容易“成功”,因為當時這種資源少,人們喜好就比較單一,會一直關注你,渴望跟你交流,但是帶來的跨界的這些業務也比較單一。

現在做短視頻,相對來講不像當時那么容易了,影響的范圍沒有那么廣了。但是現在和過去有相似的點,比如說在B站、小紅書和抖音上面,不同程度地都有一些學生帶著想學習的目的來和我們交流,還有一些人是單純的愛好者,很多“粉絲”會支持你、鼓勵你。也有一些商業的合作會聯系我們,不過我發現現在的合作業務廣了,比如一些游戲設計、品牌跨界等等。現在回想,我覺得早期網絡動畫實際上是一個草根層面的發展,它還沒有達到一個產業化的狀態。而現在,動畫產業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資本活躍,尤其是動畫與其他行業的交互,它產生了很多新的合作模式。

記者:您眼中,中國動畫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王裕民:我個人其實有一個觀點,我認為中國動畫再過很多年,可能會回到皮影的風格上來,這是我的感覺。因為現在隨著文化自信觀念的普及,中國很多新事物都在尋根,皮影實際上就是最古老的電影或者是最古老的動畫。所以回歸到事物發展的初始狀態,它反而有更多創新的可能。

雖然皮影動畫現在是一個小領域動畫,但是這個小領域比較符合現在咱們中國發展步調,正好趕上了國潮、非遺創新熱。而且我對皮影動畫還是有信心的。首先,皮影動畫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對古老藝術的數字化創新,這個是符合當下年輕人審美需求的。民間美術、傳統經典故事,它都是誕生在東方的這片土地上,它的底層審美邏輯和氣質是貫通的。咱們都是中國人,在這兒生活這么些年,多多少少都會融入這種氣質,或者融入這種環境的影響當中。當下的年輕人,對國潮風格,對非遺元素,從思維底層就會容易親近、樂于接受。其次,皮影動畫相對3D動畫來說,成本要低很多,就更容易生存,更容易去進行市場化的推廣。所以,哪怕是在一個小領域去深耕,也是有機會的。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