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8日是第30個“世界地貧日”,今年主題是“防控地貧,重在篩查”,旨在提高全社會對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的認知和關注,加強地貧防控。
地貧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全球約3.5億人為地貧基因攜帶者(占總人口的2%),我國約有3000萬地貧患者,多分布在南方領域,是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的地方出生缺陷高發疾病。
(相關資料圖)
1.地貧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也是多發于南方地區且危害嚴重的出生缺陷疾病。
地貧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因最早發現于地中海沿岸國家而得名。地貧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地貧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一種或幾種珠蛋白膚鏈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繼而引發慢性溶血和貧血。
地貧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高發,尤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病率為23.98%)、廣東省(發病率為16.8%)和海南省(發病率為15.12%)三地為甚,其他高發地區還有云南省、貴州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重慶市、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等,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常見、危害最大的遺傳病之一。
我國北方則主要見于古“絲綢之路”的陜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推測與東西方人群交流有關。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人口流動頻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等地也出現少量病例。
2.地貧臨床分類復雜,臨床表現個體差異較大。
根據受累的蛋白肽鏈不同,地貧主要分為α型和β型。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又分為靜止型/輕型、中間型和重型,詳見表1。
表1 地貧的分型
注:地貧為地中海貧血
3.地貧難治愈,但可防可控,做好地貧攜帶者篩查至關重要!
目前,地貧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地貧基因攜帶者無需特殊治療,中間型、重型地貧患者需要定期輸血和排鐵治療維持生命。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根治重型地貧的首選方法。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重型β地貧的方法,根據干細胞來源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臍帶血移植。若有人類白細胞抗原相匹配的造血干細胞供者,應作為治療重型β地貧的首選方法。年齡越小,移植效果越好,有條件患兒應盡早(2~6歲)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
地貧雖難治但可防,在地貧高發地區開展婚前、孕前及產前優生檢查,通過醫學干預措施阻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有效防控地貧的首要措施和重要策略。
地貧篩查簡單易行,通常包括血常規、血紅蛋白分析等檢查,若篩查結果提示可疑地貧,需要進一步行地貧基因檢測明確是否為地貧以及是哪一類型地貧。
4.夫婦雙方地貧篩查均正常,或僅一方有地貧,或雙方為不同類型地貧,可以正常妊娠并做好孕期保健;夫婦雙方均為同類型地貧基因攜帶者,可以通過產前診斷或者第三代試管嬰兒孕育健康寶寶。
夫婦雙方地貧篩查結果均正常,孕育中、重型地貧兒的概率極低;夫婦雙方只有一方有地貧,或者一方為α地貧、另一方為β地貧,則不會孕育中間型、重型地貧兒。對于以上情況,可以正常妊娠并做好孕期保健。夫婦雙方均為同類型地貧基因攜帶者,存在孕育中重型地貧兒的風險,應在孕前做好遺傳咨詢,每次妊娠后按照專業醫生的建議盡早進行產前診斷或者選擇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即第三代試管嬰兒),實現孕育健康寶寶的愿望。
產前診斷的方法和時間:
采集胎兒DNA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絨毛活檢術采集絨毛組織、羊膜腔穿刺術采集羊水細胞、臍靜脈穿刺術采集臍帶血等方法。
檢查時間分布為:絨毛活檢(孕10~14周)、羊膜腔穿刺術(孕16~24周)、靜脈穿刺術(孕18周以后)。
參考文獻[1]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地中海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2021版)
[2]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防治地貧,健康孕育——地中海貧血防治
[3]龍喜貴,黎洪棉.地中海貧血的臨床治療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23,16(3):299-303.
標簽:
上一篇:夏天來了,起居、飲食、運動有講究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60歲作家仍有青春氣韻,回歸古典致敬《水滸傳》(引題)《隱武者》創造全新概念“武小說”(主題)
2023-05-09 10:55
原標題:題:鄧臺村憶鄧麗君:已去經年仿佛從未走遠中新社邯鄲5月8日電?作者陳林諶詩雨“藍藍的天空,陣陣
2023-05-09 10:44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明代正德年間石碑距今500多年歷史新華社石家莊5月8日電(記者劉桃熊)記者從河北省邢
2023-05-09 09:53
原標題: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拉開帷幕5月8日起,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在廣州、香
2023-05-09 09:52
原標題:一部“馬五”與兩位大女主李夢陸小鹿在剛剛過去的上一個頒獎季,有兩部女性題材的電影備受矚目,分
2023-05-09 09:32
原標題:河北邢臺發現一明代正德年間石碑刻有完整“宗支圖”中新社石家莊5月8日電據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文保
2023-05-09 09:46
原標題:楊凡:“大師”未滿專情始終曾念群第十三屆北京電影節“經典修復”單元迎來了四部4K修復經典華語片
2023-05-09 09:39
原標題:郎朗《哥德堡變奏曲》響徹古城陜西日報記者柏樺“太棒了,能現場看到郎朗演奏《哥德堡變奏曲》好激
2023-05-08 16:56
原標題:2023年全球票房破100億美元,三部國產片入十強羊城晚報記者李麗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5月6日,2
2023-05-08 15:48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舉辦“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5月7日晚,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展廳參觀“從波提切利到梵高——
2023-05-08 15:53
原標題:亞克西!大美新疆驚艷鵬城(主題)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深圳盛大開演
2023-05-08 14:40
原標題:民族器樂童話劇《神筆馬良》在京首演5月7日,演員在表演《神筆馬良》。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當日,由
2023-05-08 14:52
原標題:2023外灘藝術季啟動,游藝地圖鏈接外灘與豫園(引題)“外灘貓街”成網紅打卡點(主題)解放日報訊
2023-05-08 11:33
原標題:看電影度佳節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國電影“五一”檔票房達15 19億
2023-05-08 10:33
原標題:聚焦中國空軍試飛員群體(引題)《長空之王》,不計功名的無冕之王(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
2023-05-08 10:42
原標題:故宮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主題)大灣區首演創新演繹文物傳承(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
2023-05-08 10:40
原標題:16米高開平灰塑壁畫面世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文生通訊員關炳輝)本月6日,位于江門開平市塘口
2023-05-08 10:44
原標題:歷時3個多月的首個收費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創下超42萬人次參觀紀錄(引題)上博“現象級”展覽
2023-05-08 10:53
原標題: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引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確定(
2023-05-08 09:55
原標題:我國將建3至5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主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避免過度商業化、娛樂化、庸俗化(
2023-05-08 09:38
原標題:千年古村“文化游”:入目即古剎移步皆古建中新網運城5月7日電作者楊佩佩游古村、逛古宅、訪古剎、
2023-05-08 08:46
原標題:2023年全民閱讀活動暨第十九屆蘭州讀書節啟動近日,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文旅局
2023-05-08 08:54
原標題:江西省蓮花縣——(引題)為農村娃傳遞閱讀之美(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鄭少忠“‘媽媽’快點走,國學
2023-05-08 08:32
原標題:母女接力傳承非遺刺繡奧日雅瑪拉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永欽?梁子晶色彩鮮艷的刺繡枕頭、時尚的蒙
2023-05-08 08:53
原標題:引入藝術元素、打造寫生基地,山西左權縣澤城村——(引題)古村入畫?古村如畫(藝術改變鄉村)(
2023-05-08 08:41